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论市场经济条件下舆论监督的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略论市场经济条件下舆论监督的难点及对策蔡守苏(本栏责任编辑:邓俊)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不要开展新闻舆论监督?非但要,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处在发展尚不成熟的阶段,市场运行的法规和秩序还不完善,调节和规范经济关系的社会约束...  相似文献   

2.
舆论监督的难点及对策蔡守苏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不要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答案不容置疑:非但要,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但是,假如作一番冷静的、客观的审视。也许您会发现这样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由于市场经济处在发展尚不成熟的初始阶段,市场运行的法规和秩...  相似文献   

3.
朱百平 《报刊之友》2012,(11):23-25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各级党报要不要进行舆论监督?进行舆论监督能不能有所作为?这是摆在报社全体采编人员,尤其是报社领导阶层面前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一些人片面的认知,党报就是党报,服从命令听指挥就可以了,根本用不着进行舆论监督。就是进行舆论监督,也先天性短腿,难以有所作为等,论述了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既是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需要,也是党报自身发展的需要。论述了当前舆论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症下药,提出了新闻监督要立法、新闻监督要有“度”和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建立舆论监督督办制度等对策。这些对策,对各级党报开展和改善舆论监督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开展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职责。《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要加强热点问题引导和舆论监督,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和热情。”这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对舆论监督工作非但不能削弱,相反还应大力加强。那么,怎样加强舆论监督力度呢?我感到以下几点应切实注意。一、把握好舆论导向。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这…  相似文献   

5.
朱百平 《今传媒》2012,(11):23-25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各级党报要不要进行舆论监督?进行舆论监督能不能有所作为?这是摆在报社全体采编人员,尤其是报社领导阶层面前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一些人片面的认知,党报就是党报,服从命令听指挥就可以了,根本用不着进行舆论监督。就是进行舆论监督,也先天性短腿,难以有所作为等,论述了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既是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需要,也是党报自身发展的需要。论述了当前舆论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症下药,提出了新闻监督要立法、新闻监督要有"度"和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建立舆论监督督办制度等对策。这些对策,对各级党报开展和改善舆论监督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要重视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正确发挥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前,电视舆论监督节目已成为一种独特的电视形式,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好评和关注,拥有较高的收视率和较为稳定的收视群体.其发展主要得益于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环境,但电视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难度在明显增大. 复杂环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与非、美与丑、真与假越来越难以一眼看透,要想正确地运用舆论监督干预生活,对电视媒体来讲确非易事.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怎样强化舆论监督,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党报应有的作用,提高党报的指导性和可读性?我们在舆论监督工作的实践中体会到,求真、求准、求团结、求实效,是新闻舆论监督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当前应该是新闻舆论监督环境最好的时期。但 整体而言,新闻舆论监督的水准还处于“初级阶段”,离社会发展和现代民主建设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要努力营造有利于新闻舆论监督的外部环境,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创造一个更加民主公开的监督环境 近年来各  相似文献   

10.
党内舆论监督被写入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之中.舆论监督还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一个重要监督制度.然而,党内舆论监督的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地方新闻媒体在党内舆论监督方面显得"痴呆",根源在于新闻媒体的管理体制问题.在现行体制下,地方新闻媒体要搞好党内舆论监督,可以借鉴"吕日周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从石野独特而又坎坷的新闻经历来看,他不仅仅是中国海军陆战队的特种兵,更是中国舆论监督的“特种兵”前几年,我曾读过被称为“中国揭黑记者第一人”的王克勤的事迹,颇为感动;近日,我读到原《南方都市报》政法记者石野的两本书,更觉激动人心!我们搞市场经济,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国家面貌欣欣向荣,日新月异。但无可讳言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利益的多元化,经济行为的复杂性,容易滋生腐败。而我们与腐败斗争的体制性的办法向来缺失,因此传媒监督更显得重要。可是众所周知,当今舆论监督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12.
羿克 《今传媒》2012,(11):23
正主持人语:当今时代是一个完全信息的时代,新媒体不断出现,人们充分享受着沟通的便捷和新闻的自由。但这种自由也是相对的,是受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的。为规范人们的言论自由,舆论监督显得尤为重要。对媒体而言,不仅应该进行舆论监督,还应该受舆论监督,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在当今社会,舆论监督应该如何定位,并在事件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传媒,对党务、政务活动和各级党政机关包括领导工作人员实施的民主监督。从广泛性和透明度意义说,舆论监督有着其他任何形式的监督都不可比拟的自身优势。所谓:“言及乘舆,则天子动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就是舆论监督的力量。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发展民主、加强法制,要维护稳定、反对腐败,都离不开舆论引导,离不开舆论监督。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该怎样接受和支持正确的舆论监督,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对新闻传媒来说,该怎样加强和正确进行舆论监督,提高舆论监督的质量?确乎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舆论监督唐惠虎在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党的重要文献几次提到“舆论监督”。1987年党的一三大报告中,引人注目地使用了“舆论监督”的提法。1993年11月,党的一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体制下舆论监督的思路大连广播电视局宣传管理处处长庄洪昌目前,我国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对此,我们广播电视宣传既需要很好地加强正面引导,又需要更好地进行舆论监督。一、市场经济体制下舆论监督的重点是保证经济建设的有序性我国新闻界有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6.
实行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一项神圣而又光荣的使命。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新形势下,搞好舆论监督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譬如:领导的支持,群众的关心,责任心等。除此之外,我认为还应该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办报纸、搞宣传,一定要讲党性、讲政治、讲大局,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但这并不是说,不能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消极腐败现象进行批评和揭露,不能开展正常的批评报道,不能进行舆论监督。而恰恰相反,在新的形势下,报纸的舆论监督功能非但不能削弱,而且应该进一步加  相似文献   

18.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界谈论最多的热门话题之一。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为了维护党的纪律,必须加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1996年9月26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又要求新闻界:“对消极腐败现象也要进行批评和揭露,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作为一个肩负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的记者,应该充分运用舆论监督这一职能,通过自己的新闻报道影响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舆论监督是否收到效果,暂且抛弃被批评对象故意刁难、指责不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素质的高低。而素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新闻舆论监督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已成为各个媒体的迫切要求,更是摆在党报面前的重要职责和研究课题。开展舆论监督,各个新闻媒体有各自的载体、手段和形式,为了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去年以来,《开封日报》在继续抓好一般性批评报道,努力办好正常的舆论监督栏目外,在运用连续报道形式开展舆论监督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与尝试。  相似文献   

20.
林爱珺 《新闻界》2004,(2):30-31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基本功能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舆论监督在国家的民主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舆论监督的作用发挥得愈正常愈充分,就愈有益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当前新闻舆论监督中,普遍存在题材单调、信息不灵、媒体孤军奋战以致战斗力不强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舆论监督作用的正常发挥。本文从媒体角度出发,对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方法进行研究,以期提高媒体的舆论监督水平,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