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邯郸市高校师生关系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认为现阶段邯郸市高校师生关系现状基本健康,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师生之间交流意愿较强,然而实际频率不高;师生交往关系不密切,高校教师并不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师生之间交流渴望良师益友式的关系,情感交流方面不够;师生之间基本互相满意,但彼此之间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导致以上状况的原因:学生因素是主要原因,环境因素是外在原因,学校领导对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平时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江西省高校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分析出目前江西高校师生关系没有出现严重异化,但也并非十分和谐。师生间的交流意愿较强烈但实际交往频率不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较低;交流内容较单一,情感交流少;师生能相互尊重,但角色期待和客观现实之间存在不小差距。大部分学生和教师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环境各方面的影响,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因素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高校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社会在高校的缩影,它不仅能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而且在提高和改善师生生活状态的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调查研究显示,目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一些不和谐之处:高校师生关系的和谐度不高;高校师生之间存在不和谐的教学关系、人际关系和心理关系。影响高校师生关系和谐的主要因素分别是:社会因素、学校因素、老师因素、学生因素。  相似文献   

4.
师生关系是高校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高校师生之间的和谐问题不仅关系到高校校园的和谐与稳定,而且更关系到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乃至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只有深刻地了解了高校不够和谐师生关系的表现及原因,才能有效地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对不够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的表现及原因的剖析,让更多的师生能够更好的搞好关系,促进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河南省7所高校1600名本科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师生关系总体上比较满意,但也存在师生交流地位不平等、教师素质认可度较低、师生缺少价值契合点、师生关系趋于功利化、师生沟通距离在拉大等问题。师生双方地位、教师素质、价值取向、信任关系和沟通交流是影响高校师生关系满意度的基本因素,基于此,创新地构建了"双核心-五因素"模式高校师生关系,并提出了提升高校师生关系满意度的可行对策:树立师生"双主体"高教观;德法并施,力促师生民主平等;提倡大爱,营造互信互爱文化;科学评价,重构高教价值理念;培育师资,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拓宽平台,增进师生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6.
高校师生关系是个体关系中重要的关系,不仅影响到学生的专业学习,甚至关乎他们对幸福的追求。网络教学平台中的使用,为高校师生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原因就在于它符合现代师生的网络使用习惯,并为师生交流提供多元化交流载体和多渠道的沟通方式。如能积极使用,可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久为诟病的高校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7.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在琐碎的教育管理中,由于师生之间沟通不畅、互动不力以及了解不够等原因,常常会导致师生之间产生隔阂,形成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如果能够放下身段,以平等的姿态面对学生,真正走进学生心灵,一定能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8.
师生关系是大学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大学师生之间的和谐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校园的和谐与稳定,更关系到大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但目前,在我国众多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师生关系不和谐现象,师生冲突时有发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认真分析这种不和谐产生的原因,继而构建一种平等互动、民主和谐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9.
高校师生间的交流是优化师生关系、实现大学教育价值的基本手段和重要保证。目前我国各大高校普遍存在师生交流缺失的情况。这一现象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语境的构建存在问题。高校师生在交流话题的偏好、双方关系的倾向和交流媒介的选择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影响了师生交流语境的构建。因此,师生双方应拓展交流话题,营造和谐氛围,丰富话语方式,构建对双方交流有利的语境,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姜彩芬 《广西教育》2010,(21):29-31
随着各地大学城的崛起,大学城高校师生关系日渐受到关注。本次调查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当前广州大学城师生关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调查表明目前大学城高校普遍存在师生间交流与沟通时间与机会少、师生交往不密切、师生关系淡漠等情况,要形成和谐融洽的大学城高校师生关系除了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