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级跳远是田径运动中技术比较复杂的项目之一,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可能导致全跳失败.经过前两跳后水平速度已经明显下降,因次,在跳跃阶段要充分利用剩余的水平速度,尽可能提高垂直速度,以获得一个较高、较远的腾空轨迹,从而获得最大的远度.本文通过对我国优秀全盲运动员李端的跳跃阶段的技术参数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李端在跳跃阶段起跳腿着地瞬间躯干前倾角较大、膝角较小、分腿角较为合理;李端腿部力量相对较弱,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髋角缓冲幅度较小;李端跳跃起跳腿离地瞬间膝角、起跳角、分腿角偏小;李端下肢爆发力不强,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跳跃起跳的缓冲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2.
采用运动实验法和统计法,对同一级别男子三级跳远起跳(第一跳)技术和跳远起跳技术的速度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速度特征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跳远起跳更侧重于"用力跳",三级跳远第一跳则更侧重于"快速起".  相似文献   

3.
立定三级跳远虽不是正规的田径比赛项目但它是体育高考中重要的测试项目。立定三级跳远是由原地双脚起跳,单足着地接一个跨步跳,再接一个腾空双脚着地的跳跃动作。它技术性比较强,对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往往学生投入练习的时间较多,吃很多苦,但成绩提高很慢。导致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不高。  相似文献   

4.
赵鸿鑫 《课外阅读》2010,(12):155-156
跨步跳是三级跳远重要的技术环节,在整个三级跳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跨步跳”既要承受很大的冲击力,又要迅速蹬伸起跳获得向前向上的动力,不仅要跳越足够远的距离,还要把“单足跳”与“跳跃”有机地连贯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本文依据对我国部分优秀青年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跨步跳技术分析,提出在起跳腿起跳准备,蹬摆,腾空,着地的分析结果及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5.
三级跳远技术是田径运动中田赛跳跃项目之一,其要求是快速助跑中,沿直线向前的连续三次跳跃。第一跳为单足跳,单脚起跳落地并发力向前;第二跳为跨步跳,须用摆动腿落地发力向前;第三跳为跳跃,用双脚落入沙坑。总成绩由速度做障,而节奏的控制是掌握三级跳远项目的基础。本文以平跳型例,浅谈节奏教学对三级跳远教学的重要作用。一、跳跃节奏的控制对三次跳跃衔接的重要作用(一)跳跃节奏的控制有利于减小三次跳跃的速度损失1. 合理的跳跃节奏能加快起跳速度,能减少起跳缓冲的支时间,是保持助跑速度的重要技术。教学中采用非极限强度的跃,按总距…  相似文献   

6.
任瑞萍 《成才之路》2011,(19):78-79
三级跳远是由助跑、起跳、上板、单脚跳、跨步跳和跳跃组成的,三级跳远的第二跳为跨步跳,在完整技术结构中它是起着承前启后作用的一次跳跃。在其完成自身任务的过程中,既要顺利实现与第一跳的有机衔接,又要保证后继第三跳的起跳效果,从而形成合理的三跳结构比例,以利总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袁著绛 《山东教育》2011,(26):50-51
一、教材分析三级跳远是现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必修模块"田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展学生的速度、腿部力量、弹跳力以及身体协调性具有很大的帮助。三级跳远是在助跑后,沿直线进行三次跳跃的一项运动。它的第一跳须用起跳腿落地(即单脚跳),第二跳用起跳腿起跳、用摆动腿落地(即跨步跳),第三跳用摆动腿起跳、双脚落入沙坑。  相似文献   

8.
三级跳远是教育部制定的《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高一、高二年级男生的基本教材。通过三级跳远教学能够发展和增强学生下肢、腰背肌力量及骨骼的生长发育,促进速度,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的提高,并能培养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三级跳远是在助跑后沿直线连续做三次不同的跳跃动作,即助跑后用踏跳腿起跳在空中换腿(图1—③),然后再用踏跳腿落地完成第一跳(单脚跳),接着用踏跳腿再起跳,高抬摆动腿(图1—⑦),并用摆动腿落地完成第二跳(跨步跳)继而用摆动腿起跳在空中做“蹲踞”,或“挺身”姿势(图1—⑩)双脚同时落地完成第三跳。 根据中学体育的教学任务,我认为三级跳远教学的重点,应该是使学生在初中掌握跳远技术的基础上,认真学好单脚跳、跨步跳和单脚跳接跨步跳这三个基本动作。因为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第一跳技术进行研究并与国外优秀女子运动员的第一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对比分析,发现我国运动员的踏板准确率、助跑速度利用系数较低,水平速度的损失率也较多,第一跳身体重心腾起角度较小、腾空时间较短,影响第一跳的距离和下面两跳成绩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统计法,对同一级别男子三级跳远起跳(第一跳)和跳远起跳技术的力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两者生物力学特征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冲击阶段,跳远运动员起跳着板瞬间至进入屈膝缓冲瞬间,跳远受到的冲击力较大,且呈现出较大差异;反射蹬伸阶段,跳远的反射蹬伸峰值较大,因此跳远的腾起角较大.从动力学参数来看,跳远起跳更侧重于“用力跳”,三级跳远第一跳则更侧重于“快速起”.  相似文献   

