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国家的汉字是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也是 我们汉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写好汉字,传承汉字文化,是 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面对当前农村学生对汉字书写不重 视,书写潦草、错别字多等问题,我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汉字在中国有着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汉字在我国人民的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有过伟大的贡献,它对于我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有着深广的影响。随着中国越来越强盛,很多西方国家也都开始学习汉字,甚至很多外国大、中、小学都开设了汉字课。而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汉字却写得很不合乎要求,关键问题就是对汉字的间架结构掌握得不准确。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我在思想上写字时只求速度,不求质量。结果必然是很不理想。这是我应该加倍努力改进的地方。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课堂上,老师和家长总是说我:“不管是学习还是纪律都很好,但就是这个汉字,你难道就改不过…  相似文献   

3.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字,它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与气质,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象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可以说,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汉字. 然而,汉字书写在20世纪急速滑向低谷.据调查,85.20%的被调查者认为,全民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当我们欣然陶醉科学技术之赐时,蓦然回首,才发现我们的书写能力正在退化,我们日常生活中与传统文化联系的纽带正在断裂.三千多年的汉字书写,传承到现在居然也成了"文化乡愁".  相似文献   

4.
《集宁师专学报》2018,(5):85-88
汉字文化圈曾经包括中国、朝鲜、日本和越南,我们把三国在汉字基础上形成的文字称为"汉字型文字"。由于历史、地理以及其他因素的限制,汉字的传播路径主要是向东和向南两条。向东主要传到朝鲜和日本,向南传播到越南。汉字在三国的传播及三国对汉字的接受程度各不相同。朝鲜和日本在仿造汉字书写民族语言之后,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字;但是越南的"喃字",本质上仍是汉字的简单仿造。今天弘扬汉语汉字文化,必须要从中吸取经验:保证自身强大,保持文化先进。  相似文献   

5.
错别字Bye bye     
2月22日睛汉字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它记载着中国的历史,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每天和汉字打交道,可当我们翻看自己的作业本时,也能发现不少的错别字。在我们与汉字交往的过程中,发现错别字很泛滥。大街上、招牌上、手机上、报刊上、电视广告上都会出现错别字,有形近字混淆的,有同音字代替的……  相似文献   

6.
规范汉字简化应从小学抓起詹继东写错别字是一个带普遍性的社会现象,以笔者的姓氏──“詹”字为例,一些传播媒体,把“詹”好写成“占”姓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队伍中的常有人滥用简化字或使用错别字,如有的把“蛋”字写成“旦”字,把“油”字写成“尤”字,把机器的...  相似文献   

7.
读懂汉字     
高远 《新读写》2010,(4):20-21
通过文章,我们能看到小作者对汉字及其背后所蕴藏的中华文化的喜爱与认知,他用朴实的语言说明汉字文化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重要缩影,而读懂汉字就是读懂中国。在书写被忽略的信息时代,写得一手好字常被认为是难能可贵的,让我们学习小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共同把汉字文明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8.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见证。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其实就是汉字书写演变的历史,无论是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小篆,还是隶(八分)、草书、行书、楷书,它们对中国文化的诠释深刻而周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博雅而细腻。因此写好汉字是对新时期每一个中国人传承我国几千年优秀文化遗产的考验与要求,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教学生写好汉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那么,如何做才能让孩子们写好汉字呢?  相似文献   

9.
错别字现象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纠正错别字的行动一直在进行,但效果甚微。站在汉字自身的角度解析错别字现象,消解错别字,是一种全新的角度和方法。站在汉字自身的角度解析错别字,有对汉字演变历史的追溯、对汉字构造思维的还原、对汉字审美情趣的解读等途径,这些途径彰显了历史的"真",张扬了民族的"智",渲染了中国的"情",使孩子们认识了汉字的根,知道了汉字的源,从而在最终消灭了错别字的同时,更亲近了祖国的传统文化,提升了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国情感。  相似文献   

