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述性知识、数学信念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以往,有关问题解决能力的研究主要有两种取向:一为以知识为代表的认知取向,二为以情绪、动机、信念为代表的非认知取向.认知取向揭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哪些特性对问题解决能力造成影响,如基本技能的自动化,陈述性知识的结构化和丰富化等特性.非认知取向侧重揭示情绪变量与问题解决能力之间的相关,如兴趣、焦虑等.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物教学中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如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什么?生物的遗传物质是什么?程序性知识用于回答"怎么办"的问题,如利用转基因技术设计解决水稻病虫害防治问题的方案,如何培育无籽西瓜等.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是关于如何使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学科或专门领域内的问题解决涉及大量专门知识的应用,这些专门知识是问题解决的基础。离开这些知识,就无法解决相关领域的问题。现代认知心理学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又称为描述性知识,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可以认为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都是陈述性知识。在化学学科教学中,陈述性知识多以化学概念的形式出现,化学概念结构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问题解决者化学学科陈述性知识结构化程度的高低。为了探讨学优生与学困生在陈述性知识结构化程度上的差异,我们利用概念图技术对被试陈述性知识的结构化程度进行了测查。  相似文献   

4.
关于技能之间迁移机制 ,目前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西格勒和安德森的“共同要素理论”。这一理论认为 ,两种技能之间发生迁移的条件 ,是它们之间必须共有相同的过程性知识。这一观点忽视了陈述性知识在迁移中的作用 ,受到一些研究者的批评。单独考虑过程性知识或陈述性知识 ,都不能有效地解释技能之间的迁移。两种技能之间是否存在迁移 ,受到过程性知识之间的关系、对陈述性知识的精细加工、对过程性知识的精细加工、被试认知能力 (先前知识、认知水平、元认知水平等 )四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5.
1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分为两大类,1类为陈述性知识,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又称描述性知识,通过记忆获得,主要关注的是“是什么”,如细胞、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等。程序性知识是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如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中关于能量利用率的计算,  相似文献   

6.
李正存 《现代语文》2006,(12):22-23
我国有些语文教育专家依据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认为语言知识属陈述性知识,有的还认为语用知识也属陈述性知识.李海林先生认为:"所谓语言知识,显然属于一种陈述性知识范畴,它主要是静止地客观地研究语言这种事物的结构、要素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问题解决能力是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本研究旨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察影响问题解决能力的因素及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以数学某一定理为实验材料,以270名初三学生为被试,探察学生在该定理上掌握的陈述性知识以及他们的数学信念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研究结论:(1)陈述性知识和数学信念系统对问题解决能力具有独立的预测作用;(2)但陈述性知识比数学信念系统的贡献要大一些;(3)"数学是一个社会领域"因子和陈述性知识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4)陈述性知识、"数学重要性和自我胜任力的信念"和性别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化学问题解决过程的分析,揭示了化学问题解决过程中有关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认知过程。对化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给予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一、理论依据1.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将广义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且认为陈述性知识以命题和命题网络表征 ,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征 ,策略性知识用图式表征。陈述性知识回答世界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程序性知识回答怎么做的问题 ;策略性知识回答怎么做才更好的问题。对物理教学而言 ,陈述性知识主要指物理概念和规律。2 .学习的同化说认为 ,知识学习的过程是材料的逻辑意义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个体心理意义的过程。奥苏贝尔指出 :“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  相似文献   

10.
正物理概念是一种陈述性知识,展示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发生发展的一般性规律.物理习题课程中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一种具有程序性特征的行为过程.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获得在心理过程及其表征、保持与发散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差异.本文基于对物理习题课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运用心理学规律的相关知识,提出物理习题课教学中要从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变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物理概念是一种陈述性知识,展示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发生发展的一般性规律.物理习题课程中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一种具有程序性特征的行为过程.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获得在心理过程及其表征、保持与发散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差异.本文基于对物理习题课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运用心理学规律的相关知识,提出物理习题课教学中要从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变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通过知识教育来实施和完成。现代认知心理学派认为,知识可以分为三类:即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及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指有关世界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有关“怎么办”的知识。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以陈述性知识的掌握为前提,经过适当练习在头脑中形成有关完成一定活动任务的联系,在遇到相关情境时运用相应的知识来完成一定的活动任务,即它的外观表现为技能。策略性知识也是一种程序性知识,它表现为一种情感取向。因此,对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体系进行具体分类对实施语文的素质教育有重大意义。 在…  相似文献   