11.
立定三级跳远是有预备姿势、第一跳、第二跳、第三跳和落地五个部分组成,五个部分必须是紧密联系的。力量是基础,速度是核心,节奏是纽带。这样才能最大化的发挥出身体已经具备立定三级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第一跳技术进行研究并与国外优秀女子运动员的第一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对比分析,发现我国运动员的踏板准确率、助跑速度利用系数较低,水平速度的损失率也较多,第一跳身体重心腾起角度较小、腾空时间较短,影响第一跳的距离和下面两跳成绩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余伟峻  刘露  孙毅 《台州学院学报》2012,34(3):70-75,80
运用文献资料法、运动录像拍摄及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2011年全国田径大奖赛总决赛男子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决赛最好成绩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与第十二届世锦赛(柏林)男子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决赛最好成绩相应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国内外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最后两步均采用“长一短”模式,但世界优秀运动员助跑一步质心速度高于倒数第二步,而我国运动员则低于倒数第二步;(2)当前大部分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仍然比较注重单足跳的远度,我国运动员跨步跳距离与世界运动员差异较大,因此掌握合理的跨步跳技术动作、适当提高跨步跳距离对于我国运动员具有重要意义。(3)水平速度损失率在三跳过程中随着跳次的增加而增加,由于不适宜的起跳角和相对较弱的腿部力量,导致我国运动员水平速度损失率大于世界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14.
立定三级跳远技术是广大青少年所喜爱的一个运动项目,是体育考生的必考项目,它可以发展腿部、踝关节和腹背肌的力量,增强和提高协调能力.但是由于该技术比较复杂,在实际运用和操作中很难确切的掌握,特别是第一跳的技术更是复杂难学,根据这一情况和广大青少年的需求把立定三级跳远第一跳的技术做一个较细致的剖析.可以使练习者在练习时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特别是在保证不受伤的情况下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1.立定跳远的技术组成部分可分为起跳、腾空、落地三个部分,一般教师都把起跳和腾空作为重点来教学,而对落地技术的教学则轻轻带过。学生进行立定跳远的练习时,时有落地摔倒的现象发生。 2.腾空后收腹动作过大或过  相似文献   

16.
水平速度是三级跳远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核心与基础.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中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水平速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为:外国优秀三级跳远选手在助跑阶段具有较高的绝对水平速度;在起跳阶段中,水平速度的损失率明显小于中国的优秀选手,因此分析了水平速度低、水平速度损失率高是我国三级跳远运动成绩突破的主要困境,提出了以速度力量为主要训练内容、遵循运动人材培养规律的建议,旨在为我国三级跳远项目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技术与成绩为基础进行分析,得出当今世界男子三级跳远的技术特征与发展趋势是:(1)助跑速度与上板速度加快;(2)技术风格朝着有利于减少各跳水平速度损失的方向发展;(3)起跳的准确性和摆动技术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8.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选择何种教学法进行教学?我认为主要以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为依据,有经验的教师总是选择有效的教学法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例如简单易掌握的动作,可采用完整教学法,使学生能尽快掌握完整动作,如跑步技术等;动作较复杂,可分解,每个分解部分又能在暂时停顿的条件下,采用分解教学法,例如体操支撑跳跃包括助跑、踏跳、腾空、落地四个阶段加以阐述,在第一腾空和第二腾空两个部分向学生讲解难点,腾空是身体处在空中没有支撑的阶段。腾空分为第一腾空即起跳后到谁手前,第二腾空即推手后到落地前。一旦上述两个部分都能…  相似文献   

19.
李勇 《时代教育》2010,(9):214-214
立定三级跳远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高考运动项目之一,在平时的高考训练中应把改进和提高第二跳技术作为训练的重点。本文就第二跳跳不起来的原因以及改进办法方面进行理论分析和探讨,从而有效提高体育高考考生的立定三级跳远成绩。  相似文献   

20.
纵马的分腿腾越,可分为助跑、上板、踏跳、第一腾空、推手、第二腾空和落地七个技术阶段。其中助跑、上板、踏跳是整个技术动作中的重点环节,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上板起跳后没有做出预先后摆,难免出现一些错误动作,以致完成不了整个动作。现就几个较常见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