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社会问题,不仅影响着年轻的学子们,也影响着千千万万的家庭和社会.社会的现状很难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正确的面对社会、人生,培养积极的心态.80后大学生的择业观正处于形成和完善阶段,应具有理性饿择业观,从而形成理性的择业目标,科学地认识社会各种职业,在正确的认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社会竞争,在任何职业领域里爱岗敬业,勤奋刻苦,踏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相似文献   

2.
变“弱势”为“强势”——大学生成功择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其它任何竞争一样,在大学生择业竞争中,由于社会需求形势的变化、用人单位招聘条件的限制以及院校知名度的高低等因素影响,总有一部分同学处于"弱势".如那些需求量很少的"冷门"专业的同学、非名牌院校的同学、自身客观条件(身体、相貌)"不优"或有缺陷的同学以及目前社会公认的女同学、专科同学等,一般被称为择业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弱势状态能否改变?如何改变?我们可以从一些"弱势群体"的成功就业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要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获得成功,心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正如成功学的始祖拿破伦·希尔说,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心态。心态是我们真正的主人,心态决定人生成功与否,成功永远属于那些抱有积极心态并付诸行动的人。大学毕业生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始终保持平和、理性、积极的三种心态,适应就业环境的变化,在激烈的竞争中迎接挑战,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相似文献   

4.
团结协作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团结协作是中年民族几千年历史经验教训得到切身体会,是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团结协作更是我们搞好每一项工作的重要前提,没有团结和精诚合作,我们就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培养小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并通过合作学会与他人交往、沟通、协作.许多事例已证明:具备团结协作能力的学生能很好地适应社会,获得人生的发展和事业和发展.而那些缺乏团结协作能力的人,则被现代社会所排斥,成为社会上的弱者.竞争与团结协作精神也是学生走向社会的立世之本.以实最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目标,造就具备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5.
我们总是谈论竞争,身处的也的确是个竞争相当激烈的社会.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竞争也主要是与自己的竞争.连自己都越不过,又何能得到他人的认可? 先把自己战胜,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更多的知识,拥有更大的能力,达到更高的思想境界.唯其如此,方能在成长的过程中,正视自身不足,逐步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从发现到改正这一过程,即是从开悟到彻悟的过程.即使不能达到最终目的,也已经是成功的;若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更是圆满.  相似文献   

6.
在就业竞争压力不断提升,成功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代社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与择业观日趋呈现低迷状态,影响着犬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在大学毕业生的择业与个人成功发展的问题上,我们应在大学毕业前提早做好充分准备,随时准备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7.
现代商战的竞争异常激烈,商业环境变得动荡不安、混乱无序。在这个被称为“超强竞争”的时代,正常的竞争应该是理性竞争,而不是当前的残酷竞争。理性竞争是在战略指导下符合有利于人类发展的竞争规律的竞争,以孙子兵法为核心的中国战略思想,最符合现代商战理性竞争的要求,最适应现代中国企业发展的要求。商战是一种迫使竞争对手服从我们意志的力量对抗行为,与兵学有相通性,因此经济战略与军事战略可以相互借鉴,跨领域合作,孙子兵法也成为现代商战理性竞争之魂。  相似文献   

8.
何杰 《班主任》2014,(4):8-11
正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我们要用理性精神、教育智慧和赤子情怀去感染、激励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在成长中体会幸福。只有当学生体会到幸福时,我们的教育才是成功的。工作21年来,我对此一直在做着深入的思考与实践。一、理性精神作为高中班主任,我们要理性看待教师角色,用主流价值观引导学生,使正处在世界观形成期的高中生对人生、社会有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9.
对涂尔干来说,教育不是中立性的,它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教育.否认这一点,无异于自欺欺人,而承认这一点,则要求我们对教育的目的做出规定.道德教育所要培养的自主的社会人,并不是一个仅仅懂得生存技能、老于社会世故的庸人,也不是一个被掏空了一切情感和欲望的纯粹理性的存在,而是一个尊重和热爱社会生活,并能够在社会实在所给予的“客观理性”和自身的欲望之间建立一种平衡,根据社会的理性来从事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的人.达致这一点,不仅要求我们重视学校环境和教师的作用,而且要求我们借助社会科学来预先重建理性.  相似文献   

