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一、树立与时俱进的乡村教育观念陶行知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  相似文献   

2.
感冒的自述     
大家好。我叫"感冒",是一种病毒,是由于人类不会照顾自己而引起的疾病。前几天,我交了个新朋友,他叫卫浩然。我喜欢和他交朋友,因为变天了他不添加衣服,喜欢疯跑,有时疯颠得不回家,不按时吃饭,渴了也不喝水,还不时地喜欢光膀子。我瞅准了机会,就和他交上了朋友。一天,他浑身发冷,脑门发烫,鼻子也不通气。其实,那都是我在发威。可是,他太幸福了,因为他有一个好妈妈。他的妈妈在家里无微不至地关心他、照顾他,不仅给他擦汗、做好吃的,还给他买来很多零食和玩具。我看见嫉妒死了,就狠劲地往他身子里钻。  相似文献   

3.
有位妈妈这样描述:我最头疼的是儿子的胆怯。在户外他是个勇敢的孩子,跑,跳,玩……可是在表演儿歌、舞蹈方面却特别胆小。幼儿园的“六一”活动,他就由于害怕没有上台。事后我问了他很多次为什么不上台,他都回答:不想去.不去。那天是儿子班的观摩课,我去了,老师提问题时其他小朋友都积极举手,唯独他不;老师叫他上去讲故事,他说自己瞌睡了,不想说。在幼儿园学的儿歌、故事、舞蹈从来都不表演给别人看。我很发愁.不知道怎么引导他.教育他,让他勇敢、大胆。  相似文献   

4.
一、树立与时俱进的乡村教育观念 陶行知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  相似文献   

5.
苏曼殊是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是清末民初时的名僧,也是名震一时的天才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和翻译家。他精通梵语、西班牙语、英语和日语,他的绘画清静淡雅,不袭前古,不媚流俗,在当时就已誉满中外。不过,他从不轻易作画。如果他不愿意,任何人请他画,他也不肯着笔;但是,只要他答应了给别人作画,就必然会做到。  相似文献   

6.
一个孩子,在学校时的功课差极了,老师说他智力有问题,看上去,孩子的确有些沉默寡言,他可以一个人坐在屋前的花园里看着花草、小虫很长时间,他的父亲教训他:“除了打猎,养狗、捉老鼠以外,你什么都不操心,将来会有辱你自己,也会有辱你的整个家庭。”他的姐妹也看不起这个学习成绩平平、行为怪异的兄弟。他在家庭中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但是他的母亲怜悯他,她想如果孩子没有那些乐趣,不知道他的生活还会有什么色彩。她对丈夫说:“你这样对他很不公平,让他慢慢学会改变吧。”丈夫说:“你这是怜悯,不是教育,你会毁了他的一生。”但他却固执已见。…  相似文献   

7.
<正>他出生在一个平常的黑人家庭,看到父母每天都非常辛苦地干活,然而一年下来收获却少得可怜,他因此而感到自卑,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许多时候他想,他也会像父辈一样穷困潦倒一生。、虽然他心有不甘,想出人头地,也想在伙伴面前显示他的聪明才干,但是他的同学却不愿意与他玩,甚至还会嘲弄他。他非常灰心,也不愿意学习了,小小的他已经学会了沉默和忍受。父亲似乎看出了点什么,告诉他:"人不可能选择出生,但是可以选择努力,如果不努力,你不仅不会成功,甚至连求生的资本都不  相似文献   

8.
<正>几年前,我教过一个小男生。他瘦瘦小小的,在班上几乎是默默无闻的存在。他成绩垫底,上课不讲小话,下课也不常打闹。虽然他成绩不好,但他不闹事,不违纪,不跟老师顶嘴。你罚他,他就做;你批评他,他就听着;你问他,他就支支吾吾不知道如何回答;你表扬他搞卫生积极,他就尴尬地笑一笑。他无声无息,给人的感觉是“多一个他不多,少一个他不少”。有一天,他妈妈打电话给我,说他总是回去得很晚,希望我可以调查一下原因,并劝他改正。我把他喊到办公室,问他放学都干什么去了。当然,  相似文献   

9.
张静 《辅导员》2012,(33):32-33
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孩子,周一升旗和每天的上操他根本不在队伍里老实站着,想跑就跑,说什么他完全不听。总是不上课往楼外面跑,叫都叫不回来,谁拦着就打谁,万柳1—6班的老师看见了好心帮我拦着他也都被他打过或是咬过。他不写作业也不听讲,上课四处溜达,考试想写就写几笔,不想写一个字都不写,考试经常得0分。一留下他补作业他就发脾气,打老师、骂老师,无  相似文献   

