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右文说"理论不单单是训诂学领域的研究内容,它还是文字学需要予以关注,深入探索的问题。很多训诂学著作引用"右文说",细致地探究"右文说"对于训诂学的借鉴之处,但是对于它在文字学领域的研究优势却没有充分明确的认识。本文将围绕语言和文字的关系,站在文字学的范畴着重分析"右文说"对于汉字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帆 《现代语文》2014,(4):20-21
训诂学是我国传统的语言学之一,与文字学、音韵学统称为小学,文字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字形,音韵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字音,训诂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字义。训诂的“训”字,《说文·言部》:“训,说教也。”段注:“说释而教之。”“诂”字,《说文·言部》:“诂,训故言也。”段注:“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故,即诂也。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所以,训诂学主要研究的是古代书面语,对古语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3.
《左传》中关于楚庄王“夫文,止戈为武”这一命题的记载在中华文化史上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对这一命题的不同理解,引发了语言文字学和哲学两个不同层面上的论争。语言文字学层面主要是对“武”字在文字结构方面所涉及到的问题的分析讨论,哲学层面主要是对“止戈为武”这一命题隐含的战争观、军事观、武德观等进行的考察探讨。所以这一论争具有训诂学和文化社会学上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有重视识字教学的传统。汉代称“文字学”为“小学”,就因为儿童入学先学文字而得名。隋唐以后,“小学”的含义范围扩大,成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的总称。直到清朝末年,有人认为“小学”之不确切了,才主张另立  相似文献   

5.
音韵学,是我国传统的一门科学。它与文字学、训诂学一起,称为“小学”。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内容。自东汉以来,特别是魏晋反切盛行以后,音韵之学兴起,它跟文字学、训诂学同时发展。经过历代学者的努力,音韵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独立于文字学、训诂学,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五四以来提倡白话文,学校以教授白话文为主,传统的音韵学,跟语文教学,特别是跟基础的语文教学的  相似文献   

6.
<正>研究形声字声符兼义的规律,不仅有助于汉字“六书”理论的研究,而且有助于研究当代的训诂学,同源词理论的传承与发展。形声字声符兼义规律之探讨,滥觞于晋人杨泉的《物理论》与宋人王圣美的“右文说”,发展于清代乾嘉学派段玉裁、王念孙诸大师及现代之章太炎、沈兼士诸大家。其中,以沈兼士成就最为卓著。沈兼士《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一文,首次系统地、科学地总结了前人“右文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治右文的基本要求,概括了治右文的七种表式。沈氏的右文理论,是对“右文说”理论研究的革新,是形声字声符兼义学说的里程碑。然而,沈先生也遗留下一些未能解决的问题,有些规律性的东西尚待揭示。如“为什么声符有的表义,有的不表义”等。本文试就一两个规律性问题,略陈己见。  相似文献   

7.
近来谈反训的文章称反训即反义同词。“反训”是训诂学术语,训诂学与文字学,音韵学构成传统的小学。“反义同词”是基于现代语言学的新提法。既然小学不同于语言学、训诂学不同于语义学,术语对科学体系的依存性告诉我们,反训也很难与反义同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戴侗关于语言文字与社会的关系,文字的缘起与"六书",典籍训诂与"六书"的作用,假借与"因声求义",词义引申与"右文说"等方面分析总结戴侗的语言文字学思想及其在训诂学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戴侗关于语言文字与社会的关系,文字的缘起与"六书",典籍训诂与"六书"的作用,假借与"因声求义",词义引申与"右文说"等方面分析总结戴侗的语言文字学思想及其在训诂学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训诂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训诂学对我们阅读古籍、研究古代汉语、继承祖国文化遗产仍然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但是,什么是“训诂”?何谓“训诂学”?历来说法不一。直到近代和现代,看法仍然有分歧。如有的说“训诂是关系字义方面的一种专门学术。”有的说“训诂学是书本子上的考古学。”有的说“训  相似文献   

11.
1)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以人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2)中国、印度、希腊一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3)我国的小学: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相似文献   

12.
“因声求义”是训诂学上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它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萌芽,从汉代的“声训”、到宋代的“右文说”,再到清代的“因声求义”理论,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现就其发展过程进行简单概括总结,从而理清其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3.
利用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及辞书学知识,依据汉字形体演变规律,结合文献用字,采取“形、音、义三者互相求”的方法,对《广韵》中的“棴”、“(康瓦)”等疑难字进行考辨。  相似文献   

14.
梁波 《华章》2012,(20)
“右文说”主张声符表义,声符细致地隐含着字义的具体内容,本文就“右文说”的源流进行了略述.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说明,一是许慎《说文解字》对声符示意功能的分析;二是以《释名》为代表的声训方式;三是从杨泉《物理论》与顾野王《玉篇》求证;四是从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与王安石《字说》来论证.文章指出了“右文说”的文字学意义,从文字学角度阐发了“右文说”的学术价值和源流,同时还指出“右文说”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假借”和“通假”是有关汉字用字现象的常见术语。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以同音字或音近字相替代。然而其替代的性质并不相同。“假借”相对“本字”而言、“通假”相对“正字”而言。它们分别是从文字学和训诂学两个学科的不同视角看问题的结果。从具体实例看,两者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在逻辑关系上部分属不同的层面,不应把它们视为同一现象的具有互补关系的两个侧面。  相似文献   

16.
从“右文说”入手,阐释词源学的发展历程,并结合传统文字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声符“皇”,从词源学的角度探寻“蝗”命名的缘由。  相似文献   

17.
陈树 《现代语文》2006,(10):22-23
有清一代,训诂学发展到新的高峰,是中国训诂学史上的黄金时代.清代的训诂学著作数量之富、开掘之深,可以上溯到两汉.一批不朽的经典之作传于后世,影响深远.清代的训诂学者治学理念正确、研究方法科学.他们对训诂学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将音韵学、文字学、语法学等成就融合运用于训诂学,大大突破了前人,将中国传统的"小学"发挥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18.
通假字浅说     
通假字的研究涉及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多学科领域,越来越被专家学者重视.近几年来,归纳整理通假字的专著,杂志上的专论文章也不少,但众说纷纭,对通假字概念的理解及其使用情况相当不一.理论上的模糊,导致教学上知识的混乱,古今字“通”,异体字“通”,多义词“通”,“通”成了万能的钥匙.所以,对通假字给予历史的科学的解释,是古代汉语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的迫切愿望.  相似文献   

19.
“右文说”新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引言按照传统的说法,所谓“右文”即是形声字的声符(因其多在右边,故称右文);所谓“右文说”,就是认为形声字的声符兼有表义作用的一种理论。对于“右文说”的研究,在沈兼士先生之前多是一些感想式  相似文献   

20.
从古至今有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现代西方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和相关理论,唯独没有现代中华语言文字学。语言文字学是文化自信的根脉和源泉,新时代应加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亟待语言文字方面的理论支撑。文章阐述了构建“中华语言文字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为文化自信的架梁立柱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