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是单纯的,他们对新奇的事物都充满着兴趣。特别是绘画,他们对其有着偏执的喜爱,喜欢用手中的彩笔在白纸上涂鸦出有趣的图案,并希望得到他人的赞赏。所以,幼儿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在保留幼儿对绘画兴趣的同时,强化幼儿的绘画能力,并以此来达到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目的。另外,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这也是帮助幼儿抒发内心情感的主要方式,而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获得无比的欢乐。  相似文献   

2.
幼儿是单纯的,他们对新奇的事物都充满着兴趣。特别是绘画,他们对其有着偏执的喜爱,喜欢用手中的彩笔在白纸上涂鸦出有趣的图案,并希望得到他人的赞赏。所以,幼儿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在保留幼儿对绘画兴趣的同时,强化幼儿的绘画能力,并以此来达到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目的。另外,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这也是帮助幼儿抒发内心情感的主要方式,而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获得无比的欢乐。  相似文献   

3.
绘画是幼儿的一种特殊语言。画面是与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绘画能力相适应的,它能更好地让幼儿表述内心世界,开启幼儿思维,激发幼儿自身的潜能,唤起创造的活力,培养多元、弹性的感受力和创造力,加深他们对自然、对社会的理解,也是他们获取人生经验的一种途径。思维绘画对培养儿童的知识能力、提高观察能力、发挥创作能力、净化心灵有很好的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4.
程智 《湖北教育》2016,(4):38-39
在人的创造力越来越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当下,激发、培养幼儿创造力理应成为学前教育的关注焦点。每个幼儿都是一个小小创意家,他们通过手中的工具表达大胆的构思,抒发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情感。情境创意美术正是一种按照个体新颖性和创造性想法来进行自由绘画和创作的美术活动。情境创意美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情境创意美术是从幼儿的经验和年龄特点出发,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易于激发幼儿创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5.
绘画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开发幼儿心智的一种重要手段。早在1925年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就曾指出:凡属人种都有图画之贡献,凡属儿童都有绘画之兴趣。绘画是言语的先导,表达美感之良器。绘画可以依靠儿童第一、第二信号系统的相互作用来促进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要"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由此可见,幼儿的绘画教育不仅是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赋予了幼儿发展创造力的机会,在他们的一生系统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正>儿童教育学家认为:幼儿期的绘画活动就是幼儿情感的培养、情绪的宣泄、发挥幼儿想象力及创造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对幼儿进行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他们的绘画过程都是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思想感情。绘画是孩子生活和存在的方式之一。那么,如何使美术活动最大限度的发挥以上功能呢?我认为从小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是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幼儿学习的直接动力。教师应更多地从  相似文献   

7.
张小雷 《文教资料》2014,(23):73-73
美术绘画是儿童学习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一门具有激发儿童的兴趣和表现欲望,能够初步培养儿童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快速提高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课程。对于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完善教育的职业功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中创意美术的产生及运用对幼儿教学效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就如何提高幼儿创意美术能力,结合实习、实践经验,阐述了六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周胜 《江西教育》2002,(24):29-29
1.培养兴趣。学习兴趣可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积极化,而绘画教学正需要幼儿在整个活动中保持这种积极性。绘画教学的效果就取决于教师是否了解幼儿的这种心理发展水平,从而针对其特点组织教学。如:幼儿刚上绘画课时,还没经验,也没兴趣,那么不妨带他们参观中、大班儿童的绘画活动,看看老师是怎么画画的,幼儿画得怎么样,让他们熟悉工具材料等等,使他们对美术活动感到好奇和发生兴趣,而后才能转入绘画教学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9.
3岁至6岁的幼儿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想像大胆,是个体创造力发展的良好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对美术有一种自然的需求,他们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情感通过绘画、手工等美术活动表现出来,使不具生命的事物生命化、动物人格化。所以,教师就应根据幼儿这一特点,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一、解放幼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在40年代就提出培养幼儿创造性要做到“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然而,令人堪忧的是我们有些教师的观念还没转变过来,在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0.
正创新意识在每个幼儿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但往往被教师所忽视。幼儿时期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阶段,而绘画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绘画借助形象思维,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新的《纲要》也明确提出:"幼儿创造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那么如何在绘画教学中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最大限度的培养其创造力呢?一、具有绘画气氛的活动空间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第一步幼儿对美的感受,对新事物的兴趣往往是基于  相似文献   