10.
年少时,他无限迷恋音乐,梦想有一天自己能成为一个红遍全国的歌星。为实现梦想,他不分白天黑夜,苦苦练歌,然后去参加各种形式的歌手大赛。初中毕业,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成为第一批在歌厅驻唱的歌手。和他一起在各个酒吧间跑场子的周迅、满文军、满江、零点乐队、胡东、沙宝亮一个个红起来,而他仍然在原地踏步、不红不紫。  相似文献   

11.
年少时,他无限迷恋音乐,梦想有一天自己能成为一个红遍全国的歌星.为实现梦想,他不分白天黑夜,苦苦练歌,然后去参加各种形式的歌手大赛.初中毕业,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成为第一批在歌厅驻唱的歌手.和他一起在各个酒吧间跑场子的周迅、满文军、满江、零点乐队、胡东、沙宝亮一个个红起来,而他仍然在原地踏步、不红不紫.  相似文献   

12.
弗罗姆(Erich Fromm,1900-1980)是本世纪的同龄人,他在二十世纪生活了八十年。这个不平静的时代造成了他的不平静的内心世界。他总是热切地关注着与他同时代的人的处境、命运和心灵,不知疲倦地向人们表述着他对世界、对人生的观察和思考。因而不考  相似文献   

13.
李海燕 《班主任》2008,(3):21-22
一位网友讲过这样一个教育案例:我班有一个学生让我头疼:一次他居然不参加升旗仪式,偷偷躲到厕所里,然后钻窗户进入教室,我发现后,问他为什么不参加升旗仪式,他说肚子疼;平时他在厕所抽烟,常被德育处老师抓住;下了晚自习他不回家,跑到校外上网、喝酒;他上课不听讲,打瞌睡,作业全靠抄,连考试也抄;  相似文献   

14.
他是量子物理界的四剑客之一,物理研究如同呼吸一般贯穿了他的生命;他将五十余年的光阴全部倾注在兰州大学物理系的讲台上;他视教学工作为己任,但更是兴趣使然;他淡泊名利,宣称不买车、不置房、不炒股、不上网——他就是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首届全国教学名师钱伯初。今年已78岁高龄的钱伯初,早在1993年就到了退休年龄。但是,由于教学需要和自身意愿,他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个人生活在非凡的时空中,他是一个平凡的人,可是这个平凡的人却要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因为他早就听说,一个有信仰有志向的人,要做奇人、交奇友、读奇书、做奇事、创奇迹……他必须在不平凡中平凡,在平凡中创造出不平凡。他甚至高呼:"不是第一,就是唯一。""人生在世,要在第一时间、第一空间永远战斗在第一线战士队伍里。"首都师范大学,是一所平凡的大学,而就是在这所平凡的大学中,他和他的团队创造了平凡中的不平凡,这个不平凡,表现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思维的批判性品质反映在他的理论与实践中。他不盲从轻信,坚持独立思考;他不随波逐流,敢于坚持真理;他不囿于传统,敢于创造革新;他不自以为是,勇于自我批判。  相似文献   

17.
文文在转变     
幼儿园新来了一个名叫文文的孩子、他妈妈对我说:“文文这个孩子调皮捣蛋,在家里谁也管不了他,有时批评他、打他都无济于事。有一次,我和他爸爸批评他,他竟说‘人家的爸爸、妈妈都爱孩子,你们两个根本不爱我。’现在我把他交给你了,请你严加管教,就是打他我也不心疼。”  相似文献   

18.
老不改     
他有一套会挖苦人的本领,他因善于训人而全校闻名,他还以此为能。请看:他抽学生答问,如你回答不上、默不作声,他就会说:“赵家山的红苕,立起就立起,真急人!”遇到学习差的大个子学生,他斥为“松潘狗,光大不咬人”;见到不用心的、身体胖的学生,他称作“泡桐”、“空心”;对于爱调皮的高个儿学生,他贬为“抵门杠”,别无他能……  相似文献   

19.
余光中轶事     
正一、极简的生活余光中在思想上是一个因循守旧的人。他不烟不酒,一杯茶足矣,过的是清教徒式的生活。机械得连吃饭都上固定的餐馆,点菜都是千篇一律。他是当年办《文学杂志》的朋友中惟一一个不上牌桌的人。他不想见那些不必见的人,因为他既不求官,也不竞选。对有共同旨趣的朋友,他盛情接纳,在香港七年,他的家几近  相似文献   

20.
初一学生小晨一进校就闹得沸沸扬扬。军训时他不服教官管理,训练时谁不小心碰了他.他就不依不饶,骂人,打人,甚至咬人。军训结束后正常上课,上课期间他讲话、下座位,无视课堂纪律,卫生值日不做,作业不写。班干部催不得.老师说不得,批评他几句,他就要跳楼。时不时地闹一下,师生都视他为身边的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针对小晨的实际情况.我采取下列方法对他进行矫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