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善、美的统一——评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莎士比亚的文学遗产中,诗歌创作具有特殊的意义,内涵时代精神与民主精华。莎士比亚的诗歌,保存到现在的有叙事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Venus and Adonis)、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其作品既呈现了人文主义情怀,又体现了莎士比亚对传统基督教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文试图通过莎士比亚悲剧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的考察,进一步理解莎士比亚独特的艺术视角.莎士比亚在思想内涵上汲取了基督教文化精华的同时,在艺术形式上也继承了基督教经典圣经的艺术精华.体现在借鉴圣经中的叙述结构,人物原型,意象等几方面.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探讨更加深化对莎比亚戏剧的认识,从而丰富读者们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早年创作的几首杂诗《情女怨》、《爱情的礼赞》、《乐曲杂咏》、《凤凰和斑鸠》,至今很少有人论及。莎士比亚首先是作为一个诗人走上文坛的,他早期的诗歌创作对他以后的戏剧有着深刻的影响。从内容上看,莎士比亚的几首杂诗与他早期的喜剧创作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十四行诗和长篇叙事诗《维纳斯与阿都尼》、《鲁克丽丝受辱记》也有着许多相似的情节母题,有的甚至可以理解为《维纳斯与阿都尼》的构思习作和练笔提纲;在语言风格上也与他以后的作品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4.
一莎士比亚是世界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他除了创作三十七部无韵体诗剧外,还写了两首长篇叙事诗《维纳斯与阿都尼》和《鲁克丽丝受辱记》与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这些诗歌是莎士比亚创作第一时期的重要作品,也是莎士比亚全部创作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5.
通过《李尔王》中人物的激烈冲突体现了莎士比亚在基督教及人文主义关照下的人性观。文章深入剖析剧本深层的隐含意义,解读圣经以及人文主义思想对莎士比亚的影响。首先,简要介绍人性中兽性的渊源,然后对两类人物形象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揭示莎士比亚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文主义信仰者的莎士比亚,几乎在他的每一部剧作中都高举人文主义的伟大旗帜。但在他后期的传奇剧中,因为对社会现实的厌倦和失望,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则不可避免的幻灭了。《暴风雨》作为莎士比亚晚年传奇剧的代表作,体现的正是莎士比亚幻灭的人文主义理想。在这个作品中莎士比亚寄希望于超自然因素和宽恕思想来解决社会矛盾,正是其人文主义理想幻灭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莎士比亚与基督教──从《威尼斯商人》说开去陈惇莎士比亚的创作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杰作,同时,其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莎士比亚是一个真正的教徒;他一生中许多事情与基督教有关。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是,在莎学研究中,人们往往较...  相似文献   

8.
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莎士比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主义关于人的观念是在基督教教义肯定人的价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圣经》是希伯来文学的总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对欧洲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影响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之一。处在基督教文化大背景下和信奉基督教家庭的小环境中的莎士比亚,继承了基督教教义中益于人类的合理成分,同时溶入了新的时代内容,终于成为属于所有世纪的伟大作家。  相似文献   

9.
作为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灌注着一种人文主义精神。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正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特征。分析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特征,能使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莎士比亚作品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0.
蒋倩 《外国语文》2021,(2):35-44
莎士比亚在他的许多剧作中直接或间接地书写英国的瘟疫.《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关于瘟疫起源的叙事,既来自于基督教的神谴论,又蕴含了人文主义精神.剧中关于瘟疫应对措施的叙事,既强调早期现代英国世俗统治者的隔离政策,又从精神领域强调基督教的忏悔祷告.基督教会,尤其是激进清教徒对当局的隔离政策既有反对又有妥协.剧中瘟疫叙事所体现的...  相似文献   

11.
张华 《双语学习》2007,(11M):209-209
《维纳斯诞生》是波提切利的名作,其中人物的体态和衣纹表现十分出色,同时饱满的构图强调了一种深刻的内涵和装饰性,再现了长诗《吉奥斯特纳》中维纳斯的形象,完美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审美理想。同时波提切利在这位忧郁哀婉的美丽女性身上寄寓了他的人文主义理想,也用她的形象解释这种美学观念:美是不生不灭的永恒。  相似文献   

12.
《奥赛罗》揭示了人文主义思想具有内在的矛盾,具有脆弱性和局限性,体现了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深刻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同时他也没有丧失对人文主义理想的希望。  相似文献   

13.
莎士比亚的伟大不仅在于他卓尔不凡的艺术想象力,更在于他观察社会文化现象的独特视角。叙事诗《鲁克丽丝受辱记》将人物的视觉思维作为切入点来表现当时社会文化思维模式对人文主义思想的禁锢,具有丰富的认知心理学阐释空间。在当时语境下,视觉至上的心理模式蒙蔽了世人的双眼,对于事实要么视而不见,要么眼见为实;视觉与身份建构,特别是女性的身份认同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以《鲁克丽丝受辱记》人物的视觉认知来阐释其所承载的文化心理,可以深入认知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4.
关于莎士比亚的妇女观是新型的人文主义说,几乎已成公论。但是,无论是从他的戏剧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关于家庭主妇的观念,还是关于寡妇以及少女的观念,都明显地反映出他那与基督教文化精神和教会世界观一脉相承的等级、秩序、和谐的思想观念,因此,莎士比亚的妇女观在本质上并不是人文主义的,而是传统的教会封建主义的。  相似文献   

15.
西方学者在论及莎剧前后期作品的巨大差异时,注意到莎士比亚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的针砭乃至反驳,我国国内学术界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只强调莎氏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对希腊精神的继承性,忽略了莎士比亚作品内涵的复杂性和多义性。现从基督教文化视角审读莎士比亚,以世俗人本意识和宗教人本意识的融合,重述其作品的独特魅力,使西方经典作家作品的重读呈现出新意。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人物塑造上分析贯穿在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基督教情怀.在<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将人文主义理想与基督教情怀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文学艺术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无不闪耀着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辉,同时也凸现出基督教情怀.  相似文献   

17.
哈姆雷特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里的主人公,是莎士比亚所创造的最伟大的人文主义者之一。他的多才多艺,他的反抗封建暴政的斗争,他的悲伤,都淋漓尽致的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特点和当时人文主义的发展趋势。所以我们说哈姆雷特是一个伟大的人文主义者。  相似文献   

18.
莎士比亚的思想、创作既是人文主义的又是宗教的.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一种"基督教悲剧",更多地体现了原罪、忏悔和救赎等宗教观念,他四大悲剧作品之一<麦克白>,就很好地阐释了原罪意识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和悲剧.  相似文献   

19.
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体现出的人文主义作了初步的探讨,他的154首十四行诗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思想体现在他献给友人及爱人的颂歌中,也体现在他对人类艺术及爱情的赞美中,其人文主义思想反映了他对人类的热爱,对人的本性——真、善、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莎士比亚在《亨利四世》、《威尼斯商人》、《哈姆莱特》中对《圣经》典故的援用,认为,莎剧深受《圣经》所体现的基督教文明的影响,对《圣经》典故的巧妙援用,对于增强莎剧戏剧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人物个性化,使作品具有深邃的文化底蕴都起到了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