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6 毫秒
1.
作为一位满族作家,老舍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的旗人形象。这些旗人形象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吃着“铁杆庄稼”、讲究规矩礼节和吃喝玩乐的老派旗人;失去了旗人的体面和尊严、借着洋人的势力满足其贪欲的新派旗人;既吸取了满族文化优长,又扬弃了其消极面的正派旗人。通过这些旗人形象的塑造,老舍艺术地再现了清王朝“残灯末庙”时节作为王朝统治基础的八旗制度的衰朽和旗人社会的分化,由此揭示了清王朝走向崩溃的历史必然性。透过这些旗人形象,我们可以发现老舍对本民族文化既批判又眷恋的复杂情感。  相似文献   

2.
Chinese Dress     
旗人,是我国清代对被编入八旗的人的称呼。清代八旗的成分以满族为主体,汉族与蒙古族等其他民族也被融合在内。旗人(无论男女)常服长袍,圆领、大襟、窄袖、四面开衩,一年四季皆适用,称之为“旗袍”。作为现代女性服装的旗袍,是由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3.
清代开封八旗驻防曾是八旗直省驻防中独当一面的驻防地,有着自己的特点。对开封八旗驻防的营房规模、满城建设经费来源、驻防旗人教育及理事同知等方面进行研究,可略窥清代开封八旗驻防的一些侧面。  相似文献   

4.
满城是指用城墙、界堆等设施将旗人与外界分隔的关内八旗驻防城,其成员以满洲旗人为主,与驻地附近居民对比鲜明。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核实、考证发现满城有24座。  相似文献   

5.
旗袍     
旗袍本是明朝满族人穿的一种服装。十七世纪初期,满族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后来成为清太祖的努尔哈赤,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于1601年至1615年,创立了兵农合一的八旗制度,即红、蓝、黄、白四正旗,再加同色的四镶旗。每一个满族人,都属于这八旗中的一旗,例如属于正红旗或镶红旗,正黄旗或镶黄旗等等。据此,后来人把满族人称为八旗人或正旗人,简称为旗人。旗人的衣着称为旗装,妇女穿的袍子称为旗袍。旗袍有的紧扣高领,雅致庄重;有的微紧腰部,造型秀美;并且做工简便,四季相宜,不仅满族妇女喜爱,汉族妇女也同样喜爱。尤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清代文献考证后指出,自崇德元年额哲受封爵后建立了一个察哈尔扎萨克旗,与此同时,清廷把分散归附的察哈尔人编入八旗,形成了八旗察哈尔。康熙十四年布尔尼之乱后扎萨克旗被削,部众被分散编入八旗满洲、蒙古内,八旗察哈尔仍存。清廷为加强管理,在八旗察哈尔设置总管,由在京八旗蒙古都统兼辖。乾隆年间设立察哈尔都统,使八旗察哈尔相对独立。因此作者强调指出,八旗察哈尔早在布尔尼之乱前就已存在,也不是以布尔尼余众编设的。此外,还论及一部分厄鲁特人编入八旗察哈尔及一部分察哈尔人远戍新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努尔哈赤建立的八旗,其主要成员是女真人,早期来归的蒙古人、汉人、朝鲜人也按民族编成牛录分隶于各旗,可以说,八旗从一开始就是个民族联合体。皇太极继位后,形势大有发展,东北的女真族统一了,汉人、蒙古人来归者也日益增多。这时,他没有把原来的八旗扩编成十旗、...  相似文献   

8.
在晚清王朝最后十多年的政局中.端方是一个不能被忽略的重要人物。此人出身于满洲八旗之一的正白旗.属于根正苗红的“八旗子弟”.是满清王朝的顺理成章的接班人。但他虽为满洲旗人,却中过“举人”的功名,本人能诗善文,尤爱收藏金石碑版,是晚清时期著名的金石学家。  相似文献   

