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线条是绘画中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一个基本要素.作为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无论是原始的人类,还是每个人的童年,都选择线条作为造型的最初方式.东西方画家都十分注重以线造型,用线会意.从东方的绘画艺术到西方的抽象主义,线条都是艺术形式重要的载体,它的地位不可撼动.  相似文献   

2.
德国画家保罗说过,用一根线条去散步。一句话道出了线条在绘画中的重要性。线,又称线条,是一种存在于现实生活或者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形态要素,由于它们往往是和形、体、色、光等视觉感受同时并存的,所以,造型观念中的线,往往和视觉上的概括提炼与抽象相联系,然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又必须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造的实践去训练。无论是西方的油画,还是中国的传统国画,线条都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西方绘画讲求块面造型,但在作品中也不乏线条的灵动跳跃。中国绘画更是注重以线造型,古人早就总结出了生动活泼,变化无穷的十八描,来阐述线条在中国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线条之美     
莽彤 《考试周刊》2012,(17):27-28
线条,是存在于现实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视觉形象要素.是艺术作品中造型的基本元素之一。本文通过实例从东西方绘画中的线条、平面与立体设计中的线条、生活中的线条三方面阐述了线条带给我们的美感。  相似文献   

4.
中国画以线为造型手段,是中国传统绘画最基本的风格特点。这是由中国的传统文化、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等因素决定的,与西方或其他画种线条表达的涵义有所不同。我们在阐述中国绘画的用笔、抒情达意及画家个人风格时,都涉及到作为媒介的线条问题,线条对造型、达意具有重大意义,并且产生特别显著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5.
赵琼 《考试周刊》2010,(36):60-61
手绘线条图像是人们最为常见、最通俗的绘画表达方式,在中西方绘画中,它是一切造型的基础。但要对初中生讲述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并让他们能够形象的理解且熟练地运用,教师是要动一番脑筋的。本文作者以《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这节课的教学实例,阐明线条在美术中是最浅显最易掌握的"白话文"  相似文献   

6.
东西方绘画在线条运用上存在着异同,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不断加深,两种绘画线条呈现出融合与互补的趋势。从中国画中线条运用注重表现情感、富于韵律美,西方绘画中线条运用注重表现理性、强调实体美,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线条运用的融合与互补三个方面对中西绘画中的线条进行了考辨和分析,探讨绘画线条的运用技巧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用线造型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从古代原始洞窟壁画到儿童作画的第一笔都是从线条开始的。其实自然界中没有线只有真实的空间,可以说线条又是极为抽象的东西,他可以脱离形象本身而单独成为审美要素。在绘画的历史长河中,中西方早期的绘画都是以造型为主,用色彩叠加的方法出现画面的构成感,形成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因此探索线条与画面的构成关系和线构成的视觉语言转换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线条是绘画构成的重要语言媒介,线条的起源与发展彰显了绘画的审美趋向和文化选择。作为中国画造型核心构成元素的线条,展示了中国画形成的哲学理念和视觉习惯;作为中国画意象造型手段的线条,其本身所包含的意象美即是对中国画意象造型的印证。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的绘画最初都是在轮廓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是西方绘画更多的是追求客观真实感,而我国的绘画除有严谨的客观造型外,在写意传神方面更为突出.在我国绘画史上,线描人物画就是最先成熟的一个画科.它以线作为最基本的物象造型,以笔墨直取,画家笔下的人物神态自然,生动概括,线条回旋有力,个性张扬、简洁概括而又变化无穷,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审美特色的线描人物画.  相似文献   

10.
不论是在中国美术作品中,还是西方绘画中,线条都是最基础的、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绘画语言。线条是绘画的主体部分,能够将美术课的内涵与精髓体现出来。而在低年级的美术课教学中,需要对学生最基本的技能进行训练,也就是通过线的造型训练,培养学生美术素养。在美术作品中,不论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线都是表达作品思想的重要方法,因此需要通过适当的线条教学来培养学生一定的美术功底。  相似文献   

