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9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进步,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全媒体记者也随之应运而生。在全媒体时代下,要成为全媒体记者,应当充分掌握"全"字诀,笔者针对时代对全媒体记者的需求以及对如何成为全媒体记者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全媒体记者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雪 《新闻知识》2012,(8):12-13
随着媒介融合的必然趋势,全媒体记者的概念也随之扩散到全球新闻界,起初人们将之定义为全才型记者,但经过实践发现,"会写文章,能拍摄,熟练进行电脑、手机制作发布"的所谓全能全才型的记者并不是一把万能钥匙,记者本身疲劳不堪而且收效甚微。于是,研究者纷纷对全媒体记者的定义提出反思,并显示出全媒体记者越来越趋向以"高度的专业素养、高度的团队精神、高度的配合能力"为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越来越多的纸媒读者"转场",迈入了"读屏"时代。本文从全媒体时代党报记者面临的挑战入手,分析了党报记者在全媒体实践中的不足,并提出四点对策,从而提升全媒体时代的职业素养,积极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大潮。  相似文献   

4.
许旷 《新闻前哨》2020,(4):37-38
顺应媒体发展趋势,打造全媒体已经成为传统媒体的共识。从事一线采编工作的传统媒体记者必然要融入全媒体变革,在采写技能、理念、文风及个人素养等各个层面实现全面转型。本文以《湖北日报》2020年省两会"委员通道""代表通道"全媒体传播为例,分析传统媒体为何要向全媒体转型,引导传统媒体记者转变思维方式、开拓新闻视野、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向全媒体顺利转型,实现从"一专"到"多能"。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党报记者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党报记者要在坚守职业道德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利用新媒体优势拓展党报的影响力度,提高党报的宣传效果。本文就新时期党报记者如何向全媒体记者转变展开讨论,提出了全媒体时代党报记者的转型策略,希望能够对党报记者更好的开展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传播进入全媒体时代,记者的角色定位、工作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如何适应新传播形势的变化?如何应对全媒体的挑战?是摆在每个记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全媒体记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开阔眼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在全媒体时代脱颖而出,抓住新机遇。  相似文献   

7.
陈红  林玲  欧健 《新闻世界》2012,(5):131-132
全媒体这一概念近来广泛被业界使用,它也成为了业界的关键词之一。新闻的传播者应该如何改变才能使自己适应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以此来赢得受众?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全媒体记者培养方式逐渐付诸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取得了成功和效果的。但是我们也会在这些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面对全媒体记者培养的热潮,我们是否应该进行冷静的思考,针对问题探讨出全媒体人才培养的合理观念,这是本文的要旨所在。  相似文献   

8.
全媒体时代以“数字化”和“互联网化”为传播手段,对传统记者群体意味着转型期的到来,但许多人把“全媒体记者”理解成“全能型记者”,其实是一个谬论。本文从全媒体时代特点和要求出发,论述全媒体时代记者的角色及职能的变迁,提出迎接全媒体时代挑战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数码技术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给摄影记者职业前景带来危机,也带来向全媒体记者转型的契机,本文从摄影记者向全媒体记者转型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转型的优势,进而探讨转型的途径。本文认为,摄影记者向全媒体记者转型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0.
当前新媒体不断发展壮大,全媒体应运而生。全媒体时代为传统纸媒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的同时,也对纸媒记者提出更高要求。传统纸媒记者如何转型成全媒体记者,已成为传统媒体快速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伍洁 《新闻世界》2020,(3):15-17
当前新媒体不断发展壮大,全媒体应运而生。全媒体时代为传统纸媒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的同时,也对纸媒记者提出更高要求。传统纸媒记者如何转型成全媒体记者,已成为传统媒体快速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使人们逐渐步入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在积极革新和转型,这也对新闻出镜记者提出更高要求。新闻出镜记者必须加强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文章将对全媒体概念进行简单陈述,并分析全媒体视域下新闻出镜记者应具备的素养,并为新闻出镜记者综合素养提升提出一系列参考意见,期望可以有效促进新闻出镜记者发展,从而为中国新闻行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3.
赵亚光 《视听界》2015,(1):66-68
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给人形成这样的错觉:记者的职业门槛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消弭,人人都能当记者。本文通过分析,回击了这一错误认识,并揭示出全媒体记者除了传统记者所需的采访、调查、编辑等基本能力外,在新技术应用、意识、知识积累等多个层面所要达到的新要求,为媒体融合背景下全媒体记者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参照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全媒体时代跑线记者转型为专家型记者的重要性,及跑线记者将自己塑造成为专家型记者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栗平 《新闻爱好者》2012,(11):53-54
本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全媒体记者的培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我国教学型大学新闻学教育的核心进行了研究,认为在以教学为主的大学当中,新闻学教育的核心无疑是教会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精练的语言(文字、声像),还原完完全全的事实真相;高校在教学上应该"术"、"学"并重,在打造专业核心的基础上拓展多重能力和思维深度,并应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打造全媒体记者。  相似文献   

16.
全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行业呈现出多元化整合发展趋势,海量数据及相关信息在全媒体技术的引导过程中实现了迅速传播。作为新时期的媒体记者,应当意识到自身工作面临的良好机遇和转型挑战。为进一步探究记者转型方面的相关问题,本文立足于全媒体传播视野,对记者转型及升级发展进行集中探讨。  相似文献   

17.
孙素芳 《新闻世界》2012,(10):56-58
当前,全媒体和全民记者时代的来临,给电视新闻记者带来了挑战。社会转型期的媒介环境当中,如何做好地方电视新闻记者,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周万钧 《新闻世界》2013,(7):125-126
【摘要】传统报纸行业面对各类新兴媒体的挑战,纷纷加快数字化转型,试水全媒体战略,传统报业向全媒体拓展转型已成大势所趋。全媒体的特质,对媒体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媒体时代需要适应全媒体特质的全能记者。  相似文献   

19.
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那么媒体的从业人员是不是就"顺天应人"地成为全媒体记者?本文作者认为这是一个很深的误解。全媒体记者的概念可以有,全媒体人才也可以有,但真正的核心记者队伍一定是专业的。事实上,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一个记者要成为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的全才并不现实。在全国一些中小广播电视台步履维艰的情况下,近几年秦皇岛广播电视台的经营收入却一直逆势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广播和电视作为两大业务部门相对独立运行,保持了两个专业队伍的相对独立性,从而保持了两个主体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闻竞争的日益加剧,传统媒体纷纷转型为全媒体新闻集团,在此背景下,对总部发展起着重要促进和补充作用的驻站记者成为抢占市场的重要环节。人才作为第一竞争力,全媒体背景下对驻站记者的能力建设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