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宇宙的含义简单地说,宇宙是由各种形态的天体物质组成,有“有限”和“无限”之说。宇宙有限,依据是一种“宇宙大爆炸”的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所以是有限的;宇宙无限,依据的是一种哲学观,它告诉我们:天外有天,宇宙之大是难以穷尽的。这种哲学观对“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质问常常让人哑口无言——如果宇宙是有限的,那么宇宙之外是什么?由于人们对宇宙认识的局限,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已延续了几个世纪,看来还会继续下去。在我国古代,人们把空间称为“宇”,把时间称为“宙”,即所谓“上下左右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一般来说,我…  相似文献   

2.
《科学中国人》2008,(5):104
中国人认为: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即所有的时间和空间的总称。以太空探索为主导的科技革命浪潮,已经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迁,而为了揭示宇宙的形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以及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人类为探索宇宙奋斗了数千年。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大科技》2002年第11期卷首刊登了一位读者对2002年第2期一篇关于宇宙边界问题的质疑,我也想谈谈对“有限无界”的理解。 宇宙包括空间和时间,说它“有限”指大小有限,而“无界”则可能是这样:宇宙在边缘由于空间连续扭曲而使物体只能像行星一样沿着轨道运行,并且时间也同样因被扭曲而具有奇妙的性质,以致不允许物体脱离到边缘之外,所以地球这个类比模型太粗糙,因为它没有涉及到时间限制。这里为什么要有时间限制呢?有两点论据:第一,时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空间的扭曲同样会影响到时间;第二,我们的宇宙中具有无数超级复…  相似文献   

4.
曲元春先生的《对相对论的几点质疑》( 2 0 0 0年第 5期 ) ,不失为国内难得见到的挑战、批评相对论的好文章 ,虽然表述上有一些瑕疵。《发明与革新》敢于刊发此文足见主编的胆识和眼力。本文试对曲先生论及的“同时性的相对性”,补充一些批评性意见。时间和空间 ,是宇宙万物包括人在内的基本存在形式。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 ,基本而又平常 ,日常生活中天天要用、人人都用、处处在用。作为一个跨入“高度文明的”2 1世纪的人若对时间和空间没有一个起码的了解 ,似有枉来世上一遭之嫌。时间与空间的观念 ,对于自然科学也十分基本而又重要。近年…  相似文献   

5.
宇宙的本质     
了解宇宙的本质,得先明白时间与空间,这两种力量的交错形成了时空。首先时间是什么?它是一切活动所经历过程的指标,其反映的本质是变化,可以说一切物质中的粒子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因此时间体现了运动,然而我们所观测的宇宙是不连续的,物体每个动作禁锢在空间片上,时间则串连在空间片上,但对于任何一台摄像录制机来说,  相似文献   

6.
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可以说,天地大宇宙,人体小宇宙。“天人合一”观是中医独有的理论,即把人和宇宙合起来统一探索它们的共性,通过研究自然环境的变化来指导中医临床的诊治。一、“天人合一”观的理论根据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万物之生长、发展、运动、变化,都是气的作用。人之所以有生命活动,同样也是由于气的活动而维持的。宇宙形成之际,一气分阴阳,清阳上升则为天,浊气下降则为地。天在上,地在下,人生活于中间。人生来就禀受了天地之性,从而在生理结构和功能上与天地相通。《黄帝内经》说:“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  相似文献   

