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西尔维娅·普拉斯是20世纪美国自白派诗人的杰出代表,其诗《拉撒路夫人》凭借丰富的暗喻、新奇的意象以及显著的再生意识闻名。在对诗歌的解读中,前人往往忽略了诗人对“复活”和“重生”态度的微妙差异。本文将诗歌中的三种形象抽丝剥茧,再通过文本语境、历史语境与《圣经》掌故的对比叠加,分析普拉斯真正的再生观。  相似文献   

2.
霍俊明的《尴尬的一代——中国70后先锋诗歌》是第一部关于70后诗人/诗歌的研究专著,其主要成就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70后诗人/诗歌的特殊历史语境的分析和描述;二是对70后诗人的整体扫描;三是对70后诗人中的优秀代表进行诗学聚焦,充分地阐述了其诗歌价值和历史地位。总体上说,这本书向读者呈现的是一部70后诗人的影像志。  相似文献   

3.
李海林认为,语文课程的价值就在于它是一种言语智慧教育,这种言语智慧就是语感;语文教学的内容不是义理与知识,而是语意教学、语境教学和语体教学。海林老师的这堂诗歌欣赏裸,赏析的诗歌并不止于教材中的四首中国当代诗。他结合诗人的不同特点,补充了舒婷的《致橡树》《呵,母亲》《惠安女子》《这也是一切》《神女峰》,梁小斌的《雪白的墙》《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彩陶壶》等诗歌。我想。这样做不单是为了拓宽学生的欣赏视野,更重要的是,在海林老师的心里,划分教学单元的依据不是文章因素,而是语境。就"引发学生对诗的兴味"这一点看,这些补充的诗篇与教材中的四首诗都是同一目标下的语境类型。看起来,海林老师的这堂裸很多时候是不求甚  相似文献   

4.
韩东是"第三代诗歌"最具有代表性的旗帜人物,第三代诗歌呈现出反理想、解构崇高、强调个体生命形式和日常生活、重视口语化语言等特征。《记忆》这首诗记叙了一件恋爱往事,篇幅短小,语言口语化,细读之就能通过诗句关系分析出诗人关于逝去爱情的态度。本文将在诗歌语境中分析文本,从语言特色、人物形象和情感意蕴三个方面来逐层解读诗歌。  相似文献   

5.
自2007、2008年《诗选刊》"中国诗歌年代大展"及"90后·90年代出生的诗人作品特辑"问世以来,90后诗人在新诗界频频登场,诗歌界反响强烈而广泛。继《诗选刊》之后,《诗歌月刊》、《诗林》等多家纯诗歌和纯文学刊物,也相继推出了90后诗人专栏和评介。由此可见,90后诗人这个新生代已经全面步入了中国的新诗舞台。他们的加入,为诗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增加了诗坛的活力。与此同时,由于处在成长当中,他们身上也存在着一些有待完善之处。令人欣喜的90后诗歌与诗人"繁而不荣"是当今诗坛存在的一大问题,90后诗歌的加入,犹如雨后入室的清新空气,给诗坛注入了新的活力,虽然并不那么强劲。90后诗人们不但写诗,也积极从诗歌阅读  相似文献   

6.
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玄学派诗人、天主教徒理查德·克拉肖创作了大量玄学诗歌,尤以宗教诗歌最为突出。其诗歌创作灵感大部分来自于《圣经·新约》福音书,以描绘《圣经》中人物意象为主。本文将以诗歌"On the Wounds of Our Crucified Lord"为例,剖析其中的圣经意象以及宗教背景对诗人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送别诗"是表达诗人离情别离的诗歌,古往今来广为传诵,本文通过对两首诗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的意象、情感进行分析归纳,以达到对"送别诗"的深层解读。  相似文献   

8.
黄艳芬 《滁州学院学报》2011,13(1):10-11,24
皖籍"新月派"诗人朱湘以诗歌蜚声于现代文坛,但是他以《中书集》第一辑为代表的散文创作远离启蒙和革命文学语境,侧重个体经历书写和个性描述,风格宁静平和,笔调从容随意,集中体现了他的"文学便只是一种高声的自语"的文艺观。  相似文献   

9.
张枣作为西南诗群中的重要诗人之一,一直致力于诗歌的语言试验,以融合中国古典诗性与源自西方的现代诗歌为创作追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体风格,例如他的早期作品《何人斯》,其诗性品格就非常突出。利用罗曼·雅各布森的"诗性功能"理论、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布拉格派的"前景化"理论等文学理论,对《何人斯》进行文体学层面的解读。在不脱离古典诗歌语境的前提下,分析其具备"现代性"特征的文体技巧。通过文体分析,可以发现其与传统诗歌"历时性"的关联和对传统爱情诗模式的"突破",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作品和作者的心境。  相似文献   

10.
昭通诗人雷平阳在继其诗集《雷平阳诗选》后出版了新诗集《云南记》,并获得了2010年"鲁迅文学奖"。诗集由150首诗组成,分为"蓝"、"流淌"、"隐身术"、"尘土"四卷。现实语境下的当代性书写以及"物态化"的凸显与"意志化"的节制构成了其诗集的主要内容。而有力度的语言以及有策略的书写则构成了其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从题材内容和艺术手法两方面,对《云南记》的创作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沦陷区诗人南星于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诗歌具有很强的共性,它们具有浓厚的古典主义情调,和谐宁静。而“庭院”一词,作为他诗歌中的常用意象,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这些诗歌内部空间的自足与封闭。而作为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特例的《沉忧》则象征着对“庭院内的世界”的突围。它和南星其他诗歌一起,反映着诗人的创作心态和时代语境耐人寻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2018年12月8日,作为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七届中美诗歌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一个环节,"诗人论诗"邀请美国普利策诗歌奖得主泰辛巴·杰斯、中国鲁迅文学奖得主张执浩进行访谈,罗良功教授主持并就诗歌与历史、诗歌的声音、语言实验等方面对两位诗人提问。两位诗人从各自的诗歌创作立场、文化语境、美学实践出发,对诗歌与历史和传统的关系、诗歌声音与个性和集体性、诗歌语言的诗性与实验性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充分展现出中美当代中坚诗人的对话与交流。  相似文献   

13.
时曼丽 《海外英语》2014,(14):206-207
诗人威廉.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先驱,并因其在诗歌中对大自然的大量描绘而被成为"自然诗人"。他的很多诗歌都反映出他对自然的态度。《我们是七个》便是其中的一首,该诗借助"我"与一位八岁小女孩之间的对话,反映其自然观。该文将通过介绍华兹华斯自然观的形成,以卞之琳先生的翻译为中文蓝本,进而探究《我们是七个》中诗人所追求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4.
董春雪 《海外英语》2014,(18):173-174,176
有着"加拿大文学皇后"之称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著名的小说家,诗人。诗歌《移民》是阿特伍德作品中有代表性意义的一篇,通过运用后现代主义视角,对文本《移民》进行分析,最终挖掘出阿特伍德诗歌中二元对立性的主题,最终总结出诗人的写作特点和风格。  相似文献   

15.
唐人编撰的诗歌选集《国秀集》,因其所选诗人绝大多数是盛唐普通诗人,长期以来,对《国秀集》的研究比较薄弱。论文以《国秀集》为研究对象来探讨盛唐普通诗人及其诗歌。“盛唐普通诗人”,