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坍缩的宇宙     
高运强 《科技风》2012,(17):188
哈勃定律和2011年天体物理学家测定,星体加速远离,从而证明宇宙加速膨胀,其实,加速远离,证明宇宙在坍缩.地球不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不是银河系的中心,银河系不是宇宙的中心……总之,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相对宇宙中心,视野圈内前面的星体受到引力大,以极大的加速度、速度远离地球,而地球后面的星体又被加速落在后面.以地球为观察点,星体加速远离,光谱显示红移,一整个宇宙或宇宙中心为观察点,整个宇宙在坍缩.如果处在膨胀期,宇宙外围星体引力势能大,速度动能小,内围膨胀的惯性动能大,视野圈内形成挤压,光谱显示蓝移,宇宙在膨胀.  相似文献   

2.
宇宙资源是一个大自然的客观存在。宇宙间一些天体的活动对地球所造成的危害也是一个客观存在。而地球上一些物质结构的变化及其物理运动,往往自然而然地在利用着宇宙能源,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宇宙智慧生命的孤灯? 地球是不是宇宙生命的孤岛?是不是一盏宇宙智慧生命的孤灯?地球以外还有外星人吗?这是几百年来科学家探索的难题,也是公众关注的长盛不衰的热点。最近,美国科学家使用哈勃空间望远镜,在太阳系以外  相似文献   

4.
揭示宇宙的奥秘,到宇宙去生活,是人们长期以来的一个愿望。对此,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令人神往的设想,“宇宙岛”便是其一。地球悬于太空中,是一个巨大的椭圆形球体。特殊的优越条件,使几百万种生物能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科学家们正是以地球为蓝本,设计了一座“宇宙岛”。它是一个直径500米的空心巨球,球的内壁有住宅、树林、河流等。  相似文献   

5.
把从地球角度观察地球存在的“地震现象”变换为从宇宙角度来观察,得到的观察结果反映;“地震现象”与地球存在的板块运动没有任何联系,而是与地球(宇宙状态下)生成(质量与能量)过程相联系,与地球(宇宙状态下)存在的吸积能量过程具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宇宙》     
<正>地球之外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有多大?会不会有那么一天,火星被地球化,成为人类永久居住的另一颗行星?宇宙中,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遍布陨坑,为何地球能幸免于难?人们到底是生活在一个永远膨胀的宇宙中,还是生活在一个无限循环的宇宙中?是否有来自遥远文明的陌生飞船曾在地球上方盘旋,被亮闪闪的蜻蜓、懒洋洋的爬行动物、长啸的灵长类动物或惊讶的人类观察到?  相似文献   

7.
在地球历史上,恐龙曾是一个强盛的物种,但是它们依然没有走出地球半步,就在6500万年前一次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故中灭绝了。如果恐龙拥有火箭技术,无论它们的躯体多么笨重,这些怪兽们也会成功地躲避降临在地球上的灭顶之灾,发展到今天,宇宙太空中可能已经遍布它们的踪迹。因此,如果让恐龙再统治一次地球,它们一定不会只顾着发展暴走猛掠的狩猎本领,而会腾出时间与精力来好好研究一下如何逃离这个并不怎么安全的地球。显然,作为宇宙中一颗脆弱的蓝色行星,地球将永远无法摆脱络绎不绝的宇宙灾难。人类如何避免重蹈恐龙的覆辙、在宇宙危难中平安…  相似文献   

8.
从古到今,人类发现的飞碟现象就是宇宙间这许许多多真实现象之一。现在,地球上的文明已达到了较高的程度,但是否地球文明在宇宙间就是独一无二呢?宇宙间任何天体,只要条件适合,就可能产生原始生命,并逐渐进化到高级生物,因此,地球以及地球人在宇宙间并不占有特殊的地位。在飞碟  相似文献   

9.
从幻想到"现实"最近宇宙开发者或宇宙迷们频繁使用"地球化"一词,大众传媒也在科学专栏里将它作为一个课题讨论。那么"地球化"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所谓"地球化",是指改造不适合生物生存的非地球天体的环境,使之变成像我们地球这样舒适的巨大环境工程。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地球虽然身为宇宙的一员, 但在浩瀚的宇宙中却显得孤傲不群,像一座孤独飘零的岛屿。不要说它诞生了宇宙中极为罕见的智慧生命(而这样的生命在宇宙中其他地方却难以生存),就是它上面的物质形态特别的与众不同。地球上司空见惯的物质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在宇宙中却极为罕见,物质第四态——等离子态,是  相似文献   

11.
宇宙尘埃的疑案相对于巨大的太阳和地球,我们人体实在是渺小。不过,太阳、地球却是积聚了大量更微小的尘埃后形成的,这一点科学家已经确定无疑。而且,科学家还根据宇宙中元素的含量,推测出形成太阳这样的恒星、地球这样的行星的尘  相似文献   

