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中学语文教材里,鲁迅作品出现的篇次较多.鲁迅的作品也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多年来,在鲁迅作品的教学上过份强调其政治思想意义,这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意识的提高,我们对鲁迅作品的教学应采取多元的开放意识,尽可能的从多个角度来解读鲁迅作品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2.
鲁迅作品的反封建不仅涉及外在的制度文化,更指向了人的内在心灵和思想意识。解读鲁迅作品,应从表层的制度文化转向深层的思想意识,从外部的批判转向内部的反省,从对社会的反叛转向对自我心灵的更新。鲁迅作品的反封建具有超越时代、超越政治的永恒魅力,不仅不会带来社会的动乱,反而会从更深层面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鲁迅作品文本解读都是中学语文教学难点,同时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对文本解读都围绕主题思想与段落章节分析,并没有回归文学文本分析.由此先分析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鲁迅作品编排现状,从中可以看出语文核心素养下部编版语文教材鲁迅作品文本价值取向,其一借助文本深挖鲁迅作品人文情怀,其二结合文本多方位展现鲁迅作品特色.最后从语文核心要素围...  相似文献   

4.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和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但由于历史原因和教师的陈旧解读,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接受程度不容乐观。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应该从温情和关爱的角度入手,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走进鲁迅、理解鲁迅。  相似文献   

5.
“本期关注”今期刊发三篇文章,关注两个问题:一个是鲁迅作品的教学处理问题,一个是课文解读如何掌握度的问题。鲁迅作品进出教材,现在成了社会热点,本刊是语文专业期刊,我们还是关心在现有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遇到了什么困难,该如何想办法克服这些困难。张正平老师的文章,比较客观全面地探寻了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困境的原因,值得大家参考。朱小闯老师的文章,认为造成现在对鲁迅作品的曲解,缘由在于对其作品的过度解读。文章延伸出一个问题:如何解读文学作品才是适合的度?这是一个难题。洪方煜老师的文章,主要是给大家一个讨论的样本:这样对鲁迅作品的解读,是过度了呢,还是适合度呢?  相似文献   

6.
刘妍 《考试周刊》2013,(51):38-39
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当前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难教、难学的困境,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造成鲁迅作品教学困境的原因是什么呢?从外部的文化语境看,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经济体制转型期,文学迅速由中心走向边缘,精英文化急速衰退,世俗化特征日益明显。从鲁迅作品教学内部看,从选文到主题解读、从教学指导思想到具体教学方法等各方面都存在严重的缺陷。从鲁迅作品本身看,鲁迅作品之难当然还难在鲁迅文章的本身之难以读懂。要走出这一困境,中学语文鲁迅作品的教学应进行个性化、多元化解读;系统性、整体性教学;根据课文的不同文体特点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7.
鲁迅作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因此中学老师在教学鲁迅作品的时候要关注对鲁迅自身的解读,让学生对鲁迅有兴趣,用鲁迅的作品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思想走向深邃:首先强调"人"的鲁迅的一面,鲁迅是人,不是神,教师要把他从神坛拉下来,还原为人;其次强调"思想者"的鲁迅的一面,突出了解他的"立人精神"。通过对他鲁迅自身经历的介绍,对文本新的解读和联系现实等方法,引导学生真正从心底去接近鲁迅、喜欢鲁迅、尊敬鲁迅。  相似文献   

8.
鲁迅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数量较多,对青少年影响很大。长期以来,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对鲁迅作品教学存在解读的概念化、模式化现象,导致中学生对阅读鲁迅作品兴趣不高。在美国,鲁迅作品也作为中学生的学习内容,他们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为此,本文对中美两国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的差异作了比较,并对改进我国鲁迅作品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鲁迅作品的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点,但当下中学语文课堂中鲁迅作品的教学却存在着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在鲁迅作品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教学中适当介绍鲁迅所生活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充分发掘鲁迅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和语言魅力,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多元化解读,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中学语文鲁迅作品的教学,从而提高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毛慧霞 《考试周刊》2011,(79):46-47
作者就初中鲁迅作品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己对鲁迅先生及其作品的了解,引导学生从多元和个性两个方面解读鲁迅作品。  相似文献   

11.
鲁迅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数量较多,对青少年影响很大。长期以来,在中学语文教学实际中对鲁迅作品教学存在解读的概念化、模式化现象,导致中学生对阅读鲁迅作品兴趣不高。在美国,鲁迅作品也作为中学生的学习内容,但美国鲁迅作品在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运用和练习的设计等方面与我国存在较大的差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鲁迅作品教学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高中是我们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时期,教材中很多作品都是出自名师大家之手,鲁迅先生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思想研究、文学批评等对于中国的文学史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鲁迅作品是高中语文课堂中一颗光芒耀眼的明珠,本文主要对鲁迅先生在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作品进行解读,以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鲁迅先生做出稍有裨益的探索。一、明确鲁迅作品教学的目的与要求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进一  相似文献   

13.
鲁迅是中国文化一个无法绕开的制高点,青少年学习他的作品意义重大。语文教师在承担"普及鲁迅"任务时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还原一个真实、完整的鲁迅 对鲁迅作品的主题进行多元化解读 完善鲁迅作品教学的系统性 加强与鲁迅研究者的合作 丰富鲁迅作品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中华民族现代文化宝贵的精神遗产,鲁迅作品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肩负着继承、弘扬鲁迅精神及其思想的重要使命。为改变当前鲁迅作品难教、难学的现状,总结、交流鲁迅作品教学经验,探索鲁迅作品教学规律。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经过两年的筹备工作。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和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将在2009年联合主办“第四届鲁迅论坛暨全国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评优活动”。欢迎全国教育科研单位,初中、高中学校,以及教师个人踊跃参加。  相似文献   

15.
温情解读鲁迅,发现挖掘鲁迅的童性、人性,使鲁迅作品贴合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内心。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作品在近半个世纪一直被初中语文教材收录。鲁迅作品在文学界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学习鲁迅的作品能够从根本升华其阅读的能力。然而,学生对于鲁迅的作品总是抱以情绪,抵触阅读学习等,认为鲁迅的文章枯燥、无味,不容易理解,从而使得鲁迅作品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对此,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将难点作为突破点,作为整合解读鲁迅作品的新途径,进而引导学生感受鲁迅作品的内涵,升华语文阅读。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背景下的文本解读——对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红丽  易灿辉 《文教资料》2008,(30):131-132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鲁迅作品的解读存在着极大的误区.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讲解鲁迅作品时应注意以下方面:注意鲁迅作品教学的阶段性和动态生成性;联系实际生活:处理好"一课一得"与作品所体现的"国民性"的关系:处理好鲁迅作品的深刻性与真实的鲁迅的关系.期望广大的语文教师能有所受益.  相似文献   

18.
蒋祺 《教学月刊》2007,(4):14-16
鲁迅作品的多义性和生成性特质与接受主体的生活经验、认知结构、审美需求、接受水平的复杂性,决定了鲁迅作品的解读不可能一次性完成。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难教难学是不争的事实。教鲁迅作品应该教什么?我以为应当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语言;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情感;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思想。下面笔者就以教学《白莽作(孩儿塔)序》为例,谈谈对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教师要理解鲁迅作品对当代青年成长的教育意义,帮助青年更深刻地领悟鲁迅作品思想的博大精深,从宏观上揭示鲁迅作品对青年成长的启迪和教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