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以现代中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早期美学理论为研究内容,探讨了其以“心物统一论”为特征的美学思想体系形成、发展的内在逻辑,提出:朱光潜主要是从审美的非功利性和绝对静观两方面来把握审美感受与“形象的直觉”的同一性,并以强调“审美心理距离”、“审美移情作用”来保证这种同一性的实现;在此基础上,他从直觉出发,在心理学意义上把美的本质归结为心与物、主体与对象的统一,确立了他的“美的双重统一”的观点。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的根源,并不象有的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是简单而直接来自于克罗齐学说,事实上,他同克罗齐主义的联系是很形式化的,相反,朱光潜站在儒家精神起点上,与尼采主义却有许多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2.
朱光潜美学深受西方美学影响。本文概括地介绍了朱光潜美学的理论基础克罗齐的“直觉”说和立普斯等人的“移情”说,评价了朱光潜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朱光潜吸收和发展了布洛“心理距离说”这一理论。文章从艺术类型、美学原理、艺术批评等角度阐明“心理距离说”在朱光潜美学体系中的内涵及地位,并以此为例探讨研究朱光潜美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社戏》美学底蕴漫谈吉林/迟健勇现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说过:“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他还说:“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社戏》呈现形象给读者的直觉,是它所体现的艺术构思美和着力展现的风土人情美,通篇的内核是农民...  相似文献   

5.
"美是主客观统一"是朱光潜先生晚年的美学主张,魏晋美学的文学品评、音乐理论、美学范畴"趣"都体现了"美是主客观统一"。  相似文献   

6.
“妙悟说”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学说。这个学说由朱光潜和宗白华先生引入近现代美学。形成了现代美学“妙悟说”,从而标明了“妙悟”在审美中的地位和作用。“妙悟”在审美中居于本源性的基础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这个思想,是朱光潜和宗白华先生留给我们的重大启示之一,对于中国当代美学的建构具有不可忽视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二十世纪心理学美学诸流派中,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可以说对朱光潜先生早期学说影响至深。朱先生不仅据此批判了克罗齐形式主义的“直觉说”,合理地解释了美感发生的心理条件,而且应用“距离”于悲剧的研究和人生美学的探索,使悲剧理论在辩证综合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并对人生、生活作了美学的诠释,建立了以“艺术——情趣——人生”为理论模式的人生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朱光潜与尼采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尼采美学的内在精神及朱光潜的文化人格、价值取向和接受定势,说明尼采美学中能打动朱光潜的主要是日神精神。朱光潜接受尼采美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其改造和将其“中国化”的过程。朱光潜对尼采美学的态度,经历了肯定、否定、再肯定的“正、反、合”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已故皖籍著名学者朱光潜先生的美学思想,并推动我省美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由安徽省高校美学研究会和省青年美学学会联合举办的“朱光潜美学思想研讨会”,不久前在安徽师范大学召开.来自省内高校、科研单位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中青年同志共四十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一、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发展流变  相似文献   

10.
字形、字义本是文字学、词汇学的研究对象。近年来,许多美学研究者希望从“美”字的起源探讨审美意识的起源、发展的情况,把一个单纯的字源问题引入了美学领域。古今对“美”字的字形起源和字的本义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羊大为美”说。此说以许慎的《说文解字》为代表,其核心在于认为“美”字的本义是味美,美即甘。这种观点在美学界得到了朱光潜先生的赞同。日本学者笠原仲二还  相似文献   

11.
“关感即直觉”理论可以说是朱光潜先生美感经验分析中的基础性理论,这一理论融合了西方近代美学思想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文艺心理学》这部著作中,朱光潜先生从“形象的直觉”开始谈起,融入“距离说”和“移情说”,多角度对作为关学体系核心的审美经验进行了阐释。这里我们主要从朱光潜先生确立自己早期美学思想和文艺思想的立足点之“形象的直觉”这个角度对朱先生的审美经验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2.
朱光潜先生的关学思想为审视语文教育问题提供了一种视角。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语文的美是一种言意之间的妥帖表现,是跨界的融通,是一种关系型的存在。“意象”就是语文之美的聚合体,它是一种有张力的创造,是主观与客观的融合,是物象与情思的整一。这样的认识基础,不仅有利于教师明确语文教学的核心指向,对于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语文中的真实性与道德等问题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关学视角既有重要价值,也有自身局限。  相似文献   

