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一、问题:一节"催眠"课的启示【镜头回放】前不久,我参加了由特级教师和骨干教师组成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其中一位骨干老师执教的《空气》一课。课堂上,教师教态亲切,设计环环相扣。可课上到一半时,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了低沉的打鼾声,回头一看,竟是一位听课老师趴在桌上睡觉……天哪!他竟然睡着了!我不禁暗暗感叹。感叹之余,发现不仅仅是这位老师,坐在后排的老师中有近一半都没有在认真听课,有的议论,有的则是在玩手机,再看看台上辛苦"耕耘"着的老师,除了同情更多的是反思……  相似文献   

2.
【案例】一次,在校内上研究课(全校语文老师和领导都在听课),《咏柳》一文刚学完.我正在小结:作者题为咏物(柳树),实为咏春……这时一位学生举起手来,我想他也许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吧,便请他起来说,谁知他站起来后竞大声说:“老师,张明在唱歌。”顿时,有的学生捂住嘴笑了起来,更多的学生一下子把目光都投向了这两位同学。这时,我心里非常生气,走上前去,想好好教育他们一番。随着我的走动,  相似文献   

3.
正【镜头一】在学完一节欣赏课之后,老师请同学们用游戏的形式表达一下这节课的内容。话音刚落,全班同学都动了起来,教室里顿时乱成一团,任老师喊破喉咙也没人理睬……【镜头二】在学完一节综合课之后,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给这首歌曲创编舞蹈动作。顿时教室里也热闹起来,同学们竟然胡乱的将同座推倒或抱起。弄得教室里乱成一片。【镜头三】一节器乐课上,教师刚想示范吹奏,一位同学哭叫起来:"老师,XXX抢了我的乐器。"老师摆平这件事后,刚想吹奏,忽然一个尖得刺耳的怪声从一个同学嘴里吹出来,顿时  相似文献   

4.
【教学案情】 这是一位老师在开设公开课之前的试教课。作为同组的老师,我参与了此次的听课活动。她执教的是《可能性》一课,这是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可能性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又是二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  相似文献   

5.
【案例】一位校长请笔者去观摩一节数学课,这节课是一位三十多岁的老师执教《10的认识》。这位老师创设了很多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听课的教师都很欣赏她的上课状态。但是,笔者对她的教学环节进行统计,7个环节中,只有让学生用"摆小棒"来操作完成“10的分成”这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6.
笔者最近有幸聆听了一位特级教师执教的观摩课"角的度量"。该课真正让学生经历了"再创造"过程,给听课的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择一个片段与同仁们一起分享。【教学片断】课堂上,老师在黑板上画两个角(L1=30°、L2=40°)  相似文献   

7.
笔者最近有幸聆听了一位特级教师执教的观摩课"角的度量"。该课真正让学生经历了"再创造"过程,给听课的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择一个片段与同仁们一起分享。【教学片断】课堂上,老师在黑板上画两个角(L1=30°、L2=40°)  相似文献   

8.
【教学现场】2008年秋,我受邀担任一课堂教学竞赛活动的评委。听课前我拿到日程表一看,在本次活动的12节语文课中,竟有3位老师同时执教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25课《黄鹤楼送别》。我猜想:3位老师都选了这一课,可能是因为好多课一些名教师、特级教师都上过了,大家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次就选一个大家不怎么上的新课型,或许能有耳目一新的效果。因此,我对这3节课也充满了期盼!  相似文献   

9.
<正>【引言】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背景】因一段时间内本人身体不适,学校安排一青年教师李老师暂时代教我的语文课。李教师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虽然工作态度认真,但是考虑到其经验不足,还需要多帮助,于是我便有机会常去听她的课。在听课中,我发现该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最大病症是:问题的提出有问题。【案例】一天上午,我认真聆听李老师教学三年级下册教材《雪儿》第二课时。李教师一步步从复习字词到精读课  相似文献   

10.
王立波 《小学生》2013,(6):29-30
【事件回眸】那是几年前的一个星期二,第一节课下课了。主任敲开我们备课室的门说:"王老师,校长下节听你的语文课。"天啊,我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学校这两天正在迎检,我以为不会听课了,没想到现在要听我的课,离上课只有五分钟了,我一下子慌了,拿起教案,边走边想,一定砸锅了果然不出所料,这节课学生不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格外沉闷,甚至于后半节课,我讲什么学生都不理睬我,更不思考。课堂成了我的一言堂,不管我说什么学生都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懒散状——我在唱独角戏。太糟糕了,从教十多年,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课,而且是校长在场听课,我真想大哭。【原因分析】怎么会这样呢?为什么学生都不学习  相似文献   

11.
【案例1】“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一课,教师总结:“个位不够,可以向十位借……”一学生举手:“老师,要是十住不肯借怎么办?”此问一出,听课的教师一片笑声。上课教师只能以“不会不肯借”的回答搪塞过去。  相似文献   

