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初中:为限制王权,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这样,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世界历史》第一册第88页)高中:“1688年政变以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一系列法案来限制王权。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有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由此在英国出现了。此后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和发展。(《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27页)初中课本中,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以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为标志;高中课本则认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在《权利法案》通过之后…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纪,英国先后在1832、1867、1884年进行了三次议会改革。这些改革对英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这三次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历史作用,作一简要评述。一、1832年的议会改革这次改革是在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的力量已经相当强大,而议会选举制已经与之不相适应的情况下发生的。英国议会起源于1265年,经过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1688年政变,确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专政的君主立宪政体,议会就牢牢地成为国家最高的立法机关。在1832年改革以前,它控制在农村贵族地主和城市“工商业等级贵族”手中。此后,虽然资  相似文献   

3.
传统观点认为 ,“光荣革命”是非革命的 ,斗争也不够激烈 ,是英国资产阶级软弱和不成熟的表现。实际上 ,从英国当时的情况看 ,迅速结束詹姆士二世的统治是维护革命基本成果的需要。因此 ,这种妥协是必要的 ,有分寸的。也应该是明智的选择。因此 ,用政变的方式来解决复辟王朝 ,避免社会动荡和过多的流血 ,是符合英国国情的明智之举。从客观上讲 ,“光荣革命”在英国历史上开始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时期 ,为资本主义顺利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与资本主义有联系的土地贵族和资产阶级上层掌权后 ,大力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议会通过圈地法 ,掀起了…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到最繁荣的阶段,人们称之谓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当时英国的工业生产,无论是生产力的水平还是产品的数量,都执世界之牛耳。由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强大。1832年的议会改革,它开始参与政权,至十九世纪五十六十年代,成了政治舞台上的主导力量。从1848年到1868年的二十年内,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党,连续执政达十六年之久。  相似文献   

5.
议会制是目前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的政治制度。民选议会行使国家最高权力,是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最主要标志。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制度对国家进行统治。资产阶级议会制,虽不象资产阶级史学家吹虚那样:“英国议会除了不能把男人变成女人或把女人变成男人以外,任何事情都能办到。”但也不象一些史学家说的那样:议会只不过是“虚伪的资产阶级民主”,是资产阶级欺骗人民的政治伎俩。然而被称为:“议会之母”的英国议会,从产生到发展,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英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确实起了一定的作用,应给予正确的估价。一、在封建制度下的英国议会产生于十三世纪的英国议会,最初是由贵  相似文献   

6.
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素有“议会之母”之称。早在17世纪,英国便成功地建立起具有本国特色的君主立宪制度,实现了资产阶级与王权、贵族的政治妥协。近代英国之所以选择君主立宪制度,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7.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议会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率先进行议会制度改革的国家。西方学者称英国议会为“议会之母”,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度的建立,也大多仿效英国。英国议会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很久以前就有了议会。一般认为早在13世纪就有了议会,但它不过是封建王国统治臣民的工具。是封建的等级议会。近代意义上的资产  相似文献   

8.
164。年英国新议会提出的限制王权的要求,包括:A、议会监督国王和大臣们的活动B、取消国王的专卖权C、国王不得擅自解散议会D、宣布未经议会同意就擅自征税为非法2.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背景是:()A、高级军官争权夺利,护国主政府岌岌可危B、东部地区农民反圈地斗争又趋高涨C、士兵在酝酿新的起义D、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斯图亚特王朝相互勾结,达成要协3下列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A、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B、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大大促进了生产力日勺发展 C、揭开了欧…  相似文献   

9.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1889年,日本明治天皇颁布了“御赐”《大日本帝国宪法》,标志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表面上看来,英日两国都是君主立宪制,但在实质上有极大的不同。第一,君主的地位不同。在《权利法案》中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兵,皆属违法。  相似文献   

10.
在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出现了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培根(1561—1626年)是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他出身于英国当时的新贵族(资产阶级化贵族)家庭,是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贵族的思想代表。他站在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激烈地抨击封建中世纪的宗教蒙昧主义,坚决反对当时经院哲学中的诡辩和空谈习气,努力促使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积极倡导发挥哲学和科学知识的实际效用,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口号,致力于使知识为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服务。培根注意  相似文献   