10.
错别字现象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纠正错别字的行动一直在进行,但效果甚微。站在汉字自身的角度解析错别字现象,消解错别字。是一种全新的角度和方法。站在汉字自身的角度解析错别字,有对汉字演变历史的追溯、对汉字构造思维的还原、对汉字审美情趣的解读等途径,这些途径彰显了历史的“真”,张扬了民族的“智”,渲染了中国的“情”,使孩子们认识了汉字的根,知道了汉字的源,从而在最终消灭了错别字的同时,更亲近了祖国的传统文化,提升了孩子们的审关情趣.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国情感。  相似文献   

11.
汉字的传播有着悠久的历史,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汉字的传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当代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更多的人开始学习汉字,在文化日益兴盛的今天,汉字传播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但是汉字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2.
朱刚焄 《文教资料》2013,(16):16-18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汉族祖先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虽然目前我们还很难断定它产生于何时,但从出土的三千年以前的商代甲骨文来看,它已是一种较为成熟、较为发达的文字,由此推断,它必然出现在商代以前的夏代,或更早一些。因为目前多数文字家都认为汉字起源于图画,从它产生到现在大约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所以可以根据目前为止地下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符号与青铜器族徽探求汉字的起源。  相似文献   

13.
黄蝶晖 《天津教育》2023,(5):120-122
<正>书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也是中国十大国粹之首。作为书法载体的汉字,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朋友,我们天天都要和它打交道,所以在低年段,孩子们认识汉字,写好汉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信息传达得准确无误,使接受信息的人(阅读者)不至于模棱两可或不知所云,书写的汉字必须清楚、准确,没有错字或别字。由于汉字笔画繁多,结构复杂,音同形似的字又多,所以,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人们不自觉地偶尔写点错别字,那也是在所难免。当然,尽量不写错别字,特别是在紧要的地方不能出现错别字,这是应该做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  相似文献   

15.
汉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一颗熠熠发光的明珠。三千多年来,它为人类精神财富、物质财富的记录、保存、传播有着不司磨灭的功勋。 但是,长期以来,在汉字使用过程中,常常发生一些问题。错别字泛滥就是突出有一个方面。例如:“全国各地人民涌(蛹)跃参加学雷锋活动”(中央电视台一九九○年三月八日新闻联播)等。  相似文献   

16.
有趣的汉字     
课时:1课时课型:造型、表现教学设计理念: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书写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载负着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同时生发出书法、篆刻等独特的艺术形式。汉字从形成体系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三千  相似文献   

17.
我爱汉字     
<正>我爱汉字,因为学会它以后就可以读书、写字、看报纸了。汉字有许多同音字、形近字,它们或者音相同或者形相似,弄不好很有可能会写错别字,那么怎样记住这些字呢?听听我的秘诀吧!  相似文献   

18.
汉字英雄     
正一笔一画书写方块字,一朝一夕领略文化之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电视节目引发一轮汉字热,在此,我们也摆出"汉字英雄"擂台,邀请你一试身手!小编上周末逛街"shopping",结果职业习惯"作祟",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找起了各种店招、广告上的错别字。虽然要买的东西都没买到,但是找到一大堆"文字bug",成就感还是"杠杠滴"!现在小编来考考各位——你们能在一分钟之内找出下面店招、广告里的所有错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是这一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有着丰富的内涵,它的每一笔一画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诸如造字当时的文化思潮,社会发展状况、经济活动等。汉字也是世界上最稳定的文字体系,历经数千年仍在现实中被广泛使用并不断发扬光大,经过历代书法家的努力,汉字书法已成为高尚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5,(A4):30-31
在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汉字认知与书写能力越来越差。尤其是在汉字书写方面表现最突出,写错别字、笔顺错误现象更是屡见不鲜。鉴于此,项目小组对"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语英雄"等汉字类节目中出现的错别字现象进行了较大规模、较为系统的调查分析,对其中各个参赛者书写错别字的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学生自身、学校老师、社会环境及汉字自身特点等主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让人们更好地运用汉字,增强汉字规范书写的意识,重视汉字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