9.
清王朝对东北地区的统辖管理明显区别于关内各省及其他边疆地区.这主要与其在政治上作为王朝的兴发之地、经济上作为满洲贵族的养生地、文化上作为保持满族传统的根据地、地理位置上作为边塞重地等因素密切相关.从而形成了以八旗统辖为主,兼具旗、民分治、八旗统辖下的旗、民分治及以八旗城守制等因地制宜的多元化的统辖与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0.
清代北京的旗、民一体化进程--兼论北京满汉文化的交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满族统治者定鼎中原后,为保持本民族的优势地位,将其在关外创立的八旗制度与中原儒家伦理观照下的传统制度体系相铆合,采取了“旗、民分治”的统治策略,在旗、民的居住、交产、婚姻、司法、职业、教育及社会控制等各个方面构筑了严密的藩篱和经界。然而,这些措施的推行从一开始就与统治者的初衷相悖,且面临着难以克服的困难。各地的旗、民一体化进程却在分治中日渐加速,这一状况在聚居八旗人口近全国半数的八旗“大本营”—北京体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唐英作为中国千年一瓷人,其旗分和身份,《清史稿·唐英传》等载为"汉军旗人"。百余年来,均踵此说。本文据《钦定八旗通志》《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实录》等文献和碑刻、档案等资料,加以考据,做出辨正:唐英系八旗满洲正白旗包衣,即其旗分为"满洲正白旗",其身份为"包衣"。这也是他之所以能在御窑厂督陶期间,烧造出"唐窑"瓷器,并被誉为千年一瓷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为了巩固统治,清廷在入关后即确立了对八旗的"恩养"政策,但随着八旗人丁的大量繁衍以及物价上涨、奢靡日甚等原因,八旗生计日益恶化。迫不得已,八旗中的汉军在乾隆初年率先奉旨出旗为民。在出旗过程中,清廷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草率裁撤,而是有选择地按地域和军种批次出旗,并尽力加以安置。综合起来,限定汉军出旗的标准包括:禁旅还是驻防的八旗汉军,降清时间先后及归降后的功绩多寡,出身地位及日常表现情况,出旗后的生存能力及适应性。"汉军出旗"是清代八旗制度的重大调整,它所引发的旗民之间身份变化是清廷调整社会内部矛盾和对各势力集团利益重新分配的必然结果,也与清朝统治者对待汉军的一贯态度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3.
后金统治者进入辽沈地区之后,将该地区原明朝的军屯额田、官僚地主的荒弃地亩以及普通汉族人民的土地按每丁6日分配给满洲贵族、八旗兵丁以及归降的汉族官僚地主和一般民众,史称“计丁授田”。计丁授田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后金的政权建设,维护了满洲贵族及八旗官兵的政治、经济利益与特权地位(满洲贵族与八旗官兵可根据其占有的壮丁即奴隶数额多占土地),加强了对汉族官僚地主和一般民众的控制,并对后金乃至整个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寺院土地是清代蒙古地区土地所有制形态的重要类型,也是清代蒙古寺院经济中的重要生产资料之一。按其生产经营方式,可分为牧场、耕地和城镇寺院周围的地铺三种。牧场一般在寺庙建立初期由当地扎萨克或官员从所辖游牧区域中划给呼图克图或寺院,其生产经营方式主要是通过放苏鲁克从事畜牧业生产;清代汉族农民移入较多,开垦较早的呼和浩特地区、内扎萨克蒙古东部地区和其他适合农业区的寺院土地多以耕地为主,并零散分布于寺院四周或离寺庙较远的地区,由扎萨克官员划给的香火地、自私招垦牧场、王公、台吉和富有的蒙古箭丁捐献的土地、上层没落的台吉、塔布囊和下层民众因贫穷所迫而典当或卖给或寺庙喇嘛动用庙仓现银现钱购置等渠道构成,其生产经营方式是通过佃租给民人或旗民耕种而获取地租——银粮或小部分土地由寺院喇嘛人口和所属沙毕纳尔耕种;寺院地铺分布于呼和浩特、多伦诺尔、阿拉善和硕特旗定远营、内扎萨克蒙古锡埒图库伦喇嘛旗等城镇的寺庙周围或城内其它街道,以租赁为主要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15.
清朝的索伦部族属于“满洲共同体”的外围.然而基于清廷的军事需要,导致索伦在整个清代的发展与变迁,经常是和所谓的“满洲精神”联结在一起的。这篇文章想要探讨的就是,除了军功之外,索伦部族还凭借什么样的途径融入满洲旗分,又对满洲八旗产生了什么样的涵化影响?  相似文献   

16.
清代武举考试是清代科举制度与科举取士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清代自身民族特性的写照和反映。清代武举考试在嘉庆帝以前不但将文试与武试分开来进行,而且也比较重视文试的功能。武举中对各级考官的设置参照文举进行,在考试级别中也设有殿试一项,同时采取了复试的办法以搜罗人才,并借此严肃考风考纪。清代八旗宗室内部的官学与举业也同样以其民族性而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科举,八旗内部无论是文试还是武试均恪守“祖制”,时刻保持本民族的尚武传统。就科举考试而言,清代武举与八旗官学和八旗科举形成了一种天然的联系,它构成了清代科举文化与政治文化的时代特点与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拟就清代前期统治西、北地区的政策和措施,做初步探讨。 一 在我国西、北地区,居住着藏、维吾尔、蒙古等少数民族。清代前期,清王朝为加强对这些民族的统治,在中央政府中特设了理藩院机构。 理藩院,初名“蒙古衙门”,一六三八年(崇德三年)更名理藩院。最初只管理内蒙古诸部事务,一六四四年(顺治元年)清朝入关后,随着清王朝在全国统治地位的稳定,其  相似文献   

18.
青州满城是清代八旗驻防的重要地点之一,但是关于青州满族的记载却寥寥无几。文章主要梳理了有关青州满族的历史文献资料,描述了青州八旗驻防城的由来、旗城的修建以及驻防官兵的选调,并论述了青州满族历史上的经济、政治诸问题。  相似文献   

19.
清朝前期,清政府首先在呼和浩特·土默特地区分配了蒙古户口地。接着便以“赏赐”、“征用”、“效纳”等手段划拔和占用了“召庙香火地”、“驿站地”、“八旗马厂地”、“庄头地”和“公主地”等约20,000余顷土地。这些土地,主要是为了供应当地驻军以及皇室贵族消费性的需要,与当地人民的经济生活并没有直接联系。这些农田和牧场都处在呼和浩特。土默特地区,因而在客观上对这里的农、牧业生产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清代青海蒙旗人口与经济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青海蒙旗人口与经济问题探析杜常顺清代青海的蒙旗是雍正初年清政府平定罗布藏丹津叛乱后建立起来的,计有29个札萨克旗和1个刺嘛旗,“或远或近,环海之四面联络住牧”。①同其它地区的蒙旗一样,青海的蒙旗也具有双重性质:既是清朝封建国家体制内蒙古地区的军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