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圆的认识 圆是从一定的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要让学生认识圆的本质,就要通过画圆的实践。教学生画圆,可分三次进行。 第一次,教给学生一般的画圆方法,让学生作画圆的练习,并利用所画的圆,使学生认识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为了使学生理解并能准确叙述半径、直径的概念,可以让他们从圆内的各种线段中,判别出哪些是直径,哪些是半径,如: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教学片断]师:你们会使用圆规吗?生:会!生:只要将圆规的两脚张开,把针尖固定,笔尖旋转一周就能画一个圆。师:好啊!现在,每个同学在本子上任意画一个圆。学生操作画圆,老师巡回指导。师:现在,每个同学把画在纸上的圆剪下来,然后把圆片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学生折叠圆片。师:几条折痕在圆中有什么特点?几条折痕的长度是怎样的?请同学们看书第116页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2)一般用什么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3)在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有什么关系?生:……师:圆的特征很明显。圆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在…  相似文献   

3.
侯桂娜 《新教师》2019,(12):73-75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57~58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辨析、想象等活动发现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会用圆规画圆。2.经历用小棒撑圆、用线段画圆、用圆规画圆的探究活动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想象力。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圆在生活中的应用,感悟数学文化魅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相似文献   

4.
“圆的认识”是学习“圆的周长及面积”一章的基础,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认识圆是轴对称图形,并学会用工具画圆;同时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教学时要力求从直观形象引出课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积极性,将认识引向深入。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操作,解决用圆规画圆这一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5.
圆的认识     
教学目的:1.能区分圆与球体.2.会使用圆规画圆.3.掌握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及半径与直径的关系.4.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教学过程:引入课题.教师提问:“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对于这个司空见惯的问题,学生还不能根据圆的特点准确回答,这就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一、初步认识圆1.教师演示.旋转两头系有小球的毛线,得到圆.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93~94页的内容。【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已经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探索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相似文献   

7.
[教学片断]在学生认识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后,课堂教学进入到第二阶段——画圆。1.圆规画圆法。师:如果让你画个圆,你会怎么画呢?(很多学生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圆规。)师:嗯,圆规是我们画圆的工具。那么你会用圆规画圆吗?(全体学生尝试画圆,在画  相似文献   

8.
<正>一、圆的认识。1.圆是曲线图形,画圆的常用工具是圆规。画圆时,固定的点叫作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圆心可以确定圆的位置。2.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作半径,半径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作直径,直径用字母d表示。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并且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即d=2r或r=d÷2。3.用圆规画圆分三步:一定圆心;二定半径;三画圆周。  相似文献   

9.
叶柱 《辽宁教育》2004,(7):114-117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圆".你已经知道哪些关于圆的知识呢? 生1:我知道了怎样的图形是圆以及画圆的方法. 生2:我认识了圆心、半径和直径,知道半径和直径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知识梳理 (一)圆的认识 1.圆是曲线图形,画圆的常用工具是圆规。画圆时,固定的点叫做网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圆心可以确定圆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叶柱 《辽宁教育》2004,(8):114-117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圆“.你已经知道哪些关于圆的知识呢?   生1:我知道了怎样的图形是圆以及画圆的方法.   生2:我认识了圆心、半径和直径,知道半径和直径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6-58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圆,知道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概念。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探究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合作交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93~97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圆(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3.通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等数学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具准备】圆规、直尺、圆形纸片(没有圆心)、多媒体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93~94页例题及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应用圆的知识解释、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2.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实验课本第九册第158页“圆的认识”,练习三十二第1-6题。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同一个圆内直径长度与半径的关系。 2.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步骤和方法,学会画圆。 3.通过操作直观,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 :九义教材第十一册P10 6— 10 8《圆的认识》  教学目的 :   1 在动手操作、观察与分析、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认识圆 ,初步掌握圆的特征。2 通过在开放式的情境中画圆 ,进一步学习圆的特征 ,学会用圆规画圆。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不断探求事物的本质特征 ,并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 ,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圆的特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法。  教学过程 :  一、认识圆   (一 )发现问题 ,引起探索。   1 圆和以往学过的平面图形比 ,有什么…  相似文献   

17.
卢娟 《考试周刊》2012,(43):58-59
一、背景分析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也是小学阶段最后学习的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再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等方法让学生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接着安排的是用圆规画圆的步骤。在画圆内容之后安排了直径与半径及其关系的教学,最后安排了两个讨论题:1.圆的大小、位置是由什么决定的?2.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该装在哪里?这样编排,  相似文献   

18.
一、知识梳理 1.圆的认识 (1)请你回顾画圆的方法,用圆规画一个半径为1.5cm的圆,并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相似文献   

19.
《圆的周长和面积》是高小算术课本第四册《求积》一章里的重点。这节教材包括四项内容:(一)关于圆的一些基本概念。(二)圆周率的概念,圆的周长的计算法则。(三)圆的面积的计算法则。(四)扇形的认识和扇形面积的计算。其中形成圆周率的概念、求圆面积的法则是教学上的难点。下面谈谈我教这节教材的打算。关于圆的一些基本概念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认识圆,知道什么是圆周、圆心、半径、直径,会用工具画圆。教学的第一步,指出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圆形物体,例如,车轮、钟表面,硬币等,从这些大小不等、材料不同的圆形物体,抽出它们的共同特征,使学生初步树立圆的概念。第二步,给学生看从实际物体抽象成的图形,指导学生认识圆,以及圆心、圆周,半径和直径,使学生知道:圆是指圆周所包围的部分,是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能运用圆规熟练画圆,在画圆的过程中感受圆的特征,理解并掌握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意义。2.在自主猜想、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