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器 《大观周刊》2011,(26):192-192,180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不断完善,课堂教学的方式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改变。“合作学习”在世界范围已被广泛使用,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策略。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其教学的效果得到显著提高。但在近年来的教学探索中,“合作学习”出现了形式化严重、教师在教学中对自身课堂定位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适时提出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的应对策略,令教师能正确认识自身的职责,并为今后能更好的开展”合作学习”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朱雅娟 《大观周刊》2012,(44):228-228
我们所有的人收教育的主要地方就是教室,而课堂是师生“对话的场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主要是交流合作.教师和全班学生互动讨论,也是一种师生交流合作地学习.但数学是个人思考的学科,教师所提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主动思维、独立思考,才能促使高质量的师生的互动.那么教师怎样提问呢?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提问题,也就是在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点”上,或在解题策略的“关节点”上,或在知识间联系的“联结点”上,或在数学问题变式的“发散点”上提问.好的提问就是“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另外课堂上的分组讨论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由于思考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没有经过充分的独立思考,表面热闹的合作学习是形式上合作,是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霍亚娣 《大观周刊》2012,(15):288-288,277
高中化学教学中通过营造合作氛围、关注实验操作、鼓励思维创新等方式.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合作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化学教学所倡导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学习发展为主体.以拓展延伸化学素养”的特点.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定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合作探究来提高自身的化学素养。  相似文献   

4.
曾静 《大观周刊》2013,(2):83-83
课程改革进程中语文教学的关键在课堂,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战场.课堂教学的艺术值得每位语文教师探究与思考,课程改革在全国已推进多年.每个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都有一些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与此同时轰轰烈烈的课改实验也在各校逐步开展起来.其中最让人们耳目一新的是课堂氛围的活跃.师生配合的默契,生生、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然而许多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了他的形式与外在的效应,却忽略了她的“文字”特性.总感觉缺少些“语文”的味道。  相似文献   

5.
强燕 《大观周刊》2011,(31):34-34,37
学案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任务,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基础知识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只是构建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而要有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编制和使用好学案尤为重要。研究和改进学案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江少春 《大观周刊》2012,(41):351-351
“积极们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依不同性别或能力,混合编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扶持,彼此指导,共同努力学会教师每节课安排的内容.并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7.
张玉辉 《大观周刊》2012,(5):180-180
我们发现.综合性学习是学生比较喜爱的一项语文学习内容,这与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的新颖开放、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在教学中.综合性学习却是一项最难把握的内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8.
李林 《大观周刊》2011,(16):97-97
一、学习方式的和谐美——合作共享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动作技术、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往往不是单靠个体的努力就能实现的,更多的时候则需要在同伴的合作、帮助与保护下来实现。教师要依据教材特点.  相似文献   

9.
刘越 《大观周刊》2013,(8):246-246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思想品德课抽象的理论和概念使不少思想品德教师“教而生畏”。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实现新课标的要求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为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黄建平 《大观周刊》2012,(51):410-410
让学生掌握“乐学”的学习方法.对话式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最能体现互动在对话中的生成.更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历经多年体育教学生涯.使我认识到只有实现师生互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才能搞好体育教学。而教学互动又在于教师的“善教”和学生的“乐学”。现将本人的一点感触回顾如下:  相似文献   

11.
马凯 《大观周刊》2013,(6):230-230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培训和教学观摩活动。通过培训,我们的教师对课程改革有了较明确的认识.能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中来.教师的教学思想也逐步得到更新,能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参照《英语课程标准》备课.能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尝试合作学习、“任务型”教学等多种教学途径.形成性评价已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整个课程改革试验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安喜莲 《大观周刊》2012,(49):258-258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这就引发了我们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思考。基础教育是培养“高、精、尖”人才的奠基工程,如何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改变学生以往单一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这需要我们教师积极探索,在教学中实施一定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王丽君 《大观周刊》2011,(45):95-95
当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忽视了对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总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如固定不变的座次,整齐划一的坐姿,教师提问学生作答的学习方式等。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敢于向传统的“规矩”模式挑战.特别注意解放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解放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范文军 《大观周刊》2011,(28):104-104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5.
马荫棕 《大观周刊》2012,(45):314-314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教师忽视学生合作训练,学生不愿合作、不会合作的局面。笔者认为这种现象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16.
徐纲  张世平 《大观周刊》2012,(49):253-253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在数学学习的方式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重点谈几点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陈丽宪 《大观周刊》2012,(51):360-360
在高中教学方面.我们“遭遇”了新课程改革.这对于我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新课改倡导全员教学.强调课程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能力:新课改倡导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注重探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而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高中英语新课程则更强调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基本语言运用能力.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因此.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我们边远地区高中的英语教师。通过这一阶段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张鑫 《大观周刊》2011,(20):161-16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9.
张宜全 《大观周刊》2013,(6):192-19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数学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数学探究”、“合作学习”、“数学建模”等各种各样的琳琅满目的课改方案.似乎强烈的影响着我们原本熟悉的教学环境,课时的减少.学习方式的改变.尢不对我们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本人对如何实施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谈几点个人的看法.愿与大家共同商讨。  相似文献   

20.
范倩华 《大观周刊》2012,(1):137-137
进入21世纪,伴随着课改的大潮,合作学习成为教师倡导,学生欢迎的学习方式,为更多人所接受、研究。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和一种教学策略,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进入我国,我国的研究者多是从理论的层面对合作的价值等问题进行宏观的论述和探讨.他们的这些研究成果只研究了理论方面的意义,在操作性、适应性方面有一定欠缺,很难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具体的指导。而本文则在此基础上对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