12.
<正>"我总觉得这节课有什么地方不对,没有上到学生的心坎……他们一直兴致不高,各位老师给提提意见吧……"《鞋匠的儿子》一课上完后,仇教师在进行教后反思时这样说。于是,听课教师就课堂观察情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教师说:"这节课,你提问了近30次,但有10个问题是重复的……"有的教师说:"朗读课文次数为4次,皆是齐读句子,并未  相似文献   

13.
听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此,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明文规定了教师每学期必须完成的听课次数。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有些学校放了"高产卫星",教师中就出现了"为了任务而听课"的现象,反而成为制约教师发展的"瓶颈"。案例中的王老师听了二十节课,听了十几位教师的课。尽管"百花齐放",但难免"走马观花"。那么如何听课,究竟该在何处着力?"一个学期听课不得少于二十节",表面上轰轰烈烈,其实  相似文献   

14.
有一天我到仰慕已久的一位老师那里听随堂课。我们是好朋友,没有任何的客套,就是纯粹的交流,准确地说,我是向他学习。那一天他上的课是《大作家的小老师》,是三年级的课文。上完课以后,我们就这堂课进行了简单的交流,话题的中心自然离不开"高效课堂"。"这是教学的主旋律!"朋友略带调侃地开始了我们的谈话。下面是我整理的谈话记录。我:今天听了你的课感觉很清爽,没有通常那样听课以后还很费脑子去想人家的路数、人家的亮点。觉得你上课不但清爽,学生也特轻松。  相似文献   

15.
在江苏省“教海探航·梦兰杯”颁奖活动中,笔者有幸听到了高丽老师执教的“用计算器计算”一课。短短四十分钟,领略了执教教师的风采,尤其是下面的这一精彩教学片断,更是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片断】师:有没有谁敢和计算器来比一比,赛一赛?(生摇头,没有一个人敢比赛)师:老师敢,你们相信吗?(大部分学生都不相信)师:怎么,不相信?那这样吧,可能你们会以为老师早已知道答案,为了公平起见,你们就现场请一位老师和计算器进行比赛。生:王老师。(教师出示题目,开始比赛)333 667 1000-500(王老师马上报出得数1500)师:王老师已经报出得数…  相似文献   

16.
学生们在课堂上静静地读书,李博文的课桌面却"砰"的一声砸在地上。他怯怯地说:"老师,是孙琪琪卸下了面板螺丝……"还没等老师说话,孙琪琪不耐烦了:"我把螺丝给了你,是你弄丢了……"王老师只好问孙琪琪:"你为什么卸螺丝?"孙琪琪不服气地说:"王明明、刘亮亮前些天也卸过,您为什么不问他们?"王老师平静地说:"下课后我们再讨论这件事。请大家继续读书。"下课了,王老师平和地问孙琪琪:"现在开始,你使用李博文的课  相似文献   

17.
《不自由,毋宁死》这一课,我听好几位老师上过;可是,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唐江澎老师上的。这节课,唐老师主要是通过自己的演说才华调动学生的激情和模仿冲动。这样一节课上下来,学生们都觉得受益匪浅。“在唐老师的引导下,我们不仅仅在演说水平上,更在感情上,在精神上获得了很多!”一位学生这样说。这,其实给我们怎样听课提供了一种思路:听课,就要听你的教学才华。  相似文献   

18.
题目一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片黄树叶 ,爱思考的同学们有的说黄叶代表成熟 ,有的说它代表开始 ,有的说它代表衰老和死亡……写作要求 :自拟题目 ,写一篇文章 ,体裁不限 ,字数 60 0字。【命题目的】 :考察学生的思维方法。【思路设计】 :1 文章可以写成一个课堂上争相发言的场景。这样 ,文章的重心放在对这一情境的描写上。开头先总说一句 ,老师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接着转入对课堂场景的描写。先写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片黄树叶 ,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然后 ,写老师怎样调动起同学们思维的积极性 ,同学们是怎样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精彩的发言的…  相似文献   

19.
【现场对话】●靳老师点评《盘古开天地》我们刚刚听了一节非常有特色的课,这是刘颖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三年级的一篇阅读课《盘古开天地》。我认为这是一节非常成功、非常精彩的课。我们参加这样一个研讨活动,我认为首先要解决四个问题。第一,她的课是什么;第二,她为什么这样上;第三,我们学什么;第四,我们回去做什么、改什么。我刚才在下面听课,向年轻的老师学了很多东西。现场听课的老师们不断发来手机短信,提了很多问题,我觉得问得都很有深度,很有思想。让我们来看一看刘颖老师的课。在让学生读“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  相似文献   

20.
一、缘起:面对我们看到的【镜头一】我校曾对学生做了一项"我最喜爱的教师"调查,其中有这样一题:"你希望或期待xx老师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部分学生写道"希望xx老师在上课时不要喋喋不休讲个没完,期待xx老师在上课时能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镜头二】在学校开展的随堂听课活动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真会讲",虽然不是"满堂灌",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