11.
高级中学课本《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在“维也纳体系下的矛盾冲突”一目内,谈到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后又说:“不久,英国进行议会改革,资产阶级通过和平手段取得了更多的权利。”小字列表中也只提到这次议会改革“修改议会选举规则”。本文简要介绍,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正确制定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组织教材、选择教法、制作和使用教具的出发点和依据。着手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这一课时,我做的第一项工作是: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 17世纪中期英国斯图亚特王朝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新贵族与新兴的资产阶级结成联盟,他们以议会为阵地,在17世纪40年代与查理一世为首的封建王朝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后来由于国王的挑动而发生战争。内战中,出身于新贵族的克伦威尔由于本身的骁勇和依靠自耕农的力量,终于建立起  相似文献   

13.
所谓两党制,是指“一个国家内由势均力敌的两个政党,通过竞选控制议会多数或赢得总统职位轮流执政”。两党制最早产生于英国。该国十七世纪七十年代末,围绕斯图亚特复辟王朝查理二世的王位继承问题,国会内部形成了“托利党”和“辉格党”南大派别。托利党代表同王室有联系的土地贵族和高级教士的利益。辉格党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十八世纪辉格党与托利党在议会中轮流执政,  相似文献   

14.
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革命。革命的目的是要在英国确立资产阶级政权,使它适合于已经产生并且得到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盟是这个革命的领导者;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是这个革命的主力。人民群众的积极参加,保证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为什么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是革命的领导者?为什么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是革命的主力?这就要看一看革命前英国的阶级关系和透过这阶级关系反映出来的斗争形势。英国资产阶级的起源英国的资产阶级起源很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资产阶级革命前夕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成长和新贵族的出现;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苏格兰人民起义;1640年议会斗争;纳西比战役;查理一世被处死和英国宣布为共和国;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1688年政变;<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相似文献   

16.
1867年议会改革就其成果和影响而言,是为19世纪英国三次议会改革中最重要的一次。这次改革进一步消除了英国议会制度中的沉病积弊和腐败之风,彻底打破昔日贵族在谈会中一统天下的局面,把工业资产阶级推向政治前台,为议会政治朝着民主化方向推进铺平了道路,因而本次改革在英国近代政治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限于篇幅,本文仪就这次改革的背景、动因、后果成陈管见。1867年议会改革有着深刻复杂的起因。它是!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向土地和金融贵族展开夺权斗争的继续,也是工业革命在政治上引起的必然反应。首先,1832…  相似文献   

17.
韩文景 《课外阅读》2011,(11):256-256
从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叶,英美出现资产阶级宪法。17世纪的英国“权利法案”等法律确定了英国立宪君主制的重要内容,成为英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这是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它确立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原则。早期的资产阶级宪法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先后推动英美两国完成两次工业革命,使得两国先后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19世纪70年代后,垄断资本主义出现,此后资产阶级宪法开始走向反动。资产阶级宪法最终被社会主义宪法所取代。  相似文献   

18.
议会圈地运动是英国在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以后通过议会颁布相关的法案,以合法形式大规模圈占土地的过程。本文首先将议会圈地与早期圈地相比较,从而引出议会圈地运动所产生的原因、条件、过程和影响五个方面,为进一步论证议会圈地是小农土地所有者消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提供了史料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专题指导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本原始积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统一)前后的经济状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变化;三次科技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条件及变化情况是本专题的重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是本专题的难点。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 (一)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期(1500—1870年) 英国。通过圈地运动、殖民掠夺,对外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过程。英国的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但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通过革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统治确立,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8世纪中期又打败法国,国外市场扩大。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上半期的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英国成为“世界工场”,也成为在亚非拉都有广大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国”。  相似文献   

20.
英国文学史上的宪章文学和批判现实主义与英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密不可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经过工业革命的激励催化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很大发展。1832年国会又通过法案,使得更多的资产阶级进入统制机构,他们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但是,英国社会并非风平浪静,大资产阶级同中小资产阶级的斗争并没有停止过。同时,由于工人阶级仍然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