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灵波 《海南教育》2014,(18):52-53
【教材分析】《月相变化》一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二课。教材编排中,本课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认识“月相”,给月相排序,模拟月相变化,观察白天的月相。  相似文献   

2.
(本课选自华师大版教材《数学》八年级第12章第3节第1部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与处理梯形是学生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到梯形与前面学习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之间的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3.
正【课题】《美好的夜》【课题】综合课【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闪烁的小星》;2.欣赏歌曲《小宝宝睡着了》。【设计理念】本课以人音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课的音乐素材《美好的夜》中《闪烁的小星星》和《小宝宝睡着了》为基点,整个教学过程都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通过听辨音的高低——教师弹奏《小星星变奏曲》导入歌曲——学习歌曲——认识歌曲中用到的  相似文献   

4.
郑晓平 《文教资料》2013,(2):186-188
【案例背景】 《历史与社会》教材实施多年,"难教"是许多老师的共识,一难在于如何把握和处理好教材资源,二难在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好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信用是金》一课是《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创业的学问"第三课时的内容,本课旨在让学生理解信用对于个人创业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树立诚信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5.
窦丽 《小学语文》2008,(7):24-26
【教材简析】 《ai ei ui》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拼音部分的第9课,是复韵母教学的起始课。因此,复韵母的字母组成和发音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应突出对学生学习汉语拼音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曹淑芬 《学语文》2014,(5):17-19
【学情分析】 《归园田居》是高中必修二第二单元最后一课,学生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已找到一些诗歌鉴赏入门的方法,如懂得诵读诗文注意的事项,鉴赏诗歌要注意把握意象等。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经过开学后一个多月的教学,大部分学生应该能按照学习要求展开课文学习。  相似文献   

7.
李海军 《孩子天地》2016,(4):182-183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21世纪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系列教材,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3章《画图常用工具的使用》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完第二章《认识画图软件》后的课程,学生已经掌握画图软件的启动,已经窗口构成,为本次课打好了基础;学习本课为后续使用画图软件画画做好铺垫,使图画做到图文并茂,图片内容更趋丰富多彩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教材简析】《自选商场》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二)》单元里的第二课。教材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自选商场的情境插图及图下的三组词语,插图有助于学生了解自选商场,三组词语分属食品、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三类商品;第二部分是与情境图相匹配的一篇短文,短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在自选商场购物的情形与感受;第三部分是14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和4个会写的字。本课内容接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吴卫东 《中国德育》2015,(23):75-78
【教学目标】《生命只有一次》是《品德与社会》(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通过本课学习,能正确地认识生命只有一次,初步理解生命的意义,并产生善待生命,珍爱生命的愿望。【教学重点】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因而格外宝贵。  相似文献   

10.
陈莺 《儿童音乐》2011,(9):79-81
正【教材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教材第六册第五课《牧童之歌》——第一课时《小小羊儿要回家》【课型】唱歌课【年级】小学三年级【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流畅优美的声音学唱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表现放牧晚归的情景。2.在歌曲学习中,感受内蒙古音乐的风格,并在音乐中体会人与动物、大自然的密切关系,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教材简析】《两只鸟蛋》是一首浅显易懂的儿童叙事诗。在学习了《识字三》的基础上来学习本课,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对课文里出现的生字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朗读课文和理解文意难度都不大。因此,要紧扣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拓宽阅读面。【教学目标】1.认识"蛋、取"等12个生  相似文献   

12.
【教前思考】苏教版实验教材《折线统计图》是四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在设计教学过程前,我作了以下思考:(1)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仔细研读课标、教材,本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有以下几点:①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运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  相似文献   

13.
【课前研究】 本课《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的第二课时。我们在磨课过程中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教材分析】这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继蜗牛、蚯蚓后,这是本单元观察的第三种小动物。对学生来说蚂蚁恐怕是观察最多的动物之一了,学生对蚂蚁都有一些观感,但是不一定具体和全面。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需要学生观察、记录,而且要分析、猜测,甚至还要用到绘画,是对学生综合性技能的锻炼。走进大自然是本课的宗旨。【学情分析】1.上一单元《植物》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观察过一些常见的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认识水》一课是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水的科学中的第一课。本课是探究水的起始课。学生对水都不陌生,但水的性质,他们大部分都没有认真观察过,本课通过各种观察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利用感官认识事物的重要性,并合理利用感官观察水,让学生认识水的特点,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以及水的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16.
我的说课内容是《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B部分的阅读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分析。一、说课程标准本课是阅读课。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有能力获取文章里的信息,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  相似文献   

17.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的第二课,课程标准关于本课内容的教学目标是:“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依据必修1政治文明的主题和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基于课标和教材的学习和研究,我认为,在本课的处理上,着眼点是美...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选读课文。【设计思路】凭借教材,透过文字,感悟字里行间的情,明白其中的理,是阅读的基本规律;评词析句,感悟诵读,以文本之情激发学生之情,是阅读教学的必然选择。本节课围绕该校省规划办课题《小学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进行设计,力争体现目标简明、手段简化、设计简单、教学高效的特点。该校低学段阅读教学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青岛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对网络应用的简单操作。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电脑网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精通)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本课内容主要是突出练习第7课的核心句型并拓展学习购物相关的词语,熟练用英语购物及询问价格。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学习与运用语言的机会,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在相关话题背景下的实际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