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并解除疑问的过程。质疑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能力,也是启迪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手段。回顾我们的语文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引导、启发、激励学生,让他们能俯下身子,沉下心来主动自主地学习探究?我认为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策略和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比较有效的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环境,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从而加强他们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呢?我认为,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只要我们心中时刻装着环境教育这一理念,寓环境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不断挖掘语文素材,教育学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保护花草树木和爱护小动物等,一点一滴地做起.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中学教学中的重点科目之一,也是学生的基础学科之一。然而对于部分中学生来说,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从而影响了其学习效果,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不断地给予鼓励和激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出色地迈好语文学习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4.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热忱的语文学习状态中,使他们对语文渴学、乐学、会学,学而忘忧、孜孜不倦,就成了每位语文教师重要且必须探索的课题。我对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有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王晓苹 《学周刊C版》2020,(1):172-17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们生活习惯往往是在年龄较小的阶段养成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对于他们来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好的习惯并不是一日就能养成的,需要教师和家长一点一滴地培养,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引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纠正不良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一门极具工具性的学科.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对于他们初、高中阶段乃至终身的学习都是有益的.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效果。而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因此,教师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训练。今天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已与过去的学生大不相同了。由于电视、计算机等多媒体的日益普及,他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他们更喜欢影像和图文资料.而不愿意仅仅阅读文字资料。同时,有些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也弱化了语文的读写功能,因而语文教学.既要很好地体现汉语言文学的特点.又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必须从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抓起。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教师会有意无意的去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乐趣,并使之持久,在教学过程中会不断地激励学生,使学生的学习保持在一个最佳的状态下,这样学生就会对语文乐学,会写,并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积淀过程,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励他们创新.  相似文献   

9.
吴杰 《海南教育》2009,(6):12-12
激励是激发和鼓励。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激励是一种进取的动力,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能源。教师应当学会利用学生的需要,发掘出学生的内在潜力,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与劲头.调动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催其奋发向上,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所体会到的也仅仅是一点点,但我相信,作为一名认真的语文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教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利用日记或者是周记让学生吐露他们的心声,走进他们的内心,和他们成为朋友,并且自己以身作则,我想对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应该会有很大帮助的。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语文教师就得认真探求并实施科学的评价,真正发挥现代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从而促进写作的成功。一、分数激励,激发热情作文本子发下后,大多数学生首先关注的是自己的作文等级或分数。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就不能吝啬分数,要给他们一个合适的高分。习作完美固然优,但认真是优,有进步也是优,创新更是优。多给学生鼓励,多给学生希望,也许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就是从你的笔尖开始的,今后的成功就是由一个个“优”字堆成的。我的具体做法是:(1)一篇作文两个分数。一个分数为基…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积淀过程,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励他们创新。  相似文献   

13.
“一句鼓励的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观念与行动,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句负面的话,可以刺伤一个人的心灵与身体,甚至毁灭一个人的未来.”可见鼓励、表扬的重要性.作为教师,应时时刻刻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方方面面,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赞赏鼓励,让阳光普照每个学生的心灵.让我们每一位教师设法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激起他们的热情和自信,不断地鼓励学生前进,为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加油,在激励中教育,在教育中激励.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学习语文,基本的技能就是学会阅读。阅读可以让他们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对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教学效率要进行科学研究,严谨地思考,不断地创新。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学要帮助学生打好两项基础:一是要正确理解并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二是学会做人。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怀着春风化雨的热情,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同时,以美好的事物、高尚的情操潜移默化地感染和激励他们,使他们明是非,辨美丑,知善恶。  相似文献   

16.
激励是激发和鼓励。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激励是一种进取的动力,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能源。教师应当学会利用学生的需要,发掘出学生的内在潜力,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与劲头.调动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催其奋发向上,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17.
<正>1.尊重与激励策略新课程语文课堂评价,激励是目的,尊重是基础。尊重学生即将学生平等对待,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让他们在无拘无束中放飞自己的思想。事实上,孩子的自尊与自信正是老师在平常一点一滴  相似文献   

18.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渗透是一项长期任务,在具体贯穿落实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课堂为介质,在一点一滴中慢慢渗透,除此之外,还需要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注重情感教学,丰富学生情感,从而推动教学新目标的不断发现。  相似文献   

19.
褚艳阳 《小学生》2012,(8):14-15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基础。而正确的写字姿势又是写好字的前提。”写字教学是最基本的语文技能训练,是实用性的启蒙教育。因此,在写字教学中,只有教师一点一滴地辛勤指导,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写字的方法、技巧,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提高教学效率,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激发他们追求美、创造美的欲望。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指导低年级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可以更好地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巧用故事、适时激励、开展活动、家校共建、联系课堂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