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研究追及和避碰问题时,通常有以下三种方法:1解析法在同一直线上,后面的物体能否追上或者碰撞前面的物体、两物体的最远或者最近距离的临界状态,通常是在它们的速度相等时。因此可以先确定临界条件,然后列出方程进行求解。例1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同一方向出发,甲以v1=16m/s的初速度、a1=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以v2=4m/s的初速度、a2=1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两车相遇前相距的最大距离和相遇时两车运动的时间。解析两车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甲车做匀减速运动,乙做匀加速运动,开始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两车距离增大…  相似文献   

2.
在高考物理试题中经常会出现运动学的题目,需要注意题解的合理性与逻辑性。例如在高中物理中有一道题,题目是甲、乙两车沿互相垂直的轨道向其交点运动,甲车距离交点16m,以2m/s的初速度、1m/s~2的加速度向交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离交点12m,以7m/s的速度向交点匀速运动,为避免相碰,乙车进行刹车,让甲车先通过交点,乙车刹率时加速度至少多  相似文献   

3.
一、利用解析法例1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乙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在乙车的后面做初速度为15m/s,加速度大小为0.5m/s~2的匀减速运动,求两车初始距离l满足什么条件时可以使:(1)两车不相遇;(2)两车只相遇  相似文献   

4.
一、选择题1.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A.2秒末物体返回出发点B.2秒末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C.第1秒和第3秒内物体的位移大小相等D.第1秒和第3秒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A.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B.物体的加速度是1.2m/s2C.前3s内的位移是6mD.3s末的速度3.6m/s3.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速度达到v,立即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又经时间2t停止,则汽车加速阶段与减速阶段A.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相等B.加速度的大小相等C.位移…  相似文献   

5.
1.ABD 乙车t=10 s启动时,甲车位移为50m,即乙车启动时,甲车在乙前方50 m处,选项A正确.在t=15 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甲乙两车之间距离最大,最大距离为50m+25m=75m,即运动过程中,乙车落后甲车的最大距离为75 m,选项B正确.t=20 s时,即乙车启动10s后,甲车在乙前方50m处,选项C错误.乙车超过甲车后,乙车速度大于甲车,两车不会再相遇,选项D正确.  相似文献   

6.
一、利用对称性例1以v0=20m/s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2s后以相同的初速度在同一点竖直上抛另一小球,g取10m/s.则两球相碰处离出发点的高度是多少?解:根据速度的对称性,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经过同一位置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v0-g(t+2)]=v0-gt.由上式解得:t=1s,代入竖直上抛位移公式得:h=15m.  相似文献   

7.
例1 汽车进站时,刹车后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2m/s2,前进了9m停下,求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 解析(1)顺向思维: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末速度vt=0,加速度a=-2m/s2.  相似文献   

8.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的重点难点内容,其题型灵活多变,解题途经、解题方法也较多,下面介绍几种解题技巧。1常规解题技巧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共有s、vt、v0、a、t五个物理量。由其基本公式(1)加速度定义式:a=vt-v0t;(2)速度公式:vt=v0 at;(3)位移公式:s=v0t 12at2;(4)常用推导公式:速度——位移公式:2as=v2t-v20。可知,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三个量,就可求出另外两个量。因此,在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题目时,一定要寻找(或转化)出题目中的三个已知量。例如,从静止开始运动,表明初速度为零;紧急刹车表明末速度可能为零。两物体相遇而不相碰,表明…  相似文献   

9.
典型错误之一:盲目地套用公式计算"汽车"刹车的位移.例1飞机着陆做匀减速运动可获得a=6m/s2的加速度,飞机着陆时的速度v0=60m/s,求它着陆后t=12s内滑行的距离.错解:将t=12s代入位移公式,得s=v0t-21at2=288m.分析纠错:解决本问题时应先计算飞机能运动多长时间,才能判断着  相似文献   

10.
对运动问题,可巧妙选取参照物,采用相对速度、相对加速度和相对位移求解.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是所谓的"火车刹车问题".例如:大雾天,一列火车在以速度v1行驶的过程中,突然发现车前方的s距离处,有另一列车以速度v2同向行驶(v1>v2).求司机应使列车以多大的加速度刹车,才能避免两车相撞.  相似文献   

