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宋代理学家的骈文观是宋代文学研究中一个被忽略的重要课题。大多数北宋理学家对骈文持批判态度,并与宋代古文正宗地位确立和骈文风格转变有直接关系。南宋时期理学家的骈文观出现了分化,并在骈文的创作态度、审美风貌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易经》为宋代理学的建立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北宋理学家便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辟佛破老,创为新说。从北宋中期理学初创到南宋的一百多年里,理学家在运用《易经》的过程中,对它的认识和理解渐趋深刻,《周易本义》是这一认识变化过程的反映。在这部著作中,朱熹恢复了《易经》的本来面貌,提出了更为科学的思想方法,体现了一个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实事求是的可贵精神。无疑,《周易本义》是宋代理学成熟时期的标志性著作。  相似文献   

3.
词在进入文人创作领域之后,在渐趋雅化的过程中,逐渐被正统儒者所接受,理学家也都普遍染指词的创作,且对词体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由此产生的独具特色的理学家词学观与有别于宋词主调的理学词派则又不可避免地对整个词学发展进程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渗透和影响。一般而言,北宋理学家大多对词持坚决否定态度,涉足词的创作者亦少;南宋理学家对词的态度大多较为通达,对具有充实内容并发挥社会功用者甚至大加赞赏,自身也大量涉足词的创作,留下了数量可观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人们谈起宋代理学,往往产生许多误解,人云亦云的现象十分普遍。把理学和"禁欲主义"联系起来就是其中一类。事实上宋代理学并非完全是这回事。恰恰相反,它富有强烈的思想解放的色彩,具有怀疑与批判精神。认为宋代理学就是讲"禁欲主义",用"存天理,去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和清儒戴震批评的"以理杀人"三句话来概括。这不仅把后世封建统治者利用理学来为自己的统治服务,宋代理学家探讨学理问题混淆在一起,且对理学家讨论的命题本身也做了曲解。  相似文献   

5.
童蒙教育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至宋代更是得到全面的发展.尤其是理论方面,受到宋代诸多著名理学家的重视,零星的童蒙教育理论首次得到较为全面的汇集、梳理和发扬,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对童蒙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宋代的童蒙教育也因此被打上了深刻的理学烙印.同时理学在此过程中得到广泛的传播,并进而影响到宋代的政治、文化、社会习俗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6.
阳明哲学是对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子学之反动,但这种反动不是源于宋代理学之外,而是源于宋代理学之内的,甚至可以说是宋代理学自身内在逻辑理路的必然发展。与朱熹理学相对,阳明哲学一直被冠为心学,心学一词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阳明哲学的特点,但也遮蔽了阳明思想的实践内容。阳明哲学中的重要概念皆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实践特征,故作者将阳明哲学的性质定位为:实践的良知之学。  相似文献   

7.
南宋理学家朱熹对梅尧臣诗歌的接受态度基本是否定的,他一改梅诗的"平淡"说法,而说"枯槁",又说梅诗"平庸",多是"上门骂人"。这种看法跟宋代绝大多数诗人对梅诗的接受态度大相径庭,究其原因,主要是朱熹因自身固有的思维定势及文艺观念导致朱熹对梅尧臣诗歌的不喜爱。  相似文献   

8.
“孔颜之乐”是宋明理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集中体现了宋明理学家们的苦乐观。明代理学虽然是对宋代程朱理学的继承,但是在对“乐”的看法上又有所差异。与宋代程朱苦乐观相同,明代理学家们如曹端、薛瑄和胡居仁等也用“天理”来诠释“乐,”也认为“乐”是心中“纯粹天理”境界,但是由于他们比较注重人生实践,对于宋代理学家们要求“格”那无穷无尽的“天理”感到既不切实,又有脱离人生的感觉,于是明代的理学家们大都把“理”诠释为“当然”之则。故而他们心中之“乐”主要是与所当然之“理”合而为一境界中所体会到的无忧与心安。  相似文献   

