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思维 《新闻窗》2007,(1):29-30
自1997年1月1日创刊至今,《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报》)走过了将近十年的岁月,百万多的销量与不俗的口碑,自然使其位尊广州三大报之列(另两大报为《广州日报》和《羊城晚报》);同时《南都报》之所以成为中国都市类报纸中的佼佼者,究其主因,是乎其主流媒体的定位,报纸的  相似文献   

2.
1981年1月4日:《中国青年报》独出心裁,率先在全国首家创办“星期天”刊。 1984年10月:被誉为中国“独一无二”的报纸、发行量曾达900万份的《参考消息》,再次拿出绝招:增加周末版。此前此后,《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报纸也相继增加了“星期天”和“周末”刊。于是:一种新的报样悄然产生了,我暂且称之为“附报”。夹缝里诞生的“特区”何谓“附报”?它相对于正报而言,意即附属于正报的报纸。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的材料表明:全国  相似文献   

3.
今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是家叔戈公振诞生的九十周年,十月二十二日又是他逝世的四十五周年,我特把他在五十多年前写的遗著《英京读书记》整理和发表出来,作为对他的追念! 家叔公振在上海时报工作时,即专心研究新闻学和中国报纸的历史。一九二五年二月,他编的《新闻学撮要》由上海新闻记者联欢会出版;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他著的《中国报学史》,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他当时称新闻学为“报学”,称报纸的历史为“报学史”。如他在一九二六年六月为《中国报学史》写的《自序》一开头就说: 民国十四年夏,国民大学成立,延予讲《中国报学史》。予维报学(Journa-  相似文献   

4.
一、1948—1987年间的报业 在1949年国民党总部正式迁台之前,《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和“中央广播电台”等国民党报系统的新闻机构就有计划地迁至台湾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转接,又创办了不少新的报刊,从而在台湾形成了以三个“中央”为中心的、沿用国民党在大陆实行一整套体制的“党报”体系,牢牢紧跟国民党的思想路线与战略,实行“舆论一律”,并对原有报刊等新闻单位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与整肃,严格控制新闻舆论和与言论自由,在台湾实行了长达36年的“报禁”方略。 《中央日报》1948年11月迁至台湾,并于]949年3月12日在台北续刊。该报一直是国民党中央之喉舌和工具。《中央日报》系统的报纸均属“党报”体系,都为国民党党、政、军部门的机关报。这类报纸主要有:《中央日报》、《台湾新生报》(台湾省政府机关报)、《中华日报》(台北版)、《青年日报》、《忠诚报》、《建国日报》、《金门日报》、《马祖日报》(后5种报均为“军营”报纸),还有台北的《大华晚报》(1950年2月1日创刊)、《中华日报》(台南版)和《新闻晚报》等。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张行业报纸,如何在有限的事业中扩张无限空间,中国水运报经历了近20年的摸爬滚打,特别是近两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才取得初步成效。其主要做法是:把报纸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按照市场化的思路运作。 准确定位市场 在水运这个行业里,与《中国水运报》“争食”的还有《中国航务》周刊、《水运技术》、《港口装卸》、《中国港口》、《中国海事》、《中国远洋报》和《中国交通报·水运周刊》。面对生存的压力和挑战,我们认为《中国水运报》过去的经济状况之所以徘徊不前,是  相似文献   

6.
新经验     
刚要上路就来“加油”新批准公开发行的《中国远洋报》总编考取上岗证据该报6月4日报道:5月23日至29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在北京西山饭店举办了第六期报纸总编辑上岗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地120多家报纸(其中包括国家新闻出版署去年新批准的57家报纸)的总编辑参加了培训。《中国远洋报》作为新批准公开发行的报纸,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王玉梅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报纸总编辑上岗培训结业证书,从而为刚走向全国市场的这张企业报带来新的前进动力。  相似文献   

