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分层教学目标】 ①了解古典诗歌中“景”与“情”的对应关系。 ②了解对同一“情景”描写的不同手法与特点。 ③对同一题材的作品试作研究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目标]:1.品味叠词的作用;2.解读词的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3.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品味叠词的作用;2.解读词的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教学难点]: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导入:在中国古代文学园地里,宋词是一块芬芳绚丽的花圃。她以姹  相似文献   

3.
1.教学目标。1.1知识目标:①理解文章内容,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②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1.2能力目标: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诵读,加强语感。②培养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内容、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设计意图】设置情境 ,激发情感想像 ,欣赏意境凄美、语言清丽的艺术特点 ,体味移情入景、虚实相生的写法 ,进一步探究作者创作风格 ,以加深对诗歌有关方法、技巧的认识和理解。【设计提要】1.渲染气氛 ,展示课件。 2 .鉴赏探讨两种写法 :①以乐景衬哀情 (移情入景 ) ;②抽象的感情形象化 (虚实相生 )。3.对比鉴赏 ,探究作者创作风格。【设计实施】1.渲染气氛 ,展示课件。①作者生平 ;②创作介绍 ;③词牌介绍。[明确 ]渲染气氛 ,播放邓丽君演唱《几多愁》音乐 ,运用多媒体逐次展示以上课件。作者李煜 ,南唐后主 ,多才多艺 ,尤工于词律。其…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把握“王几何”的人物形象;2.学习从不同角度描写人物的方法:3.了解幽默语言的特点.培养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景物描写时,教师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了解文章表面或文字本身,而应该引导学生将其与自己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在阅读时通过作品的社会背景或作者当时的思想动向品出“景”中“情”,即领悟景物描写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品出自己的体验。在教学景物描写时,笔者主要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去品味“景”中“情”:  相似文献   

7.
[教学意图]写景抒情是诗歌的共性,高中生对诗作景与情的关系也有类似公式的一套所谓行话,诸如"直抒胸臆、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等。可一旦进入实际的诗歌阅读与鉴赏,尤其是面对阅读鉴赏中的问题,往往会"乱枪打鸟",不管轻重地用这样一组"四字诀"来套贴诗作的手法特点并藉此应对所问。结果是,古诗词的阅读鉴赏不能完全根据作品的意象和意境加以分析,对诗作文本的解读往往空泛而乏力。《唐诗宋词选读》作为一门选修  相似文献   

8.
主题词:教学设计论文。设计理念:通过品读引出对诗歌景、情关系的探究,在诗情画意中领略诗人的赤子情怀。教学目标:①把握格律诗的韵律美。②领略浓郁的诗情。教学重点:①格律的掌握。②诗情的领悟。  相似文献   

9.
[描绘描写]①很清楚,这里描绘的是月食。②原来天文学家在一首诗里发现了这样的描写……[同]动词,都有“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的意思。[异]“描绘”侧重指如绘画似的把事物具体而生动地展现出  相似文献   

10.
贾岛以其诗作的寒蹇逼仄而为“晚唐体”的领军,细考之,不难发现,在贾岛的作品中,同样有大气磅礴与清新疏朗之作。他在山水的描写上为我们提供了多种解读的可能性,从题材内容上可以分为寒涩幽深之景、开阔劲峭之景和清新疏朗之景三类;从创作手法上来说,通过分析研究发现,在贾岛此类作品中,我们又可以将之分为追忆想象之景、眼前所见之景以及由眼前之景而料想未睹之景三类。对贾岛山水诗的研究,有利于全面正确地认识贾岛及其文学贡献。  相似文献   

11.
古诗词常常借助外在的景物来表达感情,融情于景,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与景的关系如何呢?这是试题命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应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总的说来,情与景的关系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描写之景与作者的情相一致,即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是正衬关系;一种是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不一致,即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是反衬关系,可以更增一倍的哀或乐。下面重点介绍以乐景写哀情的诗歌的答题方法。  相似文献   

12.
[单元教学目的] 1.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征,明确写景状物散文必须突出景物特点的要求。 2.理解文章所描写景物中蕴含的情趣,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寄意的特点。 3.认识课文景物描写的顺序和层次,学会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重点难点考点] 1.本单元读写教学的重点是抓住景物特征,按一定的顺序,生动具体、情景交融地写景状物。 2.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是理解文章熔诗情、画意、哲理于一炉的艺术特色。 3.本单元的可考点主要有:①关于融情于景的鉴赏:  相似文献   

13.
在琳琅满目的文学作品中,蕴藏了大量的写作技巧,其中“情”与“景”的和谐就是惯用的手法之一。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由此观之,情和景的关系是颇为密切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情因景而变,景随情而迁,这就是景和情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文章欲从苏轼理趣诗与魏晋玄言诗的关系以及苏轼理趣诗的“理”与宋理学的区别进行探讨,来对苏轼理趣诗进行界定。对苏轼具体的理趣诗作分析,知晓苏轼理趣诗是情、景、理三者的有机融合体。苏轼理趣诗的情与理的创作方式成为宋诗理趣诗的典范,也是理趣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正>师:在前面两首诗词的学习中,我们对诗歌中叙事、描写、议论、抒情之间的关系应该有所了解了。它们主要有哪几种关系呢?生:从情与景的关系角度说,主要有两种,一是缘情置景,先议论抒情再描写;二是即景生情,先写景再抒情。生:从叙事与描写的关系角度看,也有两种,一是先叙事后描写,在描写的基础上抒情;二是先描写再叙事、抒情。另外还有先叙事再议论揭示主旨,或先议后叙的。  相似文献   

16.
文章欲从苏轼理趣诗与魏晋玄言诗的关系以及苏轼理趣诗的“理”与宋理学的区别进行探讨,来对苏轼理趣诗进行界定。对苏轼具体的理趣诗作分析,知晓苏轼理趣诗是情、景、理三者的有机融合体。苏轼理趣诗的情与理的创作方式成为宋诗理趣诗的典范,也是理趣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 ,领悟自然与人文和谐 ,体会以情观景是景观欣赏的最高境界 ,着眼于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领语和谐生美 ,学会以情观景 ,了解其他要求。[教学难点 ]以情观景[教学思路 ]用典型案例突出重点 ,以录像图片突破难点 ,借板书习题复习要点。[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教学课时 ] 1节课[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点击课件 ,展示图片“黄果树瀑布”、“松花江雾淞”、“苏州园林” ,请学生回答三幅图片依次说明了什么问题。导入新课 :选择观赏位置 ,把握观赏时…  相似文献   

18.
这里谈的“景、细、情”分别指景物描写、细节描写和抒情议论。下面就“景、细、情”这种记叙文的结构模式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9.
周立军 《考试周刊》2010,(34):57-57
散文的“景”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景物,散文的“情”是作者的主观感情。因此,情景类散文的阅读应围绕散文的情与景展开。要能快速阅读情景类散文,就要先了解一下情景类散文的创作过程。作者有某种情感,这种情感撩拨着作者的心灵,从而产生一种要把它写出来的冲动。作者把情感借助景物表达出来的手法就是移情于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刘勰,《文赋》),睹物生情,然后才能“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陆机,《文赋》),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次使我回味无穷、受益匪浅的作文训练![题目]为了___[要求]①在横线上加上“山”、“水”、“绿”等字,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在写作中,适当穿插描写、抒情及议论等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