11.
姚佳琪 《成才之路》2012,(30):87-87
正美术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美术活动,促进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幼儿绘画过程是幼儿表达内心世界的过程,绘画的作品是幼儿传情达意的视觉语言。现在,幼儿的美术课不仅仅是培养幼儿成为一名画家,而是来开拓幼儿的思维与创造力,让幼儿那纯净的思想能在更广阔的天空中飞翔,而不是把他们牢牢地束缚起来。当然教师在教育上也应该更加偏向于引导幼儿,让幼儿自己  相似文献   

12.
一、转变绘画教学观念长期以来 ,不少老师认为绘画活动只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而忽视了绘画也是幼儿在客观世界影响下的一种主观艺术创造过程 ,只有深刻认识到 :绘画过程就是幼儿的创造过程 ,绘画活动 ,才能更积极更主动地利用绘画教学充分培养幼儿创造力。所以 ,我们要改变过去把传授绘画基础知识 ,培养幼儿绘画的基本技能作为绘画教学主要目的的做法 ,要把培养幼儿创造力作为绘画教学的一个更重要的目的。二、研究绘画教学模式过去 ,绘画教学模式一般是 :教师示范———幼儿模仿———教学评价 ,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端是束缚了幼儿丰富…  相似文献   

13.
谭琳 《山东教育》2020,(5):86-86
我们幼儿园一直以发展幼儿创造力为教育特色,为了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在平日的美术活动中,我总是引导幼儿要画得与别人不一样,欣赏讲评美术作品时,也引导孩子从有创意、有新意方面来评价作品。在我的眼中这就是创造,这就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最好途径。孩子们仿佛已经形成一种习惯,看到一样的就认为是不好的。一直到那一天的美术活动,给了我新的启示。在"我是中国人"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有临摹天安门的绘画活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和论述了幼儿创造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幼儿创造力培养的六种策略。研究中,以幼儿的绘画活动为例对幼儿绘画过程中创造力培养存在着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培养幼儿绘画创造力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幼儿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活动,幼儿的绘画过程是幼儿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在生活化美术活动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大胆推行新的教学方式、方法,融入更多的游戏化、生活化的元素,从而诱发兴趣、启发思维,激发创意入手,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让幼儿发挥其最大的潜能,使他们通过绘画的形式来展现生活中的美和抒发内心世界的美。  相似文献   

16.
艺术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成为人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它独特的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与情感表达方式,继而有效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在陶艺活动中怎样才能更科学、合理、有效地对幼儿的创造力进行培养,怎样才能进一步把幼儿的创造力解放出来都是当前幼儿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的是,解放幼儿的创造力,就必须得解放幼儿的双手,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有机会真正地体会用双手去创造的重要性。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正因如此,陶艺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开展,正好为其创造力的培养开辟了一条便捷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儿童的天性都喜欢绘画.在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下绘出点和线,是每一个儿童对世界的梦想和认识.儿童美术活动,是培养儿童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活动儿童的绘画过程是儿童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大胆的推行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儿童绘画兴趣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儿童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快乐使儿童的潜力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使他们通过绘画的形式来展现生活中的美和内心世界的美.成功的教育实践认为儿童期是儿童智力发展最快的阶段同时也是能力可塑性最佳的时期.  相似文献   

18.
绘画对开发儿童智力有良好的作用,它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想象力,培养创造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一点已引起不少老师和家长的重视.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小学美术教学的教师,我经常遇到一些家长向自己提出如何培养儿童绘画能力这个问题.根据自己在担任儿童美术辅导工作和美术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儿童时期,因年龄不同,对绘画的兴趣以及兴趣的浓厚程度也不同.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讲,绘画可以说是他们的一种特殊而有趣的游戏.幼儿不懂得绘画的基本要素(明暗、构图、色彩、空间关系及透视等等),他们不会模仿自然,完全凭着记忆中保持的形象去作画,画出来的东西在大人眼中往往是“不象”,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由于具体形象  相似文献   

19.
赵艳青 《快乐阅读》2011,(21):47-48
教师在绘画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他们创设宽松的活动环境,要从多方面肯定幼儿作品的闪光点,遵循他们年龄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20.
<正>在绘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很多幼儿临摹老师的画作,幼儿被绘画的命题范围所限制的现象,这样的一种命题式的绘画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幼儿的绘画技能,但同时禁锢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笔者通过一个幼儿绘画作品的追踪与分析,希望为儿童绘画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一、自主性绘画的实质和研究过程(一)实质自主性绘画是指幼儿用自己所画的内容来表达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倾诉自己内心世界的表现形式,对幼儿的能力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幼儿"生活史"的呈现,包含了幼儿生命过程中所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