9.
宋代理学的观念丰富,这是由于其形成的历史长,创造理学的人物优秀。在诸多观念中,“理本体”,观念是理学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观念。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和朱熹为“理本体”的建立作了艰苦的努力。周教颐“性命之理”的探究,为理学家创造新儒学之发轫;张载贡献《西铭》,提供了社会秩序建设的理想方案;二程关切“天理”,对提高人素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朱熹则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加以自己的创造,构建了“理本体”哲学体系。宋代理学家先进的宇宙观与其方法论是统一的。宋代理学家之所以能创造出超越先贤的理论成果,是因为他们的思想方法、认识方法具有先进性。理学家创造的“一而二,二而一”的方法论蕴涵辩证法的因素,但它不等同于辩证法。“一而二.二而一”是理学家自己的方法论,要予以肯定,并加以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宋代理学的政治思想一向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学界对“理一分殊”的研究也多半集中于认识论和伦理学领域。然而考察从张载《西铭》到“理一分殊”的学理建构过程,却可以清晰地捕捉到宋代理学家对政治的观照和设计。“理一分殊”思想蕴含了理学家制衡君权,平衡政体的设想,君为王道之主,师以道导君德,宰相替君王治天下,政治组织一循天理,各安本分从事。  相似文献   

11.
舞蹈界时常会听到一种观点,宋代理学的观点阻碍了封建社会后期舞蹈的发展,使舞蹈走向衰落。本文作者对于这个观点持以否定的态度。本人认为宋代理学对封建后期舞蹈的发展并没有阻碍,舞蹈的衰落也不能完全归罪于宋代理学。宋代对于舞蹈是个转折的时代,对转折时期舞蹈演变的研究离不开对其哲学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宋代理学的兴起,对诗歌影响最普遍、最直接者是“以理为诗”。两宋理学家的诗歌作品,或借诗阐述义理,或吟咏情性,都强调以理为诗,从而构成了宋代诗歌中的一个特殊类别:理学诗。在他们的影响下,形成了中国美学史上一股独特的唯理主义审美思潮。  相似文献   

13.
宋代家训诗文展示了文学家和理学家在教育子弟读书治学作文时对科举的妥协性和超越性。文学家一方面不得不指导子弟为科考写好时文,并做有针对性的训练。另一方面,也培养他们传统的文学创作能力,以绍承家学。理学家不仅批判,而且接受科举制度。虽然对科举的弊端甚为了解,对科举造成士子不学无术的困境深有体会,但他们亦不免参与科举。然而恪守道德心性之学的理学家,并没有为科举而止步,那些学术功底较为深厚、对理学较为看重者,亦能超出科举的窠穴,至少他们认为科举与治学是不矛盾的,并以此教育子弟。宋代科举视域下的家训诗文的双重特性,是宋代崇文抑武政策、家族制度转变等的重要产物。  相似文献   

14.
北宋理学家程颐到重庆涪陵讲学,推动了理学在中国内陆腹地的传播,有助于重庆在宋代文化教育地位的提高,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评点史学的产生与发展和宋明理学的兴衰有着直接的联系。理学家都讲究“格物致知”,追求自我“思辨”,主张心中先要有一“理”,对经学多下功夫,以经贯史,经明而史通。朱熹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首先对被本朝皇帝奉为史学经典著作的《资治通鉴》进行主观化的理学  相似文献   

16.
南宋江西诗派中人多为理学中人,或为理学家,或为尊崇理学的人,江西诗学与理学的关系比较密切。江西诗学的演变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但理学家的批评也使他们思考在发展中出现的弊端,并自我修正。这主要体现在吕本中、曾几、“上饶二泉”、方回等对诗歌“活法”理论的提倡和诗歌创作中。  相似文献   

17.
理学自北宋奠基开始,就对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产生较大的影响。蒙古灭金以后,理学在北方得到发展,并直接影响到文学。尔后,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并愈演愈烈。元代知名诗文作家中,绝大部分都同理学家有师友关系,有的诗文作家本身就是理学家。如果再进一步解读文本,可以看出许多诗文作品都有理学的痕迹。  相似文献   

18.
佛教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宋代发生了重要变化,而作为宋代文化中心之一的洛阳,其佛教发展状况必然能够折射出当时整个社会对于佛教的态度。本文通过收集文献以及遗迹、遗物资料,试图对宋代西京佛教的概况进行了解,为将来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佛教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宋代发生了重要变化,而作为宋代文化中心之一的洛阳,其佛教发展状况必然能够折射出当时整个社会对于佛教的态度。本文通过收集文献以及遗迹、遗物资料,试图对宋代西京佛教的概况进行了解,为将来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朱子理学诗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不仅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而且也是一位成就卓著的文学家和诗人。本文将朱熹的一些诗歌和诗论放在宋代诗史发展的大背景里,并结合朱熹理学思想的一些特点,进行简要评述.以阐明朱熹诗歌无论是在构思技巧上、表达手法上、内容意境上,都是成就非凡的,而且是集宋代理学诗之大成。作为理学诗派的代表呈现在宋诗发展史上,为宋诗发展开辟了一块新天地,也为理学家阐发义理道德开拓了一块新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