7.
天文古生态学是天文学和古生态学远缘杂交的产物,它运用天文学的理论、方法和观测资料来从事古生态学研究,它主要探讨天文环境因素与古生物之相互关系,特别着重研究天文因素的古生态效应,例如:(1)古生物生长节律性与地球自转的关系(“古生物钟”);(2)起新星爆发与古树木年轮的关系;(3)宇宙环境变化对古生物演化的影响;(4)古生物灭绝的天文原因;等等。由于“空间圈”、“宇宙圈”概念的提出,建立了由“宇宙圈”、“空间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组成的地球环境大系统,进入将地球与宇宙空间结合起来研究的新阶段,必将引起地球科学(包括古生态学)的又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7,(5)
目的:通过推导和分析,寻求万有引力的成因。方法:根据万有引力及牛顿第二定律公式,推导万有引力常数的相关因素。结果:通过推导分析,万有引力常数与空间体积变化的加速度成正比关系。结论:根据分析和推导,我们可以发现一种万有引力的成因,万有引力是由于空间体积的加速度缩小而产生,也即在空间体积的加速度缩小作用下,空间产生了重力场,物质之间产生了相互吸引的作用;同时物体间并不都是相互吸引,在物体所处空间体积发生加速增大时,物体周围产生时空变化呈凸面形,物体间将产生相互推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赖仲达 《大众科技》2012,14(4):66-68
大爆炸究竟是否符合科学根据,它违反能量守恒吗?宇宙大爆炸是否只是两个平行宇宙膜之间的碰撞?由于时间的无限性,或许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假定大爆炸真的不是宇宙的开端,根据近奇点定理,宇宙必然有一个开端,且一股能量一直保存于这个开端前后,这股能量是真空零点能的来源。宇宙中的时间不过只是能量转换(变换)的过程罢了。钟慢效应依据此解,也只不过是能量的碰撞而已,空间和时间只是两个相对的、却又密不可分的两个有能量体和非能量体罢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时间,秒,只是人的一种定义,它不真实的存在,但它又可以显现出物体运动的过程,但必须有一个参考系作为两物体相对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16大爆炸之初发生了什么?今天,我们已经知道,我们的宇宙并不是无始无终的,而是起源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天文学家观测发现,宇宙一直在膨胀,如果我们逆转宇宙的膨胀,并沿着时间回溯,宇宙就会收缩到一个无限致密的点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大爆炸奇点”。奇点具有一系列奇异的性质,如无限大的物质密度、无限大的压力、无限弯曲的时空等等。此外,在奇点处,一切形式的因果关系都消失了,奇点使我们既不能谈过去,也不能预言未来。有一段时间里,物理学家相信,奇点也许只是数学形式上带来的东西,实际上是可以避免的,如果不用完全对称的几何结构,…  相似文献   

11.
读者互动     
如果我们回到了过去或者到达未来,并且能够改变历史,那么我认为这时我们进了另一个时空,且被改变的历史就是另一时空的时间组合,即字宙不仅有一个单独历史,它还有其他可能发生的历史,每个历史都有自己的概率,这样来看,宇宙会有无穷多个时空!也有人认为是在同一个时空,且时间旅行者不能改变历史,那么时空便是单一的了,这样也就协调了历史。  相似文献   

12.
有限性是康德书的核心概念。海德格尔用有限来指人认知有界限,尤其是指人只有感性直观。相反,康德主要却是一种理念用法——世界在时间与空间上有限或者无限。海氏刻意误读的理由在于:首先,时空的有限或无限均是基于世界概念的推理,而世界的此二义则自相矛盾。对此海氏则用自然世界源于生存世界独特的解决;进一步地,认识之有限也与时空作为直观必须是无限的相矛盾。这通过将时空的无限性回溯到生存的有限来解决。故而海氏以认识的有限性,取代了康德自相矛盾的理念,将认识之有限回溯至生存的有限上,强调人而不再是上帝。  相似文献   

13.
超弦理论告诉我们:我们的宇宙具有10维的空间(而在超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膜理论更是宣称宇宙有11维空间)。我们平常只能感知到空间的三个维度,我们可以上下左右前后移动,也可以在时间维度里向“前”移动,这些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但是那另外的六维空间在哪儿?你找不到,因为它们以“卡-丘”空间的形状蜷缩起来,躲出了我们的视野。应该说,这六维空间目前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型能在计算机上展现出来,也没有一种形状能让所有的物理学家都赞同。唉!宇宙不是那么简单的!它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不得而知。但你可别气馁,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多出来的维卷…  相似文献   

14.
物质和时空     
宇宙有限,但无边界,认为宇宙是自足的,什么也不缺,在无限虚时间里,宇宙处于某种量子态,时空结合成闭合的曲面,就像地球的表面一样,只是多两维,由于某种量子态能量的微小起伏,从北极点开始膨胀,沿纬度周长随时间推进,到达赤道后,开始收缩,终止于南极点、北南两极点,类似奇点,但不奇,有大小(不小于普朗克常数)球面上任何点等效,没有中心,向任何方向直走可回到原点,没有尽头,这样的宇宙似手预先设计了一个模具,把宇宙所有的物质和能量套在一个四维的球面上,有点像按3D打印程序完成的,而且是从外面来观察宇宙,似乎把有限的宇宙放在一个无限的虚拟的时空中。  相似文献   