11.
张丽 《少年世界》2013,(4):22-24
线条是最简单的造型语汇,所有孩子的第一笔绘画都是由线条来表现的。线条又是最高级的造型语汇,德国艺术家保岁克利有句名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道出了线条的本质在于它的情感意味。  相似文献   

12.
赵韶梅 《学周刊C版》2010,(2):132-132
线奈在绘画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从状物再现到抒发情绪的表现性.从具象的写实性到抽象的写意性上,无不体现着线条的艺术魅力.线条及线条美是中西方绘画艺术的重要媒介和审美因素。但是由于东西方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的不同.东西方绘画用线在审美感受上也有所不同:东方绘画中的线条.注重表现情感,富于韵律感和装饰美,追求天人合一的意境;西方绘画中的线条.则具有较强的理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刘雷 《华章》2013,(31)
素描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是最古老的艺术语言,在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艺术形式。而线条是素描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在素描绘画中,线条是最主要的造型因素,线条并不是单调的,因其具有的主观能动性,而使其千变万化,在绘画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一席。本文将简单的针对素描绘画艺术中线条的运用进行阐述,来分析线条在素描绘画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中西方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在中国,通过线条和水墨表达神韵,往往追求意象、写意。而西方则更重视写实,是对事物原型的逼真再现,造型手段也不同于中国的线条和水墨,往往以光线的明暗,色彩等为主。这样的差异尤其表现在中国的山水画与西方的风景画之间,艺术手法的不同,绘画方式的不同,所呈现的空间表现也迥异。  相似文献   

15.
线是绘画重要的造型因素之一。由于中西文化精神和艺术观念的差异,使得中西传统绘画对于线的认识与运用呈现出迥异的风格特点。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条在写形状物的同时。更有抒情达意的追求,它是主体与客体有机交融的产物,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反映。西方传统绘画的线条是建立在对形体空间的科学分析与认识基础上的,是对客体的理性再现。它自始至终贯穿着理性的精神。表现出主体受物理时空的制约,同客体始终处于相对立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解构线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国霞 《池州师专学报》2007,21(2):79-80,91
文章论述了线条在中西绘画的经典作品中所显现的审美作用和意义。并通过线条美在中西绘画中表现的分析。认为中西绘画中所运用线条造型的方法、手段不同,但在艺术效果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指出绘画艺术并不是用了线条。就会有线条的美感;只要运用的恰当、生动、富有变化,能表现出对象外部特征或内在气质即可谓美的线条。  相似文献   

17.
周宏 《成才之路》2012,(17):57-57
线条是绘画的重要造型语言。画家笔下的线条往往包含着艺术家的丰富情感,以及对所表现物象的理解。在美术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对比分析、尝试运用来认识中国画线条的作用和表现,充分地感受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8.
绘画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运用线条、色彩、造型和构图,依据一定的法则进行搭配组合完成传达精神内涵的任务.绘画中的线条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我们所说的线条只不过是形体与形体,色块与色块会合的地方,是我们想象力在他们之间创造出来的可视语言.在长期的美术发展中,"线条"作为美术家创作形象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造型语言,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越来越显示出丰富的表现力及艺术美感,并有"线条是绘画的灵魂"之称.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画种。关于对造型的认识,水墨写意人物画一直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随着西方绘画的引进,中国绘画在绘画造型观念上产生改变,西方绘画的造型艺术与中国绘画造型方法相融合,丰富了中国画的画面效果。这种造型观念的改变,使中国画坛上出现了不同的绘画风格。水墨人物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绘画艺术的优秀成分,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条艺术与中国古典的哲学思想、创作原则、意象造型、审美情趣有着万缕千丝的联系,这就使得"线条"在中国绘画艺术中变得尤其重要,因而由线条引申出来的笔法、笔墨,则成为艺术家们不断追求的精粹所在.正由于这多种合力,才促成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线性结构独立品格和个性特征.不论是在中国绘画还是现代平面设计中,线条都以其独立的符号语言特性傲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