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昱 《新闻采编》2004,(2):25-26
“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时提出的,要求新闻媒体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对地市党报来说,以“三贴近”为  相似文献   

2.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我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广大通讯员是地市党报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地市党报实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基础。广大通讯员长期生活在基层,工作在基层,他们熟悉基层,了解基层,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和反馈基层发生的情况,是地市党报长期活跃在基层的生力军,事实上,我们报纸以前发表的许多精彩报道,不少源自广大通讯员。  相似文献   

3.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报和党报记者的优良传统,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形式。党的十六大开过不久,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再一次殷切期望党的新闻工作者努力做到“三贴近”。“三贴近”是一个统一体的三个方面,“三贴近”中最核心的就是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关注群众。作为党的舆论工具的各级党报和党报记者在贴近群众的采访实践中,常常会遇到怎样让读者和上级都满意的问题。全面认  相似文献   

4.
如何改进新闻宣传质量、提高新闻宣传效果,是党报新闻工作者永恒的课题。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明确提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三贴近”入手,改进和加强新闻宣传工作,为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新闻宣传事业和广大新闻工作者指出了方向,提出了目标,“三贴近”成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也是党报新闻工作者做好新闻工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毋庸置疑,地市党报新闻宣传必须始终如一地做到“三贴近”。那么,地市党报广告宣传是否也应做到“三贴近”呢?回答是肯定的。在我国,广告是促进经济发展、传播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地市党报广告要坚持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服务的正确方向,必须努力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6.
去年以来,中央领导集体从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提出要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人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这为地市党报提高摄影报道的质量、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指明了方向。摄影报道如何落实“三贴近”的要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7.
“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工共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时提出的,要求新闻媒体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对地市党报来说,以“三贴近”为契机,改进新闻报道,深化新闻改革,创新新闻事业,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相似文献   

8.
李长春同志曾经指出:“贴近群众,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群众的主体地位。”群众是历史活动中的实践主体,也是新闻工作服务的对象主体。“三贴近”,关键在于贴近群众。贴近群众是对所有新闻传媒和新闻工作者的共同要求。在这一方面,党报和党报丁作者应当比其他新闻传媒和新闻工作者做得更好。本文主要谈党报发展中的贴近群众问题。  相似文献   

9.
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在党台、党报宣传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新闻单位党的喉舌作用是通过大量对党政机关、领导的重大决策、重要活动、重要讲话与各种工作部署的报道而实现的。会议尤其是一些重要的会议,一直是人民群众比较关注的内容,如每年的全国“两会”可谓万众瞩目。关于会议和领导人活动报道,胡锦涛同志曾明确指示,新闻单位要“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10.
地市党委机关报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担负着传达党中央、国务院声音,宣传地方党委、政府决策,报道地方经济建设成果,反映基层群众心声的重任,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和较高的影响力。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翼”,新时期地市党委机关报新闻摄影报道工作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践“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  相似文献   

11.
典型来自实际,来自生活,来自群众。这些典型报道宣传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落实“三贴近”结合现代受众的特点,对传统的典型报道的题材选择、表现形式、传播手段作了大胆的改进与创新,实现了典型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地市党报如何在新形势下改进与创新典型报道呢?中央媒体典型报道宣传成功的经验,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既是衡量典型报道成功的重要标准,更是组织典型报道必须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2003年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宣传思想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个要求对于我们办好新时期的党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时事新闻报道作为党报的重要阵地,在落实“三贴近”要求方面大有作为。由于地市党报时事新闻多为采用新华社电讯稿,其工作性质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就此与同行们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不仅为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各级党报尤其是地市报的新闻宣传创新明确了重点和目标。那么.舆论监督报道作为党报新闻宣传中的一部分又应该怎样去实现“三贴近”呢?  相似文献   

14.
陈成智 《新闻传播》2006,(12):28-29
努力让党报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让党报焕发无穷活力的关键。党报新闻宣传能否做到“三贴近”。事实上不仅关系到看报人的多少,起到应有的宣传报道效果没有,而且关系到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党报如何在与广电媒体、晚报(都市报)类报纸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作为地市党报,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要做到指导性和可读性相结合,权威性和群众性相结合,思想性和服务性相结合。必须坚持“三贴近”,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增强报纸的核心竞争力、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使党报不仅人们要看,而且人们爱看,这样才能彰显地市党报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是党中央对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作为地方党报的科技报道就更不例外了。而且,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科技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和分量越来越重。因此,媒体在科技新闻的报道上更要力求实现“三贴近”。  相似文献   

17.
金鸣 《新闻前哨》2003,(10):21-21
市州报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办成一张领导满意、群众欢迎、读者喜爱的地方党报,必须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上下功夫。一句话:贴近,报纸才有生命力。 一、改进政务报道 增强新闻吸引力 市州党报要做到“三贴近”,必须首先改革政务报道,这样,腾出版面,让“鲜活”的新闻进入“黄金地  相似文献   

18.
康贻华 《传媒观察》2003,(12):51-52
在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经济建设始终处于中心位置。与之相应,党报实施舆论引导,经济报道无疑是“重中之重”。对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创新经济报道当前尤其要在贴近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是新闻单位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推进新闻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作为地方性主流媒体的地市党报,在“三贴近”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与读者之间在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上的贴近是其他报纸无法比拟的。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完全有可能依托自身的优势,唱好主旋律,打好主动仗,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实际的要求,让新闻报道扎根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生活,在贴近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以赢得群众的信任,保持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20.
当前,部分地市党报在“三贴近”宣传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关键是面向市场的改革没有到位。笔者认为,只有加快推进地市党报面向市场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贴近”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