7.
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1994年6月13日的《中 华第三产业报》。总的感觉是这张报纸品位较高, 可读性强。 这期报纸第8版(《公众评弹》专版)有《对 话圆桌》专栏,刊载了三篇文章:读者祝绪平就该 报5月12日的一篇特稿《中国枪》的五处差错提出 批评,写了《(中国枪)一文有误》的来信;《中 国枪》作者杨民青给该报编辑的信,表示“诚恳地 感谢读者祝绪平的指正”;以“本报编辑部”名义 写的《编者的话》。 《编者的话》写得极为感人:“我们,一群平 均年龄不足30岁的年轻人走到一起来,发誓要办一 张全国一流的报纸。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兴奋、雀  相似文献   

8.
七、《湘省大汉报》《大汉民报》《湘省大汉报》原系湖北同盟会员胡石安主办的《大汉报》的分支。第8期起改名《大汉民报》。是辛亥革命后湖南第一家报纸,主办人为同盟会员杨宗实(华生)。据当时人回忆,报纸创刊于长沙起义的次日。“长沙杨宗实、浏阳雷预,组织《大汉报》,宣传革命意义,发表一切文电,初二即行出版,时人称其敏捷。”(粟戡时:《湖南反正追记》)现存的第3号报纸,为农历九月初六日出版的,可能当时并未能按日出版。报纸系四开单面印刷,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我国报纸“千报一面”,缺少个性和特色,表现在综合报的政治性和政策性(专业报技术性和知识性)有余,而可读性和趣味性不足。如何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困惑各报多年的难题之一。1981年1月4日《中国青年报》率先推出“星期刊”,1984年2月11日《南方日报》又创办“南方周末”,并成为一张独立的报纸,同年10月《参考消息》推出“周末版”。此后至今,全国省级和地市级报纸  相似文献   

10.
半个世纪,久经沧桑。伴随着“二七”大罢工的脚步,一批铁路报纸整整走过了50年的历程。铁路报纸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和光荣传统。1923年爆发的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从工人运动之初,他们就非常注意抓舆论工作。1924年,中国铁路工人有了自己的报纸——《工人周刊》,在早期的中国工人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宣传鼓动作用,曾被誉为“北方劳动界的一颗明星”,在中国铁路新闻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铁道建筑报》(前身为《铁军报》)、《上海铁道报》(前身为《职工通讯》)、《济南铁道报》(前身为《职工报》)、《中原铁道报》(前身为《人民铁路报》)和《人民铁道报》等一些铁路报纸先后创刊。在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充分发挥了动员、组织、鼓舞和激励作用,团结职工群众为铁路中心工作努力奋斗,为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50年来,《济南铁道报》伴随着共和国的前进号角和中国铁路的发展步伐,紧紧围绕企业各个时期的工作部署,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报道。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报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积极推进新闻改革,满腔热情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讴歌广大铁路职工拼搏奉献、开拓进取的动人事谠,导向正确,基调鲜明,努力创造有利于铁路改革与发展的舆论环境,为铁路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广大干部职工的欢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济南铁道报》运输生产报道重点突出,市场营销和企业改革报道力度加大.先进典型报道浓墨重彩,安全和路风报道,铁路两个文明建设的报道常抓常新,被誉为“企业的号角,职工的心声”。愿铁路报纸越办越好,再创佳绩!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人们总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以下简称《察世俗》)看作是中国近代报刊的开端。戈公振先生的《中国报学史》中说:“若在我国而寻求所谓现代的报纸,则自以马六甲所出之《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为最早,时民国前97年(嘉庆二十年)西历1815年8月5日也。”后来人们沿袭了这一说法,如,有的著作把《察世俗》列为“第一批近代化的中文报刊”,把创办这一刊物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米怜作为在中国办报的外国人;有的著作更明确指  相似文献   

12.
裘志伟 《新闻实践》2001,(12):41-42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2001年7月 13日北京申奥成功举国狂欢,14日全国的不少报纸均成了“新闻图片报”。《北京青年报》、《广州日报》、《成都日报》等南北几十家报纸,头版均以巨幅图片并配上大标题出现,浓墨重彩。国内报纸版面这种不约而同采用大图片的布局,是因为文字已无法充分展现普天同庆的豪情,纪录伟大的历史瞬间只有借助摄影力量之需。  相似文献   

