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八大前后和60年代初,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行了两次改革探索.第一次改革的主题是"以苏为戒",集中表现在以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学说为指导;突破了纯而又纯的公有制模式,允许私有经济存在和有限度发展;在经济管理体制上,扩大地方权限和企业自主权;在分配体制上,提出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提出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发挥市场作用;在经济体制上,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基本格局思想.60年代初,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又一次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探索调整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实行"三包"经营管理形式;改革企业管理体制,试办托拉斯等.两次改革探索各有不同的特点.由于当时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还不太清楚,这两次改革探索虽然不够深刻,但都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就提出要改革旧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对新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认识,在改革实践中,有一个发展过程。十二大时,讲的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应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使用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在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西方国家经济稳定发展,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而苏联东欧计划经济体制则全面衰落。这种现实迫使人们重新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正是以这种认识为起点,同时抓住时代主题转换提供的机遇,中国逐步走向了市场取向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最大胆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时它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的。  相似文献   

4.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即“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①这与社会主义历史上曾经或正在实行的经济体制相比较,无疑又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但是,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就已明确指出,十三大又再次重申“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②因此,我们认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是一种在整个社会主义社会都必须实行的经济体制,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体制及其特点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本文拟对这个问题谈一些祖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正> 一、问题的提出和实践的启示 自从社会主义制度在人类社会历史上诞生以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问题便是这个崭新的社会制度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从二十年代苏联否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到三十年代肯定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商品经济,从东欧自五十年代开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到我国四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近十年改革的实践,人们经过艰苦不懈的探索,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和共识:(1)社会主义经济既是计划经济,又是商品经济,是有计划指导的商品经济;(2)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既需要计划调节机制,也需要市场调节机制。两种机制不是相互排拆,而是相互结合,相互统一,其内在统一的基础在于价值规律;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过程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十年来改革的实践经验为发展社会主义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改革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课题;诸如高等教育要不要引入、如何引入竞争机制问题;高等教育如何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问题;如何评价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某些商品化因素问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积极的实践探索。本文拟就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作用与影响问题,讨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如何认识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当前在经济学界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主要是:一、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所有制改革,因为所有制结构就是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就是从所有制形式上来考察的经济体制;二、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化,只有进行所有制改革,才能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三、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改变国家所有制形式,寻求和建立全民所有制的新形式。这些不同看法,归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指出;“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纲)笔者认为“根本上改革”这个用语,指的是要从理论到实践上,把产品经济体制转变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它必须反映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性质和要求,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相适应并为之服务。中共中央在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科学的论断规定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  相似文献   

10.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留下的重要政治遗产,它体现了列宁在理论上突破陈规、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探索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努力。由于复杂历史原因,包括列宁本人在认识上的历史局限性,新经济政策所蕴含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没有得到深化和拓展,而后来形成的"斯大林模式"的经济体制对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严重影响。认真研究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的历史价值,对于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多元智能理论对于新课改下的高职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创建新型大学英语"多元智能"教学模式,并通过实践进行具体实践研究,对于促进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以及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 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是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战略进一步由旧模式向新模式转换的关键时期。“七五”期间,要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基本上奠定新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要使改革与建设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在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富裕幸福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有力的新步伐。 “七五”计划第四十三章至四十六章,阐释了“七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增强企业活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3.
关于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国家教委高教司副司长□王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作出的重大选择。经济体制的变化,对于我国的经济理论和经济理论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显然,高等学校的理论经济学教学必须进行深入的改革,以适应经济生...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思想中的以民为本、实事求是、发展生产力、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等方面的内容,是科学发展观产生和形成的理论源泉之一。学习、研究周恩来经济建设与发展思想,对于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要起因于我党已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应该走自己的路,并非浸无目的盲干。这些改革的中心是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方向是明确的,对于搞活经济也起到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当未真正认识到原有体制的症结所在,因而不可能突破旧体制的束缚,建立新的经济体制。实践告诉我们,要搞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正确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党的14大确定我国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改革指明了方向。计划经济体制下有市场,市场经济体制下也有计划,也就是说计划与市场作为经济手段是可以并存的;决定性的因素是那种手段起基础性的作用。但是作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在同一社会的同一历史时期是不可并存的。当前我国推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市场经济体制还远不成熟,正在建立与发展过程之中。 职工教育要服务于经济基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性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打破了原来统一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正在探索和创造适合自己特点的经济体制。研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多样化的客观必然性及其性质,对于我们加深理解《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正确认识我国正在深入开展的经济改革;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又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理论界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但是在如何理解有计划商品经济的问题上,仍然存在很大分歧,尽管近年来我们依据这一理论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改革,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以致于我们不得不进行治理整顿。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我们应当对这一基本理论作进一步探索,为我们今后的改革和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和社会秩序作为依托和保障,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套地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对于发展商品经济和确立商品经济新秩序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其科学依据,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抓住改革的主要内容,才能保证改革获得成功。第一,高等教育体制必须同经济体制相适应,这是改革高等教育体制一条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要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进步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依据这一原理,改革现行的经济体制,目的在于自觉地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进一步推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