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党的报纸与读者究竟是什么关系?传统观点: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后,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意见:报纸也是商品,读者便是上帝。问题是否就这样简单,答案是否就这么泾渭分明,值得讨论。研究报纸与读者的关系,实质就是研究报纸与读者之间依靠什么维持其联系。回顾一下历史,分析一下现状,也许可以获得较为全面的稳定的认识。无产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以前,为什么要办报,毛泽东回答得很干脆:“为了革命”。马克思、恩格斯认  相似文献   

2.
一位从事新闻研究的朋友问我,有人认为,现在的党报正在“边缘化”,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我回答他,我不赞同这种观点。 不同的报纸,功能不同,读者定位不同,报纸风格也不相同。在我国,各种类型的报纸,以推动改革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服务公众为共同目标,组成蔚为壮观、充满活力的报业大军。所谓“党报边缘化”的观点,可能着眼于一种市场现象。目前,晚报、生活类报纸的市场总量比较大,党报的发行量相对比较小。但是,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看一张报纸的影响力,不是单纯看它直接面对的读者的数量。报纸处于社会政治舞台的中心还是边缘,并不完全是发行量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所谓蹝党报边缘化蹞一位从事新闻研究的朋友问我,有人认为,现在的党报正在“边缘化”,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我回答他,我不赞同这种观点。不同的报纸,功能不同,读者定位不同,报纸风格也不相同。在我国,各种类型的报纸,以推动改革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服务公众为共同目标,组成蔚为壮观、充满活力的报业大军。所谓“党报边缘化”的观点,可能着眼于一种市场现象。目前,晚报、生活类报纸的市场总量比较大,党报的发行量相对比较小。但是,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看一张报纸的影响力,不是单纯看它直接面对的读者的数量。报纸处于社会政治舞台的中心还是…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企业报姓“企”,我觉得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报纸,不论哪张报纸都有一定的归属。我说的这归属,就是个性。所以我觉得企业报的副刊就应努力办出个性来,才会得到你的读者的欢迎。读者是报纸的上帝,上帝欢迎了,你的报纸、你的副刊也就办好了。《申新报》创刊至今即将踏上第5个年头了。以前,我们的副刊  相似文献   

5.
巩固核心受众群体强化新闻的差异化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昆 《青年记者》2003,(9):39-40
在新闻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尽管报纸越来越多,报纸越办越厚,报纸名称迥异,但内容却大同小异。这种同质化的竞争,并没有给人们带来信息的多元化,而竞争的结局却是你增版面我降价,在某种程度上虽然是读者受  相似文献   

6.
用什么来评价和衡量总编辑的“政绩”呢?笔者认为,不是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人的“印象”,也不是本社干部职工的“评议”,而是总编辑主持下的那张报纸,群众爱看不爱看,欢迎不欢迎。因此,总编辑应当把报纸质量放在第一位,以主要精力抓这项工作。一般地说,群众对报纸的评价,也就是对总编辑的评价,进而也可以说是对整个报社工作的评价。因为,一张报纸就是一个报社的缩影,通常可以反映出整个报社的工作情况。也就是说,一张报纸是报社领导和各个部门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读者反映办得好的报纸,一般来说,这个报纸的总编辑一定有开拓精  相似文献   

7.
一位从事新闻研究的朋友问我,有人认为,现在的党报正在“边缘化”,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我回答他,我不赞同这种观点。 不同的报纸,功能不同,读者定位不同,报纸风格也不相同。在我国,各种类型的报纸,以推动改革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服务公众为共同目标,组成蔚为壮观、充满活力的报业大军。所谓“党报边缘化”的观点,可能着眼于  相似文献   

8.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这是政党报纸时期所有办报人和阅报人的共识,毋须多言。然而到了商业报时期,评论却失去昔日光彩,在新闻体裁的园地里渐渐难觅踪影。有人认为,商业报作为一种经济独立的职业报刊,其主要职能就是为受众提供尽可能多而全的消息,或者“置观点于客观事实报道中”,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报纸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要突出时效新闻和能引起关注的社会热点信息,同时要从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出发,立足服务,真正为读者提供多种知识和适用信息。就报纸而言,要真正做到靠新闻当家,就要有一批高质量的当家产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下功夫经营好报纸的“看点”,特别是各版的头条和照片的运用。我认为,这个“看点”,就是指每一期报纸的读者爱看之“点”,也就是指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普遍关注度。从当前办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来看,笔者认为,就办特色报而言,起码要抓好以下“四个一”工程。要…  相似文献   