13.
企业报点击     
“市政办”作客答疑发表报纸:《建中报》发表日期:2002年4月15日 4月5日《建中报》刊载退休职工黄淮《关于加强生活区食品摊点卫生管理的建议》,该报所在的四川宜宾市市场管理部门(即“市政办”)。认为有责任配合812厂(即《建中》所属公司)卫生管理和防疫部门按《食品卫生法》要求做好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于4月9日出台三项措施,4月15日在(《建中》“回音壁”栏公布,答复了职工的建议。点击:  相似文献   

14.
1897年11月24日,是中国报纸副刊的生日。这一天,《字林沪报》创办了附张《消闲报》。办刊的意义从名称上就能看出来,“既歇息,则闲矣,则当有消闲之法矣。一篇入目,笑慨开,虽非调摄精力之方,要亦可为遣闷排愁之助也”(《释消闲报命名之义》)。后来,娱乐消遣就成了各报创办副刊的宗旨。  相似文献   

15.
在谈此题目之前请看本栏所附三篇报道:报道(一),《中国远洋报》抓住该报总编在国家新闻出版暑举办的全国总编上岗培训班获得结业证书一事,着意宣传,给新近才获准报纸公开发行的报社机体“加了油”,增添了全社向新阶段迈进的信心;报道(二)。《北京铁道报》,早在今年3月初就在“迎50年大庆”旗帜下。更新栏目设置,从而为全年“更上一层楼”树立了明确的目标、具体的工作方向;报道(三),《当代商报》及时抓住因“我驻南使馆被炸”而报社上下同心、群情悲愤之机.立即采取“加印报纸10万份。将义卖收入捐赠遇难记者家属”的举措,将每个人的一时之情化作长期办好报纸的协同之力。“好风凭借力”,好船手自然是  相似文献   

16.
中国第一份为民营经济鼓与呼的报纸——《民营经济报》,2003年1月8日以108版的篇幅创刊。 《民营经济报》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亲自命名,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主办。张德江同志批示:“一定要办好《民营经济报》,使之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阵地,民营企业信息交流的平台,民营企业家学习的良师益友。” 《民营经济报》筹办以来,一直受到民营企业家、工商阶层以及政企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  相似文献   

17.
从张季鸾先生看中国近代的“文人办报”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记《大公报》在续刊之日,就提出“不党”、“不盲”、“不卖”、“不私”的办报方针。在“四不主义”理念下运行的《大公报》纵论中国乃至世界的时事,将民办报纸引导舆论、监督舆论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将成为“社会公器”作为自己不懈努力的目标,把中国报纸“文人议政”的传统推到了一个成熟的阶段。1941年5月15日,《大公报》荣获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最佳外国报纸奖,被国际社会视为东方最优秀的报纸之一。后来张季鸾先生在《本社同人的声明》中说:“中国报原则是文人论政的机关,不是实业机关。这一点可以说中国落后,  相似文献   

18.
《字林沪报》(原名《沪报》),于1897年11月24日(清光绪23年11月1日)增出附张《消闲报》,这就是我国报纸出版的第一个副刊。除刊登少量广告外,主要内容是一些游戏文章、生活小品,它以报纸附张的形式出现,与后来副刊印入原报正张者不同。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报纸起始于何时,一直是新闻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比较流行的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汉朝说,认为早在西汉时期就有具备原始形态报纸性质的“邸报”的出现,根据是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所封立的各个郡国在京城都设有“通奏报”的“邸”.但因无足凭证的古籍记载,所以至今不能肯定.普遍认可的是唐朝说,认为中国原始形态的报纸始见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根据是唐人孙樵所著《经纬集》中的《读开元杂报》,这是关于中国古代报纸的最早记载.最近笔者偶尔临池,发现宋朝拓印的《淳化阁帖》的“历代帝王法帖”中,有关于中国古代报纸“状”和“状报”的较早记载.  相似文献   

20.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美国中文报纸的世界已经颠倒过来了。” 3月26日出版的《纽约时报》用这样语句开头,报道当地几家中文报纸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