13.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不是线性的,知识向能力转化受知识类型、学习策略、学习情境等中介变量的制约。研究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条件与策略是深化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新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可分为三大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知识转化为能力,需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之间相互转化,策略性知识调控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问题解决检验个体能力的高低。  相似文献   

14.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划分为“知什么”的陈述性知识和“怎么做”的程序性知识。认为程序性知识不是将知识作为直接陈述的对象,而是作为应用的对象,是一套解决具体问题的操作步骤和过程,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传统知识观下的“知识”仅与“陈述性知识”相对应,而传统知识观下的“技能”恰与程序性知识相吻合,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技能是一套习得的程序性知识。  相似文献   

15.
一条能力发展之路——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立足于现代知识分类论来揭示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机制对于改革和完善知识教学体系 ,发展学生能力有很重要的意义。在问题解决中 ,学生有意识理解“是什么”的知识 ,并按一定的关系联结形成初步的程序性知识的陈述性规则 ,之后 ,学习者在具体情境中对规则进行应用或变式练习获得新的心理意义 ,进而熟练化 ,意识的调控作用随之减弱 ,在此过程中 ,无认知和非智力因素不仅可充当知识学习的产物 ,而且作为调控和动力因素影响着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转化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现代认知结构心理学认为知识分为两大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政治课程中占很大比重的是陈述性知识.而陈述性知识的本质是语言文字或其他符号所表达的意义以网络结构的形式贮存在人脑中.构建知识的网络结构是知识贮存的编码过程,通过编码过程使学生能习得知识之间的内部和外部的联系,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讨论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讨论式教学法理论依据讨论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认知心理学中人的认知加工能力与群体心理学中的相互作用对认识结构的影响。(一 )认知理论认知心理学认为 ,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一个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人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 ,人们在解决复杂问题的时候 ,往往在信息加工的有限容量内采取某种启发式来适应任务要求。人的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 (DeclarativeKnowl edge)与程序性知识 (ProcedureKnowledge)。陈述性知识类似于一个“数据库” ,是各种知识元素的集合 ,它会影响到人们对…  相似文献   

18.
一、什么知识更需要教? 知识一般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着重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程序性知识重点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从教学效率的一般规律性要求来看,程序性知识更需要花时间去教,因为这类知识更有利于形成相应的能力.比如,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的概念、特点、作用等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怎样运用这些论证方法的知识则属于程序性知识.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该将写作所需的知识加以分类,划分哪些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哪些属于程序性知识,分类越细致越有利于具体的教学实施.而程序性知识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认知心理学把个体的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世界是什么的知识,它是程序性知识的前提和基础。陈述性知识对个体认知发展的意义体现在四个方面:接纳新的知识、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创新思维的发展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它对于帮助教师结合教学实际,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各门学科知识,提高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泛在学习与碎片化学习的深入发展,可视化学习资源成为学习者的迫切需求。如何进行资源可视化成为微型资源建设与开发的关键。知识元是显性知识的单位,是微型学习资源的代表,对知识元进行视觉表征实践研究,就是完成微型学习资源从抽象文本到可视化图像的转变。依据信息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知识分为形态陈述性知识元、内容陈述性知识元、效用陈述性知识元和内容程序性知识元四种类型。通过理论模型的阐释,以案例方式进行具体的可视化设计,目的在于通过可视化设计的知识元,把抽象的文本变成直观的图像,降低学习者对知识的认知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