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抗日统一战线是我党克敌制胜的法宝,统一战线也是伴随着我党的整个发展斗争过程的。东北作为我国抗日战争先锋军,其斗争环境与斗争的时间是残酷的。统一战线在东北抗日武装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并且,学术界对此仍有一定的分歧,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对东北的指导工作对于东北联合抗日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李明灏(1897—1980)湖南醴陵人,号仲坚。1922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曾任广州陆军讲武学校教育长,国民革命第六军军长,国民党中央军校教育处中将处长和成都、武冈分校主任,第97军军长兼重庆警备司令。因不  相似文献   

3.
东北抗日统一战线是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全国抗自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制定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程中的里程碑之一;东北抗日统一战线有一定的具体组织形式和共同的政治纲领以及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唯一领导者等特点,为“七·七”事变后建立的全国范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增添了异彩。  相似文献   

4.
东北抗日联军战绩纪念塔初志军东北抗日联军战绩纪念塔位于佳木斯市西郊15公里、松花江南岸猴石山北坡的二四四高地这里曾是东北抗日联军的战绩地。抗日联军第六军第四师的将士们在党的领导下,在此地建立了前沿阵地,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我英勇的抗日联军第三、...  相似文献   

5.
宾县第一中学,是一所独立高中。现有14个教学班,在校生784人,教职员293人。校舍占地面积28000平方米,教学楼一栋,学生宿舍平房、楼房各一栋。食堂和校办工厂平房各一栋,总面积6750平方米。校园四周红墙环绕,杨柳成行。每至初春,杨柳叶绿,丁香初绽,高楼红墙,相映成趣,景色宜人。每到盛夏,百卉竞艳,万紫千红,蜂飞蝶舞,满园芬芳。宾县第一中学的前身是吉林省宾州府中学堂。始建于1910年,1954年定为黑龙江省宾县第一中学,至今已有77年的历史。她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不仅培养出许许多多各条战线上的人才,而且也曾哺育出一代坚贞的共产党人和著名的抗日将领。在举世闻名的“西安事迹变”中立下不朽功勋的王以哲将军,就是在这所学校毕业的。著名的地下党  相似文献   

6.
在从内战到抗战战略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红军逐渐形成了持久抗战和联合白军等重要的理论策略,时为中共总负责人的张闻天对此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共领袖集团中,张闻天首先于1935年12月作出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的明确论断,并对持久战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述。1936年9月他发表的《论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持久性》,是较早比较系统全面地论述持久抗战理论的专,早于彭德怀、周恩来的同类章,也早于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与此同时,还在中央红军长征刚刚到达陕北的1935年10-11月,张闻天即提出,中共要将国内战争变为直接的民族革命战争,就要加强白军工作。当时,张闻天正确地将联合张学良东北军、杨虎城西北军作为白军工作的重点,积极推动西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的实现及红军与东北军、西北军“三位一体”局面的形成;在张闻天的直接领导下,对其他各实力派的联合工作也迅速展开,为民族抗战的展开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九·一八”事变后,庄河县较早出现的抗日组织之一是以刘震青(地主分子)为头目的“救国军”,成员最多时达数千人。但这支自发的抗日队伍,力量分散,纪律松弛,战斗力差。其时适逢本县财主房乡(今光明山公社)青年志士鞠抗捷(又名鞠仁卿,现任国家计量局党委书记、副局长)从沈阳军官学校投笔归里从戎,献身于抗日活动。鞠抗捷接受众人之委托,着手改造“救国军”不景气的现状,于一九三二年春去北平(今北京),通过熊飞的关系与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简称“东抗”)取得联系,因为熊飞是东北军的一个团长,是“东抗”会员,他当时在辽西搞抗日义勇军军工作。结  相似文献   

8.
闻一多诗论     
闻一多的诗歌创作经历了三个时期:一、1922年7月留学美国之前在清华学校读书期间的诗歌创作;二、1922年7月至1925年5月在美国留学期间的诗歌创作;三、1925年5月从美国留学归国后的诗歌创作。闻一多的第一首白话新诗《西岸》发表于1920年7月,自那时起直至1922年3月留学美国时的诗歌创作多数收入诗集《红烛》之中,还有少部分保存在他当时抄存的《真我集》中。这是闻一多第一个时期的诗歌创作。闻一多这个时期的诗歌,在内容上非常广泛,其中有各种生活实感的抒写(如《雨夜》、《雪》、《黄昏》、《春  相似文献   

