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民素质现代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农民素质的低下,就仅制约着农民对现代农业科技的掌握程度,而且还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分流进程,致命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难以实现。中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是提高农民的素质。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生产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农民知识水平低,知识人才流失严重等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阻力。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通过加大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提升农村的吸引力,留住知识人才;增加大学生“下乡”的质和量,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型的知识型农村。  相似文献   

3.
影响新型农民素质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农村的经济基础是直接影响农村发展、农民素质提升的根本因素,由此带来的农村教育基础薄弱、农民合法权益的部分缺失和农民增收速度缓慢又间接影响新型农民素质的提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新型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实现对提升新农民素质至关重要。其中包括农民的公民权,合法的土地收益权,公共产品享受权,社会保障权,自由的组织权,等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关键在于提高农村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农民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的主力军。农民智则农村富,农民强则农村强.农民是建设农村小康的第一战略资源。如何提高农民素质呢?我认为,要积极构建学习型农村,打造知识化农民。  相似文献   

5.
在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农民技能素质偏低的河南省要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繁荣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对农村大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升人力资本存量,把巨大的人口包袱变为强大的人力资本优势。在中原崛起的大背景下,文章通过对河南省近年来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明确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和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现有人力资本存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民素质与农村职业教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改变贫困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状况,尽快使一部分生活仍然比较贫困的农民脱贫致富,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贫困地区农民素质低下是导致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和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我们在近期组织开展的对黄冈市四个贫困县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及相关问题的调查中,更是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一、农民素质低下是制约贫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首先,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受教育的程度远远低于全国农村人口的平均水平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贫困县市农村劳动人口中小…  相似文献   

7.
人才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也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当前我国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乡村干部素质偏低、农村实用人才缺乏和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要改变这一现状,应着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村人才提供良好待遇和用武之地,努力提高乡村干部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农村人力资源状况,而农村人力资源状况与农民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相对缓慢,致使农民受教育水平低,从而农村人力资源素质低下,严重制约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为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繁荣农村经济,我们应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从而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内部的农民职业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农民职业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新课题,农民职业化也就是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生产者的专业化分工、职业化发展.以农民专业化分工、职业化发展为基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农业人才进行优化配置.本文在介绍我国农业内部农民职业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民职业化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及其发展滞后的原因,并针对影响我国农民职业化进程的各种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业产业化发展与新型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经营者、农产品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者等新型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由于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经济管理职业化人才的培养状况不容乐观.需要重新定位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和职责,突出对人才管理能力的培养,构建起适应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的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 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的目的是要消灭贫穷,走向富裕,它的基础在于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目前我省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已受到现有劳动力文化素质的制约,未来的农村发展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劳动力素质低下的挑战。后备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的后备劳动力,是科技兴农的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12.
大丰市社区学院在发展过程中,着力提升农民学历水平,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有益贡献。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整体提升社区学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培训资源建设,并力求在电大教育与社区学院之间寻求平衡点。  相似文献   

13.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培育新型农民,我国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整体偏低,不能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应从增加投入;做好宣传工作、转变农民的观念;健全多层次的农村教育体系,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培育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4.
对农业高职高专教育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要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农民尽快致富奔小康的关键在于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武装传统农业 ,尽快提高广大农村、农民的科技素质。这就要求农业高职高专教育承担起为农业、农村一线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农业高职人才的重任 ,为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全面提高农村的人力资源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一个突破口。近期研究表明,阻碍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农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与农村社会的持续发展不相适应,根源在于农业教育的基础不牢。新农村建设需要各类新型人才,需要具有现代管理和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新领导班子,而建设新农村归根结底是要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农民生活得到改善。为此我们应该该进一步研究新形势下的农民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出合格的能够自主创新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6.
农村文化的发展繁荣,农民素质的提升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障。目前现实情况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文化服务手段相对落后;基层文化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文化服务水平较低。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发展。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地方高校的重要职责。地方高校需要提高对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完善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成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必然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是制约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瓶颈”,成人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实现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有力保证。为此,要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提高农村全体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要积极开展已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进城务工农民的教育与培训。  相似文献   

18.
农业技术协会(简称农技协)是广大农民为适应农村经济商品化、市场化和专业化生产的需要在自愿互利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互助合作组织,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受自身条件、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商洛农技协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农技协发展中的瓶颈因素,规范农技协发展基本原则、基本要求,营造农技协发展的良好氛围,使农技协走上健康、快速发展之路,为解决"三农"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我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目前,城乡发展差距日益扩大,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教育投入不足,农民素质低,社会保障滞后,日益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障碍.因此,要创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新机制,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黄德凯 《成人教育》2013,(11):89-91
广西现代农业发展在全国处于中下水平,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劳动力素质偏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是其中重要原因。在当前城乡差异巨大,农民还把脱离农村,进入城市作为奋斗目标的情况下,普通高校毕业生主动“上山下乡”服务农村,服务农业从而带动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的可能性不大。成人教育是大众化、平民化教育形式,能为广西现代农业建设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能有效解决广西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的问题。因此,通过成人教育为广西现代农业培养“有知识,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已成为一种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