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大多是教授学生写作的技巧与方法,忽视了对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作文教学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导致学生丧失写作兴趣。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什么文字。"因此,要让作文教学和写作的过程与生活紧密相连,让生活走进学生作文,让作文走进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2.
叶魏丽 《语文天地》2014,(10):60-61
生活化作文是教师创设条件来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写作,提高认识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的一种写作训练方式。这种方式有助于改善学生作文无话可写的现状,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使中专作文教学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为中专作文教学注入生活的“活水”。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5,(74):54-55
"作文生活化教学"是指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生活作文"教学。生活作文,是以真实的生活世界为写作对象,从丰富写作内容着手,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习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进而发展学生人格的一种作文教学策略。在研究实践中,通过教学平台的创设,尽可能地将作文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注重体验,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从而摸索出一些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特点与规律。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如何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让他们写出富含真情实感的作文,是语文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生活化作文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学生主体生活经历、生活感知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作文教学元素,促使生活与写作教学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回顾生活,在生活中发掘写作素材,提升写作情感表达,从而写出生动感人、情感细腻的作文。  相似文献   

5.
生活是作文写作的基础和源泉,作文都是学生日常所见、所感,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也对作文的写作提出相应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能够接近生活实际,进而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容易下笔,同时乐于表达,引导学生能够关注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是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偏离生活的情况仍比较严重。本文主要对高中生作文中生活化的选材和写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诠释:“语用型”作文训练,是借助生活中的语言运用来设计写作练习,训练写作技能的作文教学法。它走出了作文教学传统的纯技能训练的老路。让学生的作文训练一开始就带着生活的某种需要,为服务生活而写作。在“实战”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要义:先生活,后作文。创意说明:过去作文教学普遍采用命题式作文训练。题目由教师圈定,写作由教师指导,学生只能被动适应。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素材和生活体验,只好闭门造车,胡编乱造,写作对他们而言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语用型”作文训练则不然,它完全改变了命题作文的思路,实行先生活,后作文。而且努力增…  相似文献   

7.
汤广建 《考试周刊》2010,(17):62-63
一、学生作文现状及选题意义 当前一些学生在作文时,存在着一个不良的倾向,那就是离开生活硬造。这不仅造成内容枯燥,而且使得形式呆板。生活作文。是以真实的生活世界为写作对象,从丰富的写作内容着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而发展学生人格的一种作文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欧阳伯荣 《文教资料》2007,(17):147-148
我们遵循“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开展了生活作文教学研究,提出了“开源激流”的口号,“源”是指生活之源,“流”是指表达之流。生活作文是联系生活和作文的纽带,我们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写作,提高了学生认识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生活作文教学研究,它不是一般的生活指导,也不是泛泛而谈的写作形式的研究,而是在生活中学写作文,指导学生写出反映生活的作文,并在作文中学会做人。为了让生活真正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年龄与身心特点,遵循作文教学的内在规律,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入手,让学生觉得作文是一件乐事。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授集语言信息和写作素材的能力,提高他们描写事物的能力,培养他们修改作文的习惯。经过5年多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逐步走出了一条作文教学高效之路。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份,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应当十分重视。”怎样搞好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呢?我认为,要转变教学思想,打破封闭式作文训练。这样可以变学生写作“要我写为我要写”。这样进行作文教学有很多好处: 首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写作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写作的一种内部动力,是写作积极性的源泉。而动机产生于需要,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当某种具体生活或工作情景需要学生写作时,学生的心理就受了刺激,认识到写作是生活或工作的需要,需要就转化为动机。而写作的动机则推动学生主动地写作,并设法把文章写好,从而满足需要,达到写作训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阅读是学生作文的动力,课堂是学生作文的天地。作文教学不仅是教学生写作,更是在培养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生活的情趣。本文谈谈如何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提高作文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地改进作文教学,彻底摒弃传统作文教学中以应试作文为主的为了练习作文而作文的传统做法。一.走进生活,丰富积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积累是写作的基础,写作、生活和积累三者之间关系紧密相连。叶圣陶在《儿童例  相似文献   

12.
李明军 《甘肃教育》2020,(4):114-114
作文生活化教学是指立足特定的生活大环境,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将真实生活用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教学理念,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和思考生活的良好习惯。作文生活化教学突出小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性,激发小学生写作的自主能动性,鼓励小学生自由、大胆地表达内心想法和情感;允许学生去观察生活现象、农村新气象,让作文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将各个写作环节有机衔接起来,让小学生在写作实践中认知、感悟和反思生活,主动地参与到写作之中。  相似文献   

13.
学生怕写作文是普遍现象,笔者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缺乏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的素材,寻求写作的契机的能力.本文试从“以回归生活,走进生活,爱上生活”三个方面就作文教学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活用生活这股活水从而使作文更高效的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4.
作文里生活太少,甚至没有生活,是当下学生写作的通病。学生作文背离生活而缺少生活之魂,造成的原因很多,主要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写作是为了应试,这必然导致学生屏蔽对生活的关注;受写作和评价以“立意为先”的影响,学生作文中难觅真实生活;教师多从写的角度研究和指导作文,偏重于讲写的方法技巧,学生也偏重于学写的方法技巧,却常常陷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要唤回作文的生活之魂,需要重建回归生活的写作  相似文献   

15.
唐成娟 《小学生》2013,(9):18-18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是写作之源,单一的命题作文,造成学生奉命而作,枯燥无味;机械地模仿作文,造成学生照葫芦画瓢,墨守陈规;写远离的内容,造成学生闭门造车,无病呻吟。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关键要把学生的作文引向多彩的生活。这就需要为学生开辟丰富的"作文市场",激发学习动机,创设写作氛围,让学生在"市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中 ,学生怕写作文 ,一写作文就求助于作文选 ,东拼西凑 ,作文中空话、套话、假话连篇等现象不是个别的。究其主要原因 ,一是学生缺少生活体验 ,作文成了无源之水 :二是教师“不重视引导学生开发生活宝库以为写作之源 ,只在写作方法上打转 ,这样的写作只能养成“股调(刘国正语)”。笔者在我县瑶乡从教小学语文多年 ,我们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开发生活宝库以为写作之源” ,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写作难”的问题 ,充分发挥了学生作文的优势。一、抓住农村生活气息和农村学生的生活特点 ,教写特色作文。生活是写作之源。只有被学生感知、体…  相似文献   

17.
何建飞 《小学生》2013,(11):37-37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需要,二者缺一不可。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意。为落实这一建议,寻求作文教学的新路子,改变现行作文的不尽人意,切实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我认为作文教学应走生活化作文之路。一、生活化作文的必要性近几年的作文教学在考试指挥棒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写作教学应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作文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作文是生活的需要,写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这一宗旨。  相似文献   

19.
李淑琴  李慧琴 《成才之路》2021,(14):130-131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其应用于语文作文教学中,有利于丰富作文教学资源,提高学生观察、思考生活的能力,并延伸课堂内容,丰富学生的作文积累。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将写作和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并提升自身的写作指导能力。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很多小学生都有作文心理障碍。一线语文教师要认真分析作文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加大学习力度,提升自身的作文教学水平,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写作;降低作文要求,让学生愿意写作;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乐意写作;加强平时的阅读,让学生学会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