9.
一、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确立与战略转变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确立,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由“反蒋抗日”逐步转变到“通蒋抗日”,实现了战略的转变。“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不顾东北沦亡的民族危机,继续调重兵“围剿”红军,迫使中共把主要精力放在维持自身生存的反“围剿”斗争上。尽管这样,中共仍然高举抗日大旗,主张与国民党合作抗日。一方面,在“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三天,即9月20日,中共就发表宣言,最早号召中国人民武装抗日,并派出军事骨干杨靖宇等前往东北组织抗日武装,开展局部抗战。另一方面,中共也初步地提…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东北军主要部队密切合作,积极抗日。中国共产党积极引导、团结东北军共同抗日,在东北军中秘密发展党的组织,并为营救张学良做出努力。在鲁南、晋西北、冀中等敌后战场上,八路军与东北军并肩作战,共同对敌。面对蒋介石发起的反共磨擦,东北军主要将领予以坚决抵制,部分官兵由此走上新的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11.
少年铁血队的故事中提及的杨靖宇将军,1905年出生,原名马尚德,又名张贯一。河南确山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曾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1931年被营救出狱后,任东北抗日救国会、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等职。1934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总司令兼政委。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今靖宇县)与日军作战中壮烈牺牲。  相似文献   

12.
高福源是原东北军著名的爱国将领。“西安事变”前,他多次往返于红军和东北军之间,进行联共抗日的联络工作,为沟通红军和东北军的联系,促成周恩来和张学良肤施(延安)会谈,实现大西北“三位一体”联合抗日新局而作出了贡献。毛泽东和周恩来同志曾当面赞扬过他。彭德怀、罗瑞卿、吕正操、王炳南等同志在自己的著作中也予  相似文献   

13.
唐聚五     
《下一代》2005,(9)
唐聚五,原名唐福隆,字甲洲,满族,1899年生于黑龙江省双城县兰棱乡。东北讲武堂第六期步兵科毕业。1915年入奉军第二十七师,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1928年12月29日任辽宁陆军步兵第一旅一团中校团副,驻防凤城。“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日军突袭凤城,一团团长被俘后投降。这时唐聚五未在凤城,他惊闻事变  相似文献   

14.
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领导的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是我们党在东北创建的抗日武装。杨靖宇率领抗联一路军在Meng江地区同日本侵略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有力地打击了日寇,推动了东北抗日斗争的发展。在这场斗争中许多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充分表现了东北抗日联军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5.
《红色中华》关于东北义勇军的报道,据其内容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关于东北义勇军性质与组织领导系统;二是关于东北义勇军英勇战斗抗击日军及揭露国民党妥协政策;三是关于苏区军民援助东北义勇军运动及中共号召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抗日统一战线正是中共以宣扬义勇军的英勇抗日事迹、组织苏区民众援助义勇军运动为契机而萌芽并走向实践的。中共在国民党不断地围剿苏区的背景下,积极报道东北义勇军运动的另一深层用意,显然是以此凝聚苏区革命民众的意志,鼓舞斗志,为反"围剿"战争进行革命动员。  相似文献   

16.
王庆顺 《高中生》2010,(25):14-15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蒋介石为了独占东北,在抗日的硝烟还未散尽之时,就迅速派兵闯入东北地区。一度号称"天下第一军"的国民党新一军,就在这个时候被蒋介石急调至东北。这支王牌军会同其他蜂拥而来的"国军",与长期在此地坚持抗日的东  相似文献   

17.
正当日本侵吞东北,向中国华北步步进逼的时候,1935年7月25日到8月25日,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了第七次代表大会。大会制定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政策;强调了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中建立反帝国主义统一战线的迫切性;大会赞同在中国建立一个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广泛的统一战线。七大的正确政策,对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七七事变”后,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发表了告国际无产阶级的宣言,明确指  相似文献   

18.
黄显生,字警钟,1896年12月生于辽宁省凤城县。在北大学习时,他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后来考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曾被张学良委任为沈阳市公安局局长。“九·一八”事变后,他在辽西、辽北组织起5万多人的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寇,令日军闻风丧胆。为此,他被誉为“血肉长城第一人”。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三六年二月,中国共产党为推动全国人民的抗日运动,以实际行动促使全国抗日高潮的到来,乃组织“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由陕北渡河东征。但我军的这一正当行动,竟遭到山西反动派阎锡山的重兵阻挡。同时,蒋介石又调集十多个师的兵力,协同阎军堵截红军,并令东北军、西北军等进攻陕甘革命根据地。为顾全抗日大局,促进蒋介石及其部下的觉醒,中共中央命令红军于四月底撤回河西。五月五日,毛泽东、朱德发表了《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指出:国难当头,双方决战,不论胜负属谁,都是中国国防力量的损  相似文献   

20.
磁县抗日民主政府,是直鲁豫特委和磁县党组织,根据党中央关于坚持敌后抗战、坚持统一战线的精神,于华北敌后创建的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府.在艰苦的抗日战争岁月里,磁县抗日民主政府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创造了不朽的业绩.研究磁县抗日民主政府,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深入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在华北敌后运用统战理论、建立抗日政权、创建抗日根据地、领导人民抗击日本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