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木兰 《大观周刊》2012,(1):160-160
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游戏。游戏中的动作要符合音乐的内容、性质、节拍、曲式并有一定的规则。蹦蹦跳跳是幼儿的天性.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游戏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在玩中学习音乐是很快乐的。为了稳定幼儿情绪,培养幼儿合作互动、创造性生活,结合幼儿爱模仿,爱游戏的特点。我选择了“音乐游戏”为切入点在幼儿在快乐的音乐游戏中进行音乐教育。音乐游戏最容易被幼儿接受,喜爱,是幼儿感兴趣的,能让幼儿在悦耳、动听的音乐中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交往能力,创造力.表现力及音乐感受力,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在挖掘幼儿潜能的基础上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彦 《大观周刊》2011,(28):32-32
幼儿音乐教育既有基础理论性知识,也有极强的操作实践性知识,充分考虑了不同层次学习者的学习要求。集课内与课外、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训练为一体,强化了幼儿园音乐教育实践。分析幼儿音乐教育与音乐教育在本质上的不同,针对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特点,倾听与欣赏、歌唱、节奏、韵律、音乐游戏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指导方法,以供学习者学习掌握。  相似文献   

3.
韩璐蔓 《大观周刊》2013,(8):157-157
爱玩游戏是每个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喜爱的和基本的活动,它能让幼儿获得快乐的、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游戏在幼儿园整个教育工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游戏是儿童与生俱来的能力,是儿童特殊的实践活动,公共图书馆应充分认识游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把游戏的元素渗透入幼儿阅读服务中,通过游戏化阅读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范国香 《大观周刊》2012,(23):144-144
角色游戏是幼儿独立自主的活动,游戏的过程是创造想象的过程,它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玩角色游戏,对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在游戏中学会协调与他人的关系,学会彼此相处及交往的正确态度,可以促进他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发展及行为习惯的养成.角色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能起到了十分有益的促进作用, 因此,教师要解放思想,不怕麻烦,方法恰当并大胆放手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愿望和想象自由地开展游戏,提供适当的玩具材料,使幼儿有兴趣并积极参加游戏,充分发挥幼儿的“三性”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多方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陈美蓉 《大观周刊》2012,(44):259-260
手指游戏就是一种以手指运动为基础,促进双手动作技能与语言能力发展的感官操作游戏,不仅很好地贯彻了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主导思想,而且赋予手指活动、手脑互动教学以无穷的创新空间。长期坚持做手指活动能开发幼儿的大脑潜能促进大脑与手指间的信息传递,这不仅能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发育,而且对发展幼儿的语言、提高幼儿的自我认识、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和个性品质、发展幼儿的思维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齐峰 《大观周刊》2012,(1):164-164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基础,同时又兼跨音乐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幼儿音乐教育是人一生中最早的音乐教育。如何做好幼儿的音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浅谈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前教育阶段,对幼儿来说,音乐活动是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通过音乐教育能挖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有助于幼儿情感的发展,培养幼儿协作的意识与技能,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有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丽娜 《大观周刊》2012,(25):294-294
音乐具有其特有的魅力,它可以唤起幼儿的好奇心。学前音乐教育对幼儿智力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并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审美情感。我们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要培养与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善于抓住幼儿的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音乐教育中享受到音乐带来的乐趣,并将这种乐趣加以巩固、发展.成为他们终生的一种需要。  相似文献   

10.
张改珍 《大观周刊》2012,(52):205-205
幼儿教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我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体育游戏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怎样让幼儿对体育游戏感兴趣从而让幼儿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进而在快乐中更健康地成长呢?  相似文献   

12.
曾时会  任成云 《大观周刊》2012,(50):208-208
幼儿教育是启蒙的,全面的。幼儿的主体性含义是广泛的,基本上涵盖了幼儿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能动性、责任感等。在幼儿主体性教育活动中,需要教师因地制宜的做好环境创设、准备充足 操作材料,根据活动内容、目标,不断创编游戏,真正做到使幼儿在操作、游戏中学习,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激发幼儿潜能,促进幼儿主动、活泼、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9,(11):89-98
当下,游戏元素注入传播领域的现象不断出现,包括公益传播的游戏化现象。考察网络时代公益传播的游戏化可发现,公益传播与游戏的内在机制具有天然的偶合性,而人们渴望参与游戏的心理和具有补偿性媒介的技术演进使得公益传播的游戏化发展成为可能。网络时代公益传播的游戏化现象不仅可视为"传播游戏论"在实践中的回应,也强调了人在传播过程中占有主体性地位。通过对公益传播游戏化的生成逻辑进行分析,使得我们能更好地把握互联网下半场的用户特征和传播可能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田惠宁 《大观周刊》2012,(29):196-196
近年来,农村幼儿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办园形式灵活多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幼儿家长多种教育需求,对提高幼儿入园率,发展幼教事业和促进地方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石子、木棒、泥巴等都可以成为幼儿的游戏材料。幼儿园如果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就能够使幼儿的游戏活动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提供游戏服务能吸引读者,创新信息素养教育,强化图书馆教育职能,加强读者与图书馆的沟通。图书馆的游戏服务方式主要包括提供游戏资源借阅、开展游戏主题活动、游戏化方式进行入馆培训和信息素养教育等。  相似文献   

16.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游戏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当前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受众信息行为特点和信息素养教育中引入游戏化策略的必要性,解释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游戏化的内涵,结合国外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游戏化的实践,从游戏化的内容、游戏化的表现形式和游戏化的实现模式3个方面讨论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游戏化的实施策略,认为游戏化实施过程需要谨慎立项、清晰规划,需要把握好游戏中教育成份和游戏难易程度的度,需要处理好信息素养教育游戏化和传统信息素养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大观周刊》2012,(23):138-138
幼儿时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为此,在幼儿智力开发中通过游戏、知识教育、品德习惯的等等活动来发展幼儿的感知、操作、语言、记忆、想象和绘画等能力。使幼儿早期智力得到开发。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游戏服务包含两个维度,即游戏服务化和服务游戏化。游戏服务化是图书馆收集、加工、管理游戏信息资源并向读者提供游戏专题服务的过程。服务游戏化是在新技术环境下图书馆传统服务内容的游戏化表达路径。对比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有助于对图书馆游戏服务的建设路径提出理性构想。  相似文献   

19.
陈萌 《大观周刊》2012,(41):222-222
趣味游戏在幼儿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游戏的设计需要考虑其可行性、学生参与度、功能性和趣味性等因素。笔者通过自身实践,证明适当的游戏活动可以加强老师对课堂的控制,提高学习效率,拉近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0.
技术赋能下的新闻生产愈发强调用户的参与、体验和感受,新闻游戏在此背景下生发。新闻游戏是新闻信息的游戏化,它以新闻事实为基础,以程序修辞、非线性叙事和场景化为特征,带来互动和沉浸体验。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新闻游戏的国内外发展情况,并就适用题材梳理和分析了国内媒体新闻游戏创作的问题和探索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