13.
朱光潜吸收和发展了布洛"心理距离说"这一理论,从艺术类型、美学原理、艺术批评等角度可看到"心理距离说"在朱光潜美学体系中的内涵及地位。该文以此为视角来探讨、研究朱光潜的美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美学热的兴起建国以来美学研究总的趋势,是日益趋向兴旺发达的状态。建国初期第一次美学学术大争鸣,对朱光潜先生的美学思想进行了讨论。以后逐步发展形成较大力量。十年内乱,美学被打入冷宫,三中全会后,出现了新的高潮。中青年尤其活跃,全国形成“美学热”。现在,仅仅山东大学美学方面就开了八门课,理科学生也普遍要求学美学。  相似文献   

15.
钟名诚近期出版的《20世纪“另类”批评话语———朱光潜研究新视阈》(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6月;以下简称《朱光潜研究新视阈》),诚如其名,确实开辟了朱光潜先生研究的新视阈。被称为“美学老人”的朱光潜先生,是与中国美学联系在一起的,“美学作为一门科学,柏拉图、莱辛、维柯、歌德、黑格尔和克罗齐这些美学大师的著作,能够在中国广泛流传,都和他的名字分不开”[1](P.137),他“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最系统全面地把西方美学介绍到中国,创建了使之与中国传统美学相结合的独特的美学理论,使美学在中国以科学的形态得以发展的最重要的最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6.
从《诗论》可以分析,朱光潜对王国维美学思想进行了辩证重解。在诗歌本质和功用方面,朱光潜认同王国维超功利性审美独立价值观,在“超脱观”基础上,把“人生艺术化”作为美学旨归;从生命层面,朱光潜颠覆性地重解王国维“境界说”等美学术语,在理论构架和深层思理上摒弃了王国维感性和零散型特点,以《诗论》构建了严整科学的现代美学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7.
六十年前,朱光潜先生写过一篇著名的美学论文《无言之美》,它是这位当代著名美学家的第一篇美学著作。虽时隔多年,今天读来,仍能给人很多启示。但也不无可以商榷的地方。怎样理解“无言之美”,怎样理解古人说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对写作的表现手法,有何启发?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历史往往同我们开玩笑,但绝不是故意的。 (一) 距今四十八年前,周扬在《认识月刊》创刊号上发表了题名为《我们需要新的美学》的论文,该文副题是《对于梁实秋和朱光潜两先生关于“文学的美”的论辩的一个看法和感想》。周扬既不完全同意梁实秋的观点,也不完全赞成朱光潜的观点,他自有  相似文献   

19.
音乐美学是一门年轻而又古老的学科。说它年轻是因为“音乐美学”这个词首次出现在十八世纪末;说它古老是由于早在我国春秋战国之时,就出现了《乐记》这本音乐理论专著。那么,什么是音乐美学呢?简言之,音乐美学就是“音乐美”的学问。除此之外,研究音乐与外界的关系,如音乐与现实、生活、社会,特别是与人的情感关系,则可称为音乐的美学。要弄清音乐美学研究的对象,最好从它与其他有关学科的关系来进行分析。首先,音乐美学是一般美学的一个分支,一个部分。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着重研究人对现实,特别是对艺术的审美关系,它要…  相似文献   

20.
朱光潜的诗学建构既有自觉的中西比较意识,又具调和折衷的方法论特征。他的美学研究也体现出鲜明的融通中西的特色。之所以会如此,则与朱光潜“不即不离”的人生态度密切相关。人生态度、美学研究、诗学建构这三者,在朱光潜那里,既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在表现形态上由隐在趋于显在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