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物化"是庄子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通过"物化",人我、物我的界限消融,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身与道合、逍遥自在的境界。"物化"这一命题的提出是与庄子的"义利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庄子在当时的特定社会环境中追求"逍遥"理想的一种途径。通过"物化",从而达到"无名"、"无功"、"无己"的境界,以便实现"人与天一也"的真正逍遥。  相似文献   

2.
庄子是极为关注人之自由的古代哲学家,也是对人生命的异化状态有最敏锐的知觉和深入批判的哲学家.<庄子>中提出的齐物、物化理论是从异化的根源出发循理得出的消除异化、获得自由的方法;有自然依据的本体的"道"是自由哲学展开的前提和根据,它具有公理的性质.自由的获得即"游",是绝对自由的理想和相对自由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庄子所孜孜以求的是自然、社会、人生的和谐与统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老子》二十五章)人、地、天、道相因相承,而“自然”却是最高准则。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这一观点,认为最高的审美就是主体与客体遵循“自然”法则达到和谐一致,“一出焉,一人焉。”“一”是万物之源,也是万物的统一。统一的原则,是“自然”;统一的要求则是物自为物、以物为物。人类与自然万物各以其自身的本性而存在,互不干扰,互不侵害。反对物为人害、人为物投,并进而反对那种被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异化了的社会现实。庄子的审美追求是一种人生境界的追求。这是他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验以及对自然、社会相互关系有所领悟之后的心理超脱。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由体物之性、忘我之情、神与物游、人与物化到物我两忘这种“物化”之境。 庄子的“物化”之境,是一种精神境界,也是一种审美境界。本文试在以“自然”为最高准则的前提下,通过人与物相互关系的分析,解释一下庄子的“物化”之境。  相似文献   

4.
庄子诗意地言说着不可言说之"道",由道所展开的世界具有无限可能性.庄子游于物之初不分物我,在人成其人、物成其物的新世界中获得了绝对的自由.从庄子逍遥论的背景、方式和基础出发,从存在论的角度阐释庄子思想对"常人""沉沦"的生存方式的批判以及对展示"向来我属"世界可能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探讨了庄子和萨特思想中的"自由观"。庄子以"道"和"游"构建他的绝对自由观,主张人的精神自由要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崇高境界;萨特的自由观则是建立在"存在与虚无"的现象学本体论上,强调"存在先于本质"。由此可见,两者的自由思想存在着本质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庄子和康德分别以"逍遥游"和"意志自律"为实质建立起各自的自由观。庄子通过"体道"的过程最终实现人生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道"是实现人生自由的最终途径;而康德则通过道德主体的实践达到自由的必然性,"自在之物"独立于自然因果律之外,是自由的显现。庄子的自由观是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精神体验,相比之下,康德的自由观则建立在概念、判断、逻辑推理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柳松 《职教论坛》2005,(35):59-60
一、庄子追求"出世" 儒与道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镇,而道以老子、庄子为本.庄子哲学追求的也是人与世界的和谐,但它与儒学不同的是,它追求的是与天、与道的和谐,追求的是与自然之大化流行之和谐,而儒学所追求的只是与宗法社会的和谐,因此儒是"人世"的,而庄子则是"出世"的.  相似文献   

8.
“厉与西施,道通为一”——庄子审丑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认为,丑和美从道的观点看是同一的,万物一体,都是道的物化.在常人看来,"离形去知"的人是无用的,丑废之人是无用的;如果从道的观点看,物的有用与无用是相对的,无用之材也有大用.一个人如果能"坐忘","离形去知",使之形若槁木,心如死灰,就能入道,这样就能遭遇灾难而等闲视之,视生死如气之聚散,保持一种愉悦而自由的心境.庄子的审丑观是一种遁世的消极的人生现在美学上的表现,然而却具有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和审丑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战国时代话语多元的现实,使诸子不得不为争取话语霸权而相互斗争。庄子为解放"心为形役"的人们,也不得不采取独特的方式来言说自己的"道"。由于"道"的独特,庄子创造了"道"的言说方式。  相似文献   

10.
刁丽 《安康学院学报》2009,21(5):10-11,17
庄子的哲学思想是以实现自由境界为目的的,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上.本文从人与世界、心与物以及心与道的关系等方面讨论了庄子实现自由心灵的方法,试图为世人心灵找到一个通向逍遥的出口.  相似文献   

11.
庄子以"道"作为其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所谓"无为而无不为",正是庄子对"道"的精当概括."道"是庄子美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最高最大的美.因此与"道"相通的"大美"也是以无为而无不为的状态存在着的.以"无为"不作"为手段,摆脱外物对于人的束缚和支配,达到像天地间"大美"那样一种自然无为的绝对自由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看,庄子美学的核心就是生命美学.  相似文献   

