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学校教育实践过于强调功利性,学生与文本交流时丰富的感受体验被工具理性所剥蚀,读书之"悦"缺失,导致学生的不可持续发展。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以便形成良性循环,教育理论与实践应关注"悦读",分析其特点,探寻其实现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也是日本一年一度的"儿童读书日"。东京在2010年4月23日当天举行了"推进儿童读书活动论坛"纪念活动,同时推动全民读书活动,帮助国民确立"读书立国"的目标。日本文字活字文化推进机构会长福原义春说:"书籍是推进人类文明和文化发展的原动力,提高  相似文献   

3.
秦秋萍 《家教世界》2013,(8):283-284
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是对读万卷书的解释。让自己的所学能增长见识,在生活中体现的同时也能理论结合实际,做到学以致用,是对行万里路解释。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还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把"读书"与"行路"做个比喻:"读万卷书"好比人们通过一个窗口看到了知识和能力的金山,但要想真正得到知识和能力这座金山,还要靠走出门去"行万里路"。  相似文献   

4.
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是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定期在班级开展"读书交流会",对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读书交流会的开展是有一定的方向和方法可循的,具体来说,可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精心策划;交流讨论;拓展延伸。其中,交流讨论是读书交流会的核心内容,它又可分为四个环节:激趣热身,创设交流氛围;故事回放,分享阅读感受;人物解读,唤起心灵共鸣;自我观照,抒发人生体悟。  相似文献   

5.
30多年前吕叔湘批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这种的状况至今未有根本的改变,原因之一是未能抓住培养读书兴趣这个"牛鼻子"。要反思现有语文教学只重视精讲加操练的普遍模式,树立"读书为要"的自觉。这就有必要区分不同的课型,最好采用"1+X"的方案,扩大阅读量。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多种有用的读书方法。提倡"海量阅读",鼓励"连滚带爬"地读,以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容许学生读"闲书",尊重他们的"语文生活"。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读书状况要纳入评价。语文教师要养成读书的良性生活方式,成为"读书种子"。  相似文献   

6.
审视现在孩子的读书情况,大多是看一遍就完事,根本没有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要做到"读书留痕",就是要边读书边动笔,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事实证明,只有充分意识到"写"的重要性,并与"听、说、读"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正如葛剑雄先生在一篇演讲中所说,"读书"与"行路",按照目的的不同,可以有"娱乐"、"求知"和"研究",以及"娱乐"、"考察"和"实践"之别。  相似文献   

8.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世界读书日"宣布以来,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此项活动,各国把读书的宣传活动变成一场热闹的节庆,人们集会演讲,设坛对话,比赛作文,相互赠书。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笔写作促进了学生"自能读书",引导学生学会了"怎样获得完美的原料",建构了自己的"素材库""语言库""思想库",懂得了"怎样把完美的原料写作成文字",促成学生"自能写作"。  相似文献   

10.
读书的福泽     
<正>一直觉得做一个幸福的人跟读书分不开,读书是一个人跟智性世界相通的最好的途径。想想看,一个人若只靠感性形式来认识这个世界,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听到什么就是什么,不能寻找到"为什么会这样",因而也就不能解决这些"为什么",而我们的世界就是靠那些智慧的人寻找存在的"为什么"并逐个解决掉才不断向前发展的。一个久不读书的人是无知的,甚至是愚蠢的,很快就会与外界失去联系的纽带,整天生活在肤浅的表面现象中,其内在的幸福感受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11.
读书18法     
<正>品书如进食,得其法,营养与美味兼得;不得其法,或不得美味,或不得滋养,或伤害身心。然而其法何在?古今中外名人读书之法各不相同,皆因事、因人、因书而变。于是将前人经验筛选、研磨成"上好精粉",加入自己多年的读书心得为"酵素",精心"烤制"出18种读书方法,与诸位书友分享。读书不二法专心致志,一段时间内只读一本书,这本书不读完,绝不读其他书。清朝著名政治家曾国藩  相似文献   

12.
许春苗 《生活教育》2008,(11):19-19
做"笔记"的理由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有本事的作家,缺乏素材,创作也只能停止。作为我们中学生,生活阅历毕竟有限,所以我们要想尽快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和头脑,只有靠多读书。多读书不仅要有饥不择食、博览群书的"野心",还要辩证地选择、精读、研读能使  相似文献   

13.
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积累了丰富的读书经验,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方法与原则。后人汇集他的读书经验和训导加以概括,归纳总结为"朱子读书法",成为后人推崇的优质教学法之一。在现代教学标准的要求下,重温"朱子读书法"六条,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有效引领儿童阅读,提升儿童的阅读品质,是现实而迫切的问题。对传统的教室功能进行重新定位,根据儿童的阅读兴趣和特点,设计和创建"教室书吧",是提升儿童阅读品质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参考文献、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教室书吧"的基本设计与"教室书吧"的读书活动两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如何引导学生坚持每天积极主动课外阅读,采取了和学生一起读书的策略,以及创建班级图书馆,开展读书博士评比,和举办"假期读书发表"大赛,还有上"课外阅读"交流课等策略,引导学生把读书作为休闲生活的一种方式,从而为学生成长为终身读书人奠基。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学生"跪着读书"是被教育者普遍忽视的教育隐患,它易造就"主奴人格",远离教育本质。教育在本质意义上是启迪灵性的艺术,教育的启迪应从"尊重"开始。尊重的力量就是教育的生命力,建立一种基于"尊重"的学校哲学,就意味着找到了学校生命的基石。实践证明,只要用平等和仁爱撒播"尊重"的良种,教育就一定会开出最美的花朵。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扬中市西来桥学校地处农村,有着八十多年的办学历史。该校一直依托图书、报刊,致力于"读书读报与学生终身发展"的研究,读书读报特色二十年如一日,常抓不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少年报》曾以《挂满奖状的学校》为题,专门报道过该校"读书读报"这一办学特色,学校先后两次被全国少工委评为"读队报金奖学校",学校领导和学生代表曾受邀前往北京天安门城楼领奖,2001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读书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课外阅读非常重视,在具体建议部分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课外阅读真正实现"悦读",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明确读书目的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看到教师和家长左一声、右一声地要求学生去阅读,但学生无动于  相似文献   

19.
陈明宏 《上海教育》2005,(5A):60-60
在今天这样一个历史的转型时刻,读书给予我们知识、智慧,又或是简单而积极的信仰。同时,读书又是一种长期的“活到老读到老”的活动。今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在街头、在校园、在书店举行。这是个良好的开端,但让读书成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则是更重要的。作为老师,首先要从我做起,言传身教,师生共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愿读书伴我们终身,愿我们的世界因为读书而更精彩。  相似文献   

20.
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坚持"从真爱每一个孩子做起",用自己的"真爱付出"换取孩子们的"真心对待",真心对待老师、同学,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乐意"为老师"读书,真心对待数学学习。一、表扬是最直白的爱如今的孩子见多识广,大多数爱表现、有个性,更喜欢听到他人的夸奖。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们,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