10.
对商家来说,客户就是“上帝”。对报纸而言,同样如此,只是这个“上帝”是读者。客户是报业核心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是报纸影响力大小的具体体现,也是报纸主要经济来源——广告收入的基础。因此,搞好客户服务、提升客户的忠诚度、留住和吸引客户,是报社生存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1.
有的同志说,服务性报道是近些年新闻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颖的报道“品种”。此话颇有些道理,也符合实际情况。我国新闻界,过去受“左”的思想影响和干扰,把“为读者服务”、“满足读者需要”,都当作资产阶级新闻观点加以批判和否定。因此,相当长一个时期报纸上没有服务性报道,即使有些报道带有服务性的内容,也不敢说成是服务性报道。其实,报纸要为人民服务,也就是为读者服务,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的一个传统。早在一九四五年,《新华日报》有篇社论就明确提出:“为人民提出呼吁和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南京三家都市类报纸营销手段的实证调查发现,传媒促销是一种短效行为,读者购阅报纸最看重的是报纸的内容质量和品牌形象。调查还发现,报纸网站不仅读者接触率偏低,其功能定位与读者的需求也存在明显的错位现象,未能成为促进报纸营销的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13.
一些办报的人曾作过这样的描述:报社卖的是报纸和读者。不错,一张报纸拥有的读者数量直接决定着它的广告份额,也就决定它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读者,被视为办报人的“上帝”。那么如何把“上帝”的目光留住,拉近报纸与读者的距离呢?依笔者之见,以下“四招”不妨可参考一下。  相似文献   

14.
报纸要让读者爱看,这是所有新闻工作者的追求。比起其他一些社会类报纸、文化类报纸,企业报在让读者喜欢上或许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我认为,企业报是给企业职工看的,增强企业报的“平民意识”,是让职工喜欢我们报纸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郭靖 《青年记者》2000,(1):24-25
一张报纸,无论是行业报还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性报纸,要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为目标,实在是难于上青天。但是,这条“蜀道”又是我们创办副刊、企图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的必由之路。在这条道路上,谁走得越好越扎实,谁就将赢得越来越多的读者,谁的前途也就越宽广。也许“满足读者需求”只是一个极限,永远不可能达到最后的胜利,但是逐步接近、靠近我们的“上帝”还是大有文章可做  相似文献   

16.
报纸是为读者办的,是办给读者看的。所谓总编辑的“读者意识”,就是作为一名报纸工作总设计师、总决策人在安排采编业务时应该具有的、以读者为最终服务对象,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以使报纸这一新闻媒介在读者心目中发挥出最佳传播效果的一种观点。也就是说,要有在“编辑工作中时刻想着读者”的使  相似文献   

17.
阎文满 《青年记者》2007,(14):64-65
厚报时代的来临对报纸版面的革新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契机和空间。业界人士普遍认识到,要想在争夺受众中获胜,不仅要在新闻本身的质量上下工夫,还必须高度重视报纸的“第一眼效应”,那就是报纸版面的个性化比拼。如今读者大多是在“五步三秒”中选购报纸,林林总总的报纸挤在报摊中,版面设计“抢眼”的无疑会赢得读者,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18.
杨钰 《新闻采编》2003,(4):45-46
在商界 ,经营者把顾客比作上帝。推而言之 ,办报人的上帝就是读者。一张报纸办得好与差 ,要看它的读者群多还是少。一般来说 ,报纸办得好 ,读者就多 ;办得不好 ,读者就少。读者多与少 ,读者面大与小 ,是衡量报纸办得好与差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一张报纸读者根本不愿意看 ,那就失去了办报的意义。报纸是靠编采人员办的。要想办好一张报纸 ,必须要有一支好的编采队伍。编采人员的政治素养、业务素质、新闻敏感、观察事物的能力以及深入实际生活的程度 ,都直接影响着报纸的质量 ,影响到发行。因此说 ,一张报纸有没有可读性 ,读者愿不愿意看 ,直…  相似文献   

19.
如果明天出报,邱继臣一定要在今天夜里《战友报》印出来的第一刻看到它,不管这个时间是晚上12点,还是凌晨两点。将已经校改过四五遍的报纸再读一遍,发现没有错误,他才能睡下。这样做,不完全是为了避免差错,他说,他是把这张报纸当成了生命。他的办报法——“打准结合点,让不同的读者都有看点” 来报社之前,邱继臣做了十几年理论工作,养成了探究本质的思维习惯。1998年到任战友报社社长,他首先要把握的就是这份报纸的定位,因为定位是任何一个媒体生存的理由和运转的起点。“当好军区党委的喉舌,当好基层官兵的益友”,这是他朴素但准确的概括。他说,他的“窍门”就是抓住两者的结合点,让不同的读者都找到自己的看点,特别是让战士喜读爱看。 尽管他说许多事都是相通的,但他还是把南京政治学院  相似文献   

20.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新形势下,如何使我们的新闻报道更加吸引读者,这是关系到报纸生死存亡的大事。今年以来,《邯郸日报》刊登的《知心大姐》专栏受到读者的欢迎,不少读者来信说:“知心大姐像一双万能的手,能解开心中的千千结。”“知心大姐像一个小宝库,很多问题可以从那里找到答案。”“知心大姐是群众的主心骨,一天不见心中就会失望好大一阵子。” 透过群众对《知心大姐》专栏的赞誉,我悟出这样一个道理:要办好报纸,编采人员必须树立浓厚的读者意识。所谓读者意识,就是要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事事处处为读者着想,千方百计为读者服务,真正让“读者就是上帝”的思想在头脑中扎根。下面是我编辑《知心大姐》专栏的体会。 摸着群众的脉搏搞报道 所谓“摸着群众的脉搏报道”,就是说她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