12.
读者互动     
2009年07期江严读者问:如果地球上的水失去地球的引力,会散到宇宙中吗?以何种形式存在?我认为如果地球上的水失去地球的引力,将会散到宇宙中去。地球上的水之所以附着在地球表面上随着地球的自转而做圆周运动,是因为水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正是由地球与水之间的万有引力所提供的。如果地球上的水失去地球引力(也即是地球上的水失去了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的话,那么地球上的水将做离心运动,水因地球的自转而被“抛”出地球,散失到宇宙中。  相似文献   

13.
地球是否是生命的惟一摇篮?宇宙中是否还存在着其它生命乃至智慧生物?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以前认为:地球上生命的爆发主要是由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独特位置决定的,而在宇宙苛刻的环境中,不太可能存在生命。但现在,一些特殊的地球生命形式的陆续发现正改变着人们的看法。这些生命几乎都是微生物,它们生活的环境非常恶劣,有的甚至不逊于宇宙环境,而一旦它们离开这些极端环境往往就不能生存,这一类微生物被称为  相似文献   

14.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会认为地球很大很大,但太阳却是地球的一百万倍,而比太阳还大的恒星在宇宙中更是不值一提,这样一来,宇宙中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会让人觉得是一个无比庞大的数字,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可见物质只是宇宙中极少的一部分,暗物质是一种理论上有,但至今未发现的物质,是可见物质的3倍,而其余的一大部分都是暗能量,那么暗能量又是什么呢?暗能量也是根据理论推导出来的,由于宇宙在不断膨胀,所以必须有一个强大的能量才能办到,这个  相似文献   

15.
正多年来,人们从未停止寻找外星生命。不管它们只是些渺小的微生物也好,或是样貌奇异的丑八怪也好,都将使我们对我们身处的地球以及奇妙的宇宙世界有更深的理解。这些宇宙生命的存在与传播不仅能证明我们在浩瀚宇宙中并不孤单,也能让我们了解地球的生命到底从何而来。泛种论假说泛种论是19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假说,该假说认为地球生命源于太空,外星生命可能搭乘彗星或陨石,穿越宇宙,扩散到我们的地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大爆炸理论,极早期的宇宙可看作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均匀物质,温度极高,密度极大,并以很大的速度膨胀着。在1929年,天文学家哈勃也表明,宇宙正在膨胀,是一种全空间的膨胀。在任何一点的观测者都会看到完全一样的膨胀,任何星系都以它为中心四面散开,越远的星系间彼此散开的速度越大。有了这个认识前提,我们就可以测量地球与宇宙中心的距离了。测量地球离宇宙中心的距离,我们就要测出现如今的地球是以多大的速度在散开的(远离宇宙爆炸中心的瞬时速度)。我们可以假设这个速度数值是Vy(km/h),现在我们还不清楚它有多大。其次,我们还要知道宇…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人类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浩渺无垠的宇宙.宇宙是一个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时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最早是从地球开始的,再从地球扩展到太阳系.太阳系所占的空间直径约有120亿千米.比太阳系更大的是银河系,银河系的直径有10万光年.在银河系里,大大小小的恒星有1 000多亿颗.银河系还不算很大,现今已发现10亿多个和银河系同样庞大的恒星系统,我们叫它"河外星系".所有的河外星系又构成更为庞大的总星系.总星系同样在宇宙中也只不过占了一个微不足道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地外生命痕迹的不断发现,与外星人进行星际交际和信息交流的问题,自然就摆在我们地球人的面前.要进行这些活动,首先遇到的无疑是语言问题.由于地外文明与地球文明迥然不同,地球人的一切传统语言可能对外星人都不适用.因此,地球人和外星人需要一种双方都能理解的语言作为星际交流的工具.科学家们称这一种语言为"宇宙语言".其中人造宇宙语言是当今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课题,目前已经研究较为深入的几种人造宇宙语言是:数学语言、图象语言和音乐语言.  相似文献   

19.
在整个宇宙当中,温度无处不在。无论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也无论是在赤热的太阳上还是在阴冷的冥王星上。正因为宇宙中各行星的冷热不同,才决定着生命存在与否。当然,在莫大的宇宙中,只要位置适当,生命是完全可以存在的。地球就是典型一例。温度是分子平均功能的标志,它决定一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天文学家使用哈勃太空望远镜首次精确测量了地球与宇宙中最古老天体系统之一——球状星团NGC 6397的距离。最新测量表明,134亿岁"高龄"的NGC 6397距离地球7800光年。7800光年意味着什么?银河系直径为10万光年,地球距离银河系中心2.6万光年。从银河系或宇宙尺度来看,NGC 6397算得上是地球在银河系的一位近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