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标中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然而就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串讲,"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学生记词义、记译文,考试考翻译和字词,学生对这种"满堂灌"的文言文学习感到厌倦,使文言文的教学跟素质教育相距甚远。而我们学校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种问题就更为凸显。如何让学生摆脱文言文的束缚,本文以《核舟记》为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挖掘文言文中的有利因素,通过趣味古文、古字分析、画画学古文等形式吸引学生读古文,诵古文,记古文。希望能为古文教学提供新的学习范例。  相似文献   

2.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古文篇目增加了,有的学生认为,古文是陈年烂谷子,念又不好念,听又不好听,完全可以丢掉了。有的认为这些“之乎者也”对生产的发展起不了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用处,因此,没有必要学了。还有的认为语言文字类的功课,学好英语便行。这里讲的古文,其实是指用文言文或古代白话写成的著作,包括古代散文、诗歌、戏剧和小说等。凭我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体会,深知学生们上述观点有碍语文的学习,因此有必要为他们的思想“拨乱反正”。 第一,古文真的是陈年烂谷子? 古文是中国数千年来形成的典雅而简洁的书面语言。起于周朝,盛于汉唐宋,一直延续到新文化运动,可以说  相似文献   

3.
现代职业中专学生在古文的学习意识上、认识上存在着严重的误区,他们认为学习古文没有用。大多数学生认为,他们进入中专。就是为了学一点财经类的专业知识,学习现代文就没有多大用处。更何况学习古文呢?针对目前中专生对学习古文作用的不理解、不重视、不用功、不感兴趣等问题,我认为首先是要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然后采用一些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即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认识学习古文的作用并提高其学习能力;加强教师自身的古文修养。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积极性、自觉性,提高古文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完成古文的教学任务,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4.
叶欣 《现代语文》2008,(5):75-75
过于执着于翻译,是当前文言文教学的通病,好象不翻译学生就不好懂。翻译本是帮助学生理解古文的,毕竟我们的学生古文底子太薄了。另一方面中高考又要考解词译句,许多语文老师是很重视翻译的作用的。虽然翻译好象固不可少,但是我觉得“翻译”是文言文教学的大敌。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的断句与翻译,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知识的综合体现。断句是翻译的基础,古文今译的关键是对文言文中词义句义的理解。给古文断句,应把握古汉语的语言规律;古文今译应在“信”、“达”、“雅”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中专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的经典古文,我们要汲取里面蕴含的精华。在以往文言文教学中,只要给学生翻译过来.学生能够理解大意就行了。这种古文今译的方法并没能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作用。我们应该从经典古文的整体出发,从思想、审美、人物、语言等方面进行综合教学.让学生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甘露.从中受到熏陶。  相似文献   

7.
李卫全  田力 《现代语文》2014,(1):151-151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认为新人教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基本是准确的,但也发现个别文言文注释存在以下问题:有的词语,编者给予新解,造成语义误解;有的费解处却又不做注释;有的注释不合语境。这都给古文教学和学习造成不便。现把商榷处例举几处,和大家一起探究。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理念下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思路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的中学文古文教学实践中,还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教学思想:不少中学语文教师简单地认为,学好古诗文,就是“讲透”课本中的文言文篇目中字词句含义及用法,同时让学生读熟背透,就算是完成了文言文课程内容的教学任务,实现了文言文教学的课程目标。这种“以言代文”“以讲代学”的教法,其实是一个极大的文言文教学误区。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的特点决定了高中古文教学会遇到一些实际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作者结合人教版教材的特点,采用古文与写作结合的方法,结合具体的教材和内容,从古文教学和作文教学两方面分别举例说明,并阅述了这一做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古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大部分。新课程改革以来,古文的重要性得到了重视,中考中的分值也有所加大。古文包括文言文和古诗词,这两者都是初中生基础比较薄弱的学习内容。为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古文的教学方法,提高古文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诵读指导     
饶蕾 《云南教育》2001,(20):17-18
高中语文新教材文言文的篇目明显增多,每篇文言都要求背诵,或全文或段落,背诵任务的增加要求教师钻研诵读的指导。所谓诵读,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到能够背诵。这是古人学习文言文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古人曾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意思是说,多读能增强语感,促进理解和诗歌语言的运用。我国古代教学大量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现在的高中语文新教材古文教学有了一点回归传统的意味。我以为诵读指导应紧密联系课文的讲授,使二者水乳交融,相互促进,任何割裂课文理解的诵…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统编教材的改革,大量古诗文的增加,学好小古文与我们教学息息相关,如何依托教材,在文言文与现代文之间构建好桥梁,让学生乐于进行小古文学习,是我们教学实践中要努力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2011年起苏州市中考语文对文言文考查作了新的变动:在考查课内文言文的同时,增加课外文言文材料翻译。这一变革,直击现在初中阶段语文古文教学的软肋:古文教学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忽略了在学生心中培植文言文生长的土壤。当中考向这块土壤索寻成长的果实时,显然是无果的。以本校初三(1)班为例,虽然仅是两道翻译题,但答对学生仅占20%,这严重暴露了学生平时古文阅读量的不足,古文功底的薄弱。也由此引发了我对现今古文教学深深的反思,总结了如下几点试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袁思强 《考试周刊》2007,(44):13-15
古文今译是沟通古、今汉语,打通语言障碍,了解和学习古代文化遗产原貌的最好方法。本文旨在通过浅显易懂的举例法分析古文今译的标准与原则,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籍资料,并不断提高古汉语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古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现今的中学古文教学,采用的大多数仍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学的也无非是字、词的诠释,字词疏通了,就算完成了任务。对于文章的遣词造句、篇章结构、思想内容、写作手法等则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文言文教学枯燥乏味,教师几多无奈,学生几多厌倦,更谈不上智能的开发了。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要走出文言文课堂的沉闷,变枯燥为有趣,古文教学新探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小古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篇幅小的特点,是相对来说比较浅显易懂的文言文,可以让小学生在小古文的阅读中初步地接触并感知到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对学生今后的古诗文以及文言文学习均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着重优化小古文教学方式,更新小古文教学方法,以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首先阐述了小古文教学研究的意义,并重点围绕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的优化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旨在提升教师对小古文教学的重视度,以小古文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提升,促进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古文学习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为了让学生很快学会古文知识,许多教师简化了文言教学的程序,而采用以文言知识为主的教学方。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不应该支离破碎的只厘清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用法,还应该整体把握,从文字、文言、文学以及文化等四个方面全面鉴赏。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文(文言文)教学占据十分重要的教学地位,其作为一种相对固定的语言形式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三千多年,承载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相似文献   

19.
语言学过多地介入与高考试题的导向使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往往以含义的解释覆盖或代替了意义的阐释,造成当前文言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流失。在基于文本的原则上以现代思想对古文作出合理的阐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纵观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的教学占了整个教学内容的40%,而且中高考文言板块所占分值较大并仍有提升态势。由此怎样学好古文变得十分重要。笔者认为,学习古文重在五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