12.
《嘉应学院学报》2016,(1):30-34
庄周蝴蝶梦,作为《齐物论》最后"压轴"的段落,文字简洁,寓意却非常深邃。庄周化蝶,而蝴蝶又是由毛毛虫羽化而来,隐指人只有"丧我",例如去除自身的贪婪和自以为是等,才可能获得逍遥自在的生活。蝶化庄周,表明人在幻想过后还是要无奈地面对残酷的现实,还是要寻求现实的解脱之道。庄周与蝴蝶间的相互转化,从最为宏观的角度看,表征着世间万物的相互迁移与变化无常。庄子使用"物化"一词反映这种转化,但是,"物化"一词却又暗含着顺物之化而与道俱化的思想,而这又是对于《齐物论》的主旨、乃至庄周蝴蝶梦的根本寓指的高度概括与升华。  相似文献   

13.
生与死可以说是每个人所必然面对的事情,那么,以逍遥自在著称的庄子是怎么看待生死的呢?文章从对庄子"道"的理解出发,阐述了人应当安时顺命。然后通过对庄子所表达的生死复通为一的说明,指出庄子已经超越了所谓的生死。庄子对于生死的态度,就如文章开始处"鼓盆而歌"的缘起一样,在安命与"道"之中,追寻永恒的快乐和自由。  相似文献   

14.
庄子的道更加注重道与个体的人的联系,试图发掘出人应有的道性.在发掘道性的过程中,庄子对自然与语言的存在进行了反思与澄清,指出自然是人走向自由、走向美的必经之途;而语言是表达"道"的方式.他以独特的言说方式,消解机械的语言,使个体从逻辑语言的遮蔽下解放出来,与天地自然的无限生机整合而进入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与物为春”乃是因和谐融洽的物我关系所引发的审美体验。具体而言,它表现为“万物与我为一”与“与物化而不以心稽”。前者意味着主体消解了自我与他物之间、他物与他物之间的人为界限,主体与他物在道的层面泯然相亲。后者意味着主体与他物之间无心的顺应,主体既不以一己意志去主宰他物,亦不因功利关系而迎合他物,物我相宜无逆。庄子与物为春的审美体验,启发了中国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6.
要把握<齐物论>的主旨不能仅仅限于此篇章的文字说明,而要透过文字表面达到与庄子思想的契合,用一种整体的观念对庄子哲学全幅的把捉才能真正契会得此篇的真意.庄子哲学是寻求人的精神满足,达到与道冥合,物我两忘,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寻求人的精神家园的学问.庄子在<齐物论>中所要表达的主旨不是对万物、物我齐与不齐的认识与论断,即不是一认识论的问题;而是站在一个道的高度,以道观之,抛弃物我、彼此、是非的对立,超越人是人非的立场的前提下,实现臻于"吾丧我"之精神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17.
"大美"思想是道家美学思想精华之一,也是庄子美学思想的突出表现.在<庄子>丰富的物象描绘中,庄子以其独创的具有"道"象、"道"境特征的"大物"之象--大鹏之象、"大木"之象、飓风之象、大海之象等的诗性描绘,从不同层面包含和体现着庄子的"大美"思想.大鹏之象是诗人自由之境的诗意传达;"大木"之象以其形象的不断拓展与增殖体现着"道"的超功利性;飓风之象是进入"道"境的心灵自由飞升的审美体验;大海之象则是"道"之本体的艺术抒写.  相似文献   

18.
列维纳斯以反对意志"自由"而著称于世,而中国的哲人庄子恰恰坚持意志的自主、自足,且庄子哲学并不存在列维纳斯所指出的传统哲学的种种弊端。列维纳斯之所以反对意志的自主、自足,是因为他认定意志自由会导致"杀人",然而,庄子的"玄想式的自由"并不会"杀人"。与对自我意志的压抑相应,对于他人的意志,列维纳斯主张无条件地顺从,而庄子则不同。列维纳斯的伦理要求在庄子看来是"遁天倍情"的"死人之理",庄子的玄想式自由对今人仍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物”是庄子哲学的中心范畴之一,由此而形成的物论作为庄子哲学具有范畴意义的理论,表述的是人理解和掌握物的活动价值评价,确证主体生存方式,因此,物论是庄子哲学的支撑。本文分解庄子物论的理论层面之一:是形上与形下叠合而成的道物互映,重点分析了其形上学本体原理由“道—物”思维方式向“人—物”思维方式转化的特点,认为“道”、“人”、“物”三元互映于生命形式是庄子物论的至上境界和圆满终结。  相似文献   

20.
战国末年,面对礼崩乐坏、战乱纷繁的社会现状,庄子本着积极求道的热情,大力反对人的异化,追求“身与物化”的审美境界,这体现了庄子任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和追求自由的审美精神。这对于已经步入科技昌明的21世纪的人们如何处理科技与人的关系有着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