11.
题目 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到站前开始匀减速刹车,从刹车开始经过5s汽车的位移为40m,求刹车后汽车加速度的大小.很多同学给出的答案是a=-4.8m/s2,下面我们验证一下这个答案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12.
1.以10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加速度的大小为2m/s2,求刹车后6.0s末的速度和位移 错解 vt=v0+at=10m/s+(-2)m/s2×6s=-2m/s. s=v0t+1/2at2=10m/s×6s+1/2×(-2)m/s2×(6s)2 =24m. 分析这种解法错在盲目用题给时间6秒去套用公式.本题中汽车从刹车到停止不要6秒时间,只要5秒时间,有1秒钟是停在原地不动的,解这类题目的一般步骤是: (1)根据公式t停=0-v0/a=-v0/a计算出停车所需时间; (2)比较题目所给时间t与停车时间t停的大小; (3)根据t与t停的大小,确定用下面哪种方法进  相似文献   

13.
例1 一个物体以初速v0=5m/s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求物体抛出后第2s内速度的变化量.(g=10m/s2) 分析物体在抛出后第2s内的速度变化量Δv是指物体在第2s末的速度v2与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v1的矢量差,显然,这两个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 如图1,建立沿水平和竖直向下方向的直角坐  相似文献   

14.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同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又等于这段时间初、末速度之和的一半,即(v)=v1中=s/t=v0+v1/2. 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其中点位置的瞬时速度vs中=√v21+v20/2.而对速度单调变化的直线运动而言,总有这段时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小于这段位移中点位置的瞬时速度. 例1质点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9 s的位移为1.7m,其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  相似文献   

15.
例读解题中常会有一类动态物理题,遇到这一类题,许多学生会感到束手无策,尤其是一些学习基础较差学生,更是无从下手,下就一类动态物理题给出特殊解题方法,以供同学们在解题时借鉴。例1甲、乙两列火车,甲车长120m,速度为15m/s,乙车长80m,速度为10m/s。(1)若两车相向行驶,那么甲、乙两车的错车时间是多少?(2)若两车同向行驶,甲车追上乙车后的超车时间是多少?解析本题运用“相对思想方法”解答较为简便。(1)甲、乙两车相向行驶:设以乙车为参照物,则甲车相对速度为15m/s+10m/s,行驶路程为两车长,于是有t1=vs11=1512m0/sm++1800mm/s=8s。(2)甲、…  相似文献   

16.
一.选择题1.一位同学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跑过50m处时的瞬时速度为6m/s,16s末他到达终点,到达终点时的瞬时速度为7.5m/s,则在这位同学跑完全程的过程中他的平均速度大小为()A.6m/sB.6.25m/sC.6.75m/sD.7.5m/s2.一物体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第2s内的位移为12m。则物体在前2s内运动时的初速度为()A.0B.8m/sC.9m/sD.10m/s3.一辆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路程,然后匀减速行驶完了另一半路程后恰好静止,则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2vB.23vC.32vD.3v4.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此后甲…  相似文献   

17.
题在平直公路上依次行驶的A、B、C三辆汽车(可视为质点),速度分别为v1=6m/s,v2=8m/s,v3=9m/s,当A、B、C三辆汽车两两相距l=5m时,B车发现A车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作匀减速运动后立即刹车,C车发现后,也作同样的处理,直到三车都停止,未发生撞车,求B、C的加速度至少多大? 分析本题用常规解法或相对性解法,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一、运用逆向思维求解在运动学中运用逆向思维求解的方法,可以使繁题化简,难题化帮助我们解决思维定势上的一些问题.例1一汽车以2 m/s2的加速度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它在停止运动前的最后1 s通过的位移是多少?解析:如果设汽车刹车时的速度为v0,从刹车到停止所用时间为t,再运用运动学公式可以进行求解,但过程非常繁琐.若从逆向思维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就很简单.因为匀减速直线运动与匀加速直线运动互为逆运动,该车停止运动前的最后1 s可对应其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第1 s内的位移,由公式s=at2/2,将a=2 m/s2,t=1 s  相似文献   

19.
【题目】火车以速度”。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同轨道上相距:s处有另一火车沿同方向以速度”:(对地v1〉v2)做匀速运动,司机立即以加速度a紧急刹车,要使两车不想撞,a应满足什么条件?:  相似文献   

20.
错误之一:认为“人做功的计算”与“某个具体力做功的计算”相同人做的功就是人体消耗化学能的量度,不少同学错误认为只是人对其它物体作用力所做的功郾例1质量为m1、m2的两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人站在m1上用恒力F拉绳子,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和v2,位移分别为s1和s2,如图1所示郾则这段时间内此人所做的功的大小等于:A郾Fs2B郾F(s1+s2)C郾12m2v22+12(m+m1)v12D郾12m2v22错解:人所做的功等于拉力F对物体m2所做的功W=F·s2,由动能定理可得:Fs2=12m2v22即AC正确郾纠错:根据能量守恒可知,人通过做功消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