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庞永江 《中国科教博览》2004,(12B):22-23,28
本文通过对文科学生认知特点、认知规律的剖析,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提出文科学生数学成绩低于理科学生的成因主要是认知动力不足,认知结构缺陷,知识表征不当,并指出如何在教学中通过改善学生的认识结构,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相似文献   

2.
教学设计是教师课前为课堂教学所做出的计划,它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智力活动,是教学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设计符合"目的性"和"规律性"的教学环节,即一方面要让课堂教学结构中所有的环节都紧紧围绕着一节课最核心的知识,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要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初中数学知识的特点和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一般把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结构分为三个环节:建构活动,数学概念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在教学中的心理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认知结构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个体心理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学生头脑中的数学知识、技能按照自己的感知、记忆、表象、思维等认知操作组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明确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把握影响其发生和发展的因素,充分利用教学规律,促进、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已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一个问题.以下笔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阐述一下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在教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发展与塑造(下)□陈梦璋四、小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塑造小学数学认知结构的发展与完善,有赖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而融会贯通首先需要全面开展智力活动。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按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点,把数学知识结构教学和引导学...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堂教学艺术例说黄爱华之三十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物化”数学知识(概念、原理、法则)是比较抽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物化”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认知结构形成的特点。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九、十...  相似文献   

6.
案例背景: 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喻平,通过自己对数学教育的研究,从数学学习心娌层面提出生长教学策略,用以完善中学生的CPFS结构(CPFS结构是由概念域、概念系、命题域、命题系形成的数学认知结构).即“根据数学知识独特的内部生长机理和生长规律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生头脑中数学认知结构的生长规律,把教材、学生、教学方法手段诸方面综合安排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陈冬梅,陈松坡数学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将数学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而教学教材是将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中介和桥梁。一个良好的数学教材结构,既要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又是具有高度概括的反映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与规律,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认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9.
数学认知结构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数学教学的核心,通过分析数学认识结构的特点,针对数学认知结构的自我重构性、结构可控性、局部活动性、强度不同性,教学中指导学生建构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0.
赵雪飞  黄彩祥 《中学教研》2005,(7):F003-F004
解题是实现数学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学生的认知结构包括知识结构和认识结构,当学生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他所接触的题目时,就发生解题错误,数学解题的错误其终极表现必然在数学知识上.学生知识结构和认识结构不完善是数学解题错误的两个主要原因.数学逻辑性错误是认知结构不完善的常见错误之一.  相似文献   

11.
浅谈数学教学中迁移练习的设计唐冰锋(湖南省永州市九中425006)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原有认知结构探寻新知识的一个系统过程.这个过程中关键的一步是怎样实现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根据认知心理学中的迁移规律,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探索“现代小学数学”实验第二分中心朱亮尧数学教学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数学科的特点和儿童认知心理过程,以培养发展儿童思维能力为核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为此。就要以整体与部分的结构关系为理论基础,进行课堂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认识过程是按照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逐渐深化的,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的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这个认知发展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前不久,我校数学组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进程中循教材文本的序、循学生认知的序,凸现数学课堂教学的层次性展开了研究讨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所谓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着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简单地讲,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获得的数学知识结构,只不过是一种经过学生主观改造后的数学知识结构,它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心理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内容包括数学知识和这些数学知识在头脑里的组织方式与特征。  相似文献   

15.
数学认知结构与数学学习的一般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新学习的内容相互作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本文在这一认知学说的基础上来探讨一下数学学习的一般过程.一、数学认知结构及其特点研究数学学习的过程必须明确数学认知结构的涵义.所谓数学认知结构,是人们在对数学对象和数学经验进行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心理结构.通俗地说,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把头脑中的数学知识,按照他自己理解的深度、广度,结合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特点,组合而成的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简言之,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  相似文献   

16.
数学迁移练习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迁移练习的设计湖南永州市第九中学唐冰峰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原有认知结构探寻新知识的一个系统过程.这个过程中关键的一步是怎样实现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根据认知心理学中的迁移规律,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当前新知识存在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17.
遵循认知规律设计教学程序包头市第三十五中学苏兴华数学,是中小学的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提高思维能力的基本形式。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关键在于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最佳教学程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依据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教学内容的特点,通过四个教学案例,分别探讨怎样在具体的数学教学情境中渗透数学价值观教育,从而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价值、实践价值、德育价值和美育价值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价值观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渠道,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自然也离不开课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数学的整体与结构、逻辑与理性、主体与创造力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认知是指为了一定的目的在一定的心理结构中进行的信息加工过程.在数学教学中,认知也可以说是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而数学认知结构则是人们将头脑中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和广度,结合自己的认知特点,组合成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当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有所不同时,便产生了认知冲突.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产生认知冲突,又不断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现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合理设置认知冲突,能形成悬念,强化学生的注意点,诱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激活学生思维,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对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的原则与方法的一些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