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聋儿因听力损伤往往会造成语言发展迟缓、思维水平低,易冲动、脾气倔强、社会适应性差等心理障碍.比如:有的聋儿喜欢打架,攻击性行为较多;有的聋儿易暴躁,动辄大发脾气;有的聋儿孤独和畏缩;有的聋儿紧张、过度焦虑等。这都需要家长给予良好的心理治疗,消除其心理障碍。改变不适应的行为和态度.使他们能顺利地参与和接受早期康复教育,能同其他正常幼儿一样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2.
聋儿听觉训练是指充分利用聋儿的残余听力和助听设备的作用,通过专门、系统的训练,提高聋儿的听觉能力。其训练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掘和利用聋儿的残存听力,尽量减少耳聋给聋儿带来的不良影响,使之养成聆听的良好习惯,培养聋儿感受、辨别、确认和理解有声语言的能力,把他们带入有声的世界,促进其抽象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3.
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是将残疾儿童少年安排进普通学校,使其与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安置形式。现代康复医学证明,聋儿通过听力补偿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其听觉语言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大部分聋儿可以达到聋而不哑,小部分可以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经过听力语言康复的聋儿进入普通  相似文献   

4.
据1987年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有聋哑儿童74万余人,同时每年正以2~4万人的速度递增。聋哑儿的康复工作,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聋儿听觉损害的危害,不仅是接受声源信息能力的障碍,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影响聋儿语言的形成及智力的发展,甚至造成终身聋哑。如果能尽早开展对聋儿的康复工作,便可以使许多聋儿能听会说,在美  相似文献   

5.
语言形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由于听力障碍,聋儿语言发展迟滞,不少聋儿父母将康复的希望寄托于学校,希望通过教师的教授使孩子语言得到康复。其实不然,孩子的语言是在生活使用、沟通交流中发展起来的。父母是和孩子朝夕相伴的人,特别是在孩子成长的婴幼儿阶段,他们往往代表了整个世界。因此,父母才是聋儿康复的主力军,是聋儿康复的最佳实施者。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聋儿接触有声语言较为困难,为此,聋校设有专门的聋儿语训课对其进行康复训练。但仅靠几节语训课就能补偿聋儿语言,是不现实的,我们应从多方面对聋儿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笔者在多年数学教学活动中,认为数学课堂也能帮助聋儿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现和大家交流如下。一、运用师生对话,加强聋儿的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和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是聋校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通过对话来进行沟通交流是交流  相似文献   

7.
对于教学法 ,我们往往存有概念误解并常与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混为一谈 ,影响了聋儿康复教学法的研究与创建。本文正本清源 ,在引用了权威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聋儿康复教学法的创建不可回避的几个问题 :如何看待聋儿与正常儿童的异同 ;如何看待聋儿的听力损失 ;如何看待语言 ;如何看待聋儿掌握口语的可能性 ;如何看待聋儿掌握语言的过程 ;如何看待聋儿掌握语言的标准 ;如何看待聋儿语言教学过程以及如何看待聋儿语言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有的聋儿虽然经过一个阶段的语言训练,仍然存在着发音吃力,吐字不清,说话不自然不流利的现象,旁人很难听明白他说的话。究其原因,聋儿说话缺乏四声的变化,显得呆板,平铺直叙,语言苍白,使人不易正确理解。因此训练聋儿辨听四声,将有助于他们有声语言学习。也就是说,单纯教会聋儿说话还不够,还要教会聋儿说话时有声有调。  相似文献   

9.
语境在聋儿语言获得中的作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聋儿获得语言和语言交际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针对聋儿语言获得的特点,采用对比分析法探讨了语境在聋儿语言获得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语境对聋儿的语音、记忆和表达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利用与创造环境在聋儿语言获得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聋儿语言训练是充分利用聋儿的残余听力通过各种声音刺激和反复的听说训练,强化记忆逐步培养聋儿的语音听觉,建立或重建他们的第二信号系统,形成和发展他们的有声语言及正常心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从而使他们回归社会,进入普通小学或幼儿园接受"一体化"教育。本人从事聋儿语训的教学多年,经过不断摸索创新,在教学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相似文献   

11.
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聋儿语言听力康复中心多年来对回归社会聋儿进行的回访调查,结果表明提高康复效果的重要途径有:康复聋儿家长重于康复聋儿、注重聋儿心理健康和感恩教育、正确选配和使用助听器,康复教学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尝试将自主、探究、合作带入课堂,中心始终把尊重每一位聋儿放在首位,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力,从而使孩子们愿意学习、热爱学习、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2.
在聋儿听力语言康复工作中,教师应重视聋儿的个性及心理活动特点.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聋儿康复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缩短聋儿康复时间,提高康复质量,使聋儿早日回归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13.
赵倩 《考试周刊》2011,(92):228-229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孩子幸福的源泉和自主学习的主要途径。聋儿的游戏活动是指教师利用聋儿身边的自然物质、自然现象,以及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引导聋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使聋儿在游戏中认识自我,陶冶情操,了解未知,形成经验,掌握技能,学会交往,从而健康活泼地成长。在各类游戏中,角区游戏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动脑操作的机会,而且在角区扮演与交流中能促进其语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将多媒体教学运用于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利用其直观性、可重复性和针对性对听障儿童进行多方位的语言训练。多媒体课件在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中的有效运用,能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利用丰富多彩的图、文、声以及动画,不仅调动了听障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补偿其听觉缺陷,提高了聋儿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梅 《黑河教育》2012,(4):34-34
语言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工具,学习语言重要的是发展聋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是听觉语言训练的最终目的。聋儿由于听力缺陷,语言发展受到障碍,要使他们通过听力进行康复训练,回归主流社会,只教聋儿学会说一些字、词和句,背诵几首儿歌是不行的。那么,怎样提高聋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大部分聋儿在接受早期语言康复以后,具备了一定的口语基础,但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口语训练,他们的口语就会滞步不前,甚至退化,使早期康复功亏一篑,因此有效培养语言康复后期聋儿的口语交际能力显得很重要也很必要。其实,在聋儿的实际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口语交际的现实情景,如何捕捉、挖掘和利用好这些现存的口语交际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7.
聋儿由于听力损伤,导致语言发展滞后,从而影响着他们的认知、个性及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但聋儿和正常儿童一样,其心理发展及生长发育均遵循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喜欢游戏是他们的天性。体育游戏不仅具有锻炼身体的价值,而且在满足聋儿活动愿望,激发聋儿愉快心情、丰富聋儿生活经验、发展聋儿智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均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应充分利用体育游戏的价值特点,寓教于乐,促进聋儿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教学方法很多,情境教学法是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模式,通过模拟带有情绪色彩、生动具体的情景,让聋儿身临其境,强化对学生的感官刺激。鉴于此,本文对基于情景教学法的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教学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范海燕 《林区教学》2011,(1):100-102
聋儿早期家庭康复教育环境对聋儿听力语言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社会大环境,造就聋儿好的语言环境,是听力言语康复不可缺少的基础。听力补偿效果对聋儿的听觉语言康复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实例比较总结融合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容 《宁夏教育》2012,(10):48-48
儿童的语言模仿是在与周围语言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自然而然地进行的,因为儿童有着强烈的学习说话的动机,所以许多模仿是自发的。然而,在聋儿的康复教育中,教师采用注重儿童自发模仿语言的策略较少,机械地采用示范、强迫模仿和强化的策略较多。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聋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更能够表现出自发的、主动的语言模仿,如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来激发和引导聋儿主动学习、模仿语言,这样更有利于聋儿语言的习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