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钱芝网  杜小磊  施毓凤 《时代教育》2015,(3):30-31,33,1
"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能够做到毕业生到岗就能上岗、上岗就能顶岗。相应地,课程考核评价必须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首先分析了"双证融通"模式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考核评价要求与评价原则;阐述了"双证融通"模式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考核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最后以《医药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为例,详细说明了课程考核评价的具体做法。研究认为,"双证融通"模式下的课程考核评价应与职业资格的鉴定结果有效衔接,实行形成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并要做到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构建"双证融通"的"2211"人才培养模式培养IT高技能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要求,实施双证书制度势在必行.按"2211"模式安排教学,使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充分融合,可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企业采购管理》课程开发,根据采购员的职业岗位和培养目标对采购人员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选择和重组教学内容,构建"双证融通"的课程教学体系,探索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融通,实现课程教学的"一教双证"。体现出课程的前瞻性、创新意识和灵活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融通是促进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从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与任务及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分析入手,从设置适合双证融通模式的课程模块、构建符合双证融通要求的教学模式、创新适合双证融通要求的评价方法、建立便于双证融通模式实施的实训基地及建设符合双证融通需要的师资队伍五个方面探索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双证融通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高职人才培养在突出岗位适应性的应然状态上表现不够理想,尤其是与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训资源配置、师资以及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工业企业实际的要求仍存在一定的"距离感",这也是造成低水平的高就业率和较高留生率的主要原因。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电气运行与控制方向"人才培养与工作岗位的距离问题,提出以"双证融通"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为核心的技能人才培养策略及籍此加强工作岗位适应程度的措施及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与改革提供可资参考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课程与职业资格标准之间的天然联系,决定了课程是实现"双证"融通的基础。专业层面的融通、职业技能模块层面的融通以及单门课程的融通是"双证"融通课程的具体模式。在这些模式的运用中必须以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的岗位工作能力为主线,兼顾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相关职业资格的要求,注重课程的综合性。  相似文献   

7.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及信息处理技术、系统工程、检测传感技术和伺服传动技术等有机结合的一门复合技术。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机电行业生产第一线的生产技术与管理人才,机电一体化技工职业资格包含维修电工操作员、机床操作员、CAD操作员以及设备管理员等。将机电一体化专业职业技能模块与职业资格证及工作岗位对应,构建与机电一体化技工相衔接职业技能体系,对于推动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增强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双证"融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调整,同时配套进行评价方法构建、师资队伍建设与实训条件改善,可以逐步形成"以五年制学历框架为基础,以职业标准为尺度,以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技能证书考核鉴定为评价手段"的"双证"融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要大力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技能培训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将职业技能认证要求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实现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0.
高职"双证"融通模式及实施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实用性和实践性的高技能人才."双证"融通实质上是高等职业教育由学科导向向职业导向的转变,将导致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本文在归纳高职教育"双证"融通模式基础上,研究教学模式变革及内外条件保障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