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基础不牢,文明水准下降,夯实大学生思想道德基础理应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传统文化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德育思想,具有非常高的德育价值。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德育元素,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加强自身修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规格的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高校德育面临实效日益缺失的困境,传统文化做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与形式,在隐性教育方式相结合的基础上,对于高校德育实效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传统文化隐性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传统文化与隐性教育这两者的自身特点,本文主要从教育主体、教育载体和教育内容三个方面来构建新时期高校德育中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路径体系。  相似文献   

3.
依托中国传统文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传统文化为依托来增强实效性,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品位。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高校德育中应充分发掘儒家德育思想的现实价值。传统文化德育价值的实现应遵循辩证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采用传统文化进教材、进第一课堂、进第二课堂、进社会实践等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二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起到相辅相成、共融共进的作用。一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树德育人的理念、内容、方法,对现代德育依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另一方面,德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目的,需要借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典型案例和育人思想,进行有效传播和宣传。以潍坊工商职业学院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为例,将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工作中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的发展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和总结,以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文章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的现实必要性,并以先秦诸子思想为例,管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德育资源的丰富性,最后对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的路径进行了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6.
论主体性德育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我国高校德育的发展历程,有两个方面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一是前苏联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一是中国封建历史中积淀下来的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念。由于这种影响使高校德育形成了强调统一性、消解差异性的教育目标,形成了以简单说教为主的教育方式和政治为中心的教育内容。如果说前苏联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影响是阶段性的,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社会轻个人的价值观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影响则是持久性的。它构成了我国高校德育价值观的文化基础。中国古代传统的教育价值观,是以儒家教育思想为指导而形成的,其突出表现是政治—…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我国对于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重视,以高校教育改革为核心,将德育课程改革纳为重要部分,是为了在培养高技能应用人才的前提下,打破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以高校德育教育为基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对于高校德育的指导,探索高校德育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与路径。  相似文献   

8.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高校德育文化资源开发必须坚持德育理论和德育实际结合的指导思想,走出误区,从传统德育文化、中国现代德育文化和西方德育文化中不断挖掘、整理和创新德育文化资源,探索一条既能学习西方经验,又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之路.  相似文献   

9.
以传统节日文化为载体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资源.从定义“德育日历”的内涵入手,通过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德育元素,探讨了以“德育日历”为载体的高校德育模式的实施路径,在此基础上,以清明节为例,具体设计、演绎了“德育日历”的实施过程,以传统节日文化的形式赋予了高校德育新的内涵,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从文化视角创新和发展高校德育是德育的内在要求。当前高校德育目标明确,但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内容丰富,但人文精神渗透有所忽视;方法多样,但针对性实效性有待提高。文化视域下高校德育的基本特征和要求是,其文化价值的内涵和重要性愈益凸显,须更加注重价值引领;文化育人愈发关键,须更加注重人格塑造;文化发展愈发重要,须更加注重大学文化建设。要从增强高校德育的文化自觉、提升高校德育的文化内涵、拓展高校德育的文化资源、丰富高校德育的文化载体等方面探索高校德育创新和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高校德育自身具有的独特文化属性,标明其根本旨归在于通过文化的价值功能启发人、发展人和成长人。"人的文化性存在"不但是高校德育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构成了它的逻辑终点。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使得作为社会主导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德育自然成为社会实现文化控制与规训的途径与工具,表现为:一是参与再制了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价值取向,延续了社会对个体德性问题进行控制的传统;二是从规训机制分析,现代社会控制或权力规训机制具有"全景敞视"特征;三是参与了影响现代人道德发展的"生存心态"的文化再制。在合理承认高校德育社会控制功能的基本前提下,还应唤醒高校德育的文化自觉意识,积极探寻高校德育跳脱文化再制的可能路径:警惕社会不良文化的侵袭;促成个体道德知识的解放;重视积极道德教育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高校90后学生群体的出现和传统德育模式的缺陷决定了德育模式向德育文化模式方面转变;高校德育文化建设必须注重文化自觉,增强德育文化的调控力;德育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将国学精粹结合现时代需求进行现代性转换,并积极寻求与异质文化的文化共性。  相似文献   

13.
高校德育与微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微文化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要通过转变传统德育方式、丰富德育内容以及引导学生的文明健康上网和完善微文化监督管理机制等措施来促进高校德育与微文化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高校德育工作为研究背景,针对传统文化的融入对策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文章首先阐述了树立高校德育工作中传统文化地融入的基本原则,在对其详细分析后提出建立高校德育工作中传统文化地融入的渠道和途径,并针对如何塑造具备传统文化观念和素质的高校德育工作骨干队伍提出了具体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在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对策上提供一些参考,引导高校做好德育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工作,同时也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其他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晓婧  陈永红 《文教资料》2009,(21):184-186
目前,高校德育面临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强烈冲击,时代文化对于高校德育的影响与高校德育一元主导和多样发展的失衡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问题.面对当今时代文化的冲击,高校德育应该予以有效的措施来面对.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将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融入到高校育人工作当中,能够促进历史的发展,满足社会进步的要求。高校在育人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导,增强动态管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状况,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高校要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拓展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渠道,增强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促进中华文化德育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将中华民族之优秀传统文化纳入高校德育,可以提高德育质量,实现高校教育的人文本质回归。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对新形势下的高校德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应积极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并融入高校德育教育系统,实现高校德育教育与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互动共赢。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探索高校德育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文化入手,在指出高校传统德育文化弊端的基础上,阐述了高校德育工作之系统性及德育:工作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等拙见,以探索出一条改革创新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是今天高校德育可资借鉴的重要思想资源.认识儒家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在高校德育中融入的依据,把握其与高校德育契合的内容,有效利用其融入高校德育的途径,是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既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德育的重要形式.其富有人生哲理的神话寓言、抒发情怀与理想的诗词歌赋、彰显人格魅力的伟岸身影、蕴含励志的动人事迹,这些无不在提供丰富德育思想的同时,也给高校学生的德育带来了多样的文化形式.传统文化与隐性教育方式的结合研究,在新时期的高校德育中以期能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