15.
问题与解答     
如何用圈量子理论来解释宇宙的起源是什么?奇点会是一个普朗克单位那么大体积的一点吗? 现在在解释宇宙起源的理论当中,大爆炸理论是比较占主流地位的一种,它认为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起源于体积很小的一个点,这个点就叫做“奇点”。对奇点的性质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奇点的体积是无限小,密度是无限大,而圈量子理论认为,宇宙中不存在无限小的体积,一个最小的体积单位就是普朗克单位,所以奇点的体积就是10^-99立方厘米。  相似文献   

16.
宇宙中的一切,时刻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变”是绝对的;“不变”则是相对的。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是建立在“光速不变原理”这一基本假设之上的,并由此推论出:光速是宇宙中的“极限速度”。根据这一原理,现代物理学公认,光子的静质量等于零。笔者则认为,宇宙、世界都是物质的,一切物质都有质量。质量是物质存在的标志之一、是物质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光子也是一种物质,它具有动能已被理论和实践所证实。有鉴于上,试问:既然光子的静质量等于零,那么又何以能谈它的动能?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证明:热光源发出的光,其频率…  相似文献   

17.
宇宙是永恒的、对称的、从无到有的和无限回环的。它拥有一个并不复杂的开始,并在一个基本规律的规范下发展至今,它也会在这个规律的制约下走向衰亡。衰亡后的宇宙又将再现它初始时的状态,又再次新一轮宇宙的创生,如此周而复始。 一、虚无的早期宇宙 不同类型的“夸克”充满着宇宙空间,他们按正负组对有序的排列在宇宙空间。正“夸克”具有质量,负“夸克”具有负质量,正负“夸克”质量相抵,因而每组“夸克”均无质量,整个宇宙质量为零。 正“夸克”具引力,正“夸克”之间相互吸引,它体积极其微小,不可再分。负“夸克”具斥力,负“夸克”之间相互排斥,它体积膨大,为不可见弹性体。正、负“夸克”成对组合,其形状就如一个蒲公英的种子,坚实微小的“种实”部分为正“夸克”,庞大虚无的部分为负“夸  相似文献   

18.
杨良孝 《今日科苑》2012,(6):108+110
认为每个物体都拥有其时空体系,任何地方的时空体系是宇宙中所有物体时空体系于该处的综合。星系的时空体系由于受其本身的旋转运动影响而作相应的但并非处处一致的旋转,导致各星球实际的运动速度远小于我们的观察。因此对螺旋星系旋转速度的解释无需暗物质。随着宇宙的膨胀,各星系受其他星系的影响越弱和其独立性越强,实际上速度不变的星系运动体现加速运动的现象。当这种现象超过万有引力的影响时宇宙显现加速膨胀现象。而这也无需暗能量。  相似文献   

19.
﹃ 1917年爱因斯坦把新发现的相对论应用于整个宇宙。当时,科学家坚信宇宙是无限的,是恒定不变的。可是,令爱因斯坦大失所望的是,按照他新发现的等式推测,宇宙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他感到有必要像许多科学家那样,给他的等式加入一个“λ”项,这样宇宙就静止不变了。可是,1929  相似文献   

20.
宇宙场     
宇宙中的物质和物体是宇宙存在的实体,这些实体的运动和变化遵循着一定的规律。离开了实体便不存在宇宙;离开了规律便是不可想象的宇宙。而对这些实体及其运动变化规律起作用的,便是宇宙中的“场”。本文拟就宇宙场的问题作些粗浅的论述。 一、关于社会生落中的场 《辞海》对“场”的其中的一个含义解释为:“辟地以聚人物者皆曰场,如文场、战场、戏场、产盐地曰盐场”。这里,“地”即场地,所在,地方;“以”即可以,能够,达到,使成;“聚”即凝聚,聚集,汇聚,“以聚”,内函存在着一种力;“人物”,即人群和物品;“者”即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