10.
苏格拉底在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上的主要思想是强调道德与知识的统一.我们对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历史性的通俗理解,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及唯理性.我们不只停留在对这个命题的论证是否合理,我们更要注重社会实践与理性、非理性的结合的真正意义,及在今天社会中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宇翔 《时代教育》2009,(11):55-55
考试排名是社会竞争在学校阶段的“预演”,是社会竞争衍生的一种必然现象,是社会需要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对待考试排名,最大限度地减少考试排名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2.
迈入21世纪,我们已经深切感受到社会经济以及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竞争与挑战.这种竞争与挑战对于残疾人弱势群体将更为严峻.尊重和保障残疾孩子的生存权、教育权,让他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涯中能得到满足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教育,使他们能超越障碍,迎接竞争,战胜挑战,扬起生命的风帆,创造人生的美丽,这是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应着力实践并为之努力的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13.
一、科学理性与哲学理性神话、宗教、哲学和科学都是人类的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神话消退了,宗教还存在着,科学和哲学则与时俱进.在这里决定取舍的、起根本性作用的是人的理性.理性是什么?理性是一种逻辑,一种人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能力,当我们人的逻辑跟事物变化发展的逻辑相一致时,也就是我们人找到了事物变化的联系.哲学和科学的理性都建立在对客观世界观察的基础上,以客观世界作为分析的基本对象,从事物本身寻找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描述客观世界的变化规律.但是,科学理性和哲学理性也还是有所不同的.1 科学理性与哲学理性在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中国,弥漫整个社会的实在是伦理理性、实用理性的精神,它虽然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文化繁荣以及民族文化的连续性等各个方面,确实起到过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成为宗法人伦社会的最有效的思想基础,但是,它也使自己逐渐失去自我创新的思想机制.在面临现代化建设的当代中国,我们必须确立起一种科学合理的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排斥竞争,但这种竞争不是尔虞我诈、你死我活、不择手段的恶性竞争,而是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公平公正的良性竞争.个体适应良性竞争所需要的竞争力也必须是良性竞争力--既能给个人带来成功又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竞争力.美德正是这样一种良性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何海静 《文教资料》2008,(27):217-218
面对国际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培养综合素质强、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最有条件的后备力量.因此,他们的素质的提高.健康人格的塑造是新时代呼唤的最强音.理工类大学生的理性课程占据着主导地位,身上的理性规范越来越多,个性、创造性、感性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从而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导致许多学生性格内向、社会适应力差等发展不均衡.……  相似文献   

17.
党和国家关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部署,赋予了广播电视大学新的历史使命.当前,高等教育和现代远稗教育都得到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内部竞争日趋激烈,建设高水平的远程开放大学既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广播电视大学自身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本文结合浙江广播电视大学30年的办学实践和经验,进行了理性思考,探讨建设高水平远程开放大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现在这个社会中,钢筋水泥的森林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愈加冰冷生硬,激烈残酷的竞争使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物质上飞速的发展使我们变得无所适从。《进化论》中,动物之间"适者生存"的法则再次应用于我们的人类社会。这让人们不得不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强大、具有竞争力。似乎那些温柔、含蓄、感性的心灵体悟已经不适应这个社会的节奏,只有知识、理性的头脑培养才能成为在这个社会里互相"厮杀"的武器。过分重视头脑,而忽略了培养心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发展"一词界定为:发展,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演变. 当今社会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竞争,是今天每一个人赖以生存的法则.慢进则退,不进则亡.一个人只有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才能塑造成功的自我.我们这里讨论人的发展与核心竞争力,这"人"实指"学校人"即学生、教师和校长.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项教育改革.若要取得预期的成效必须体现一种理性精神.这是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换言之.教育改革应当倡导一种理性的改革文化.这在课程改革中同样如此.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历次课程改革来看.实际上都不同程度地缺失一种理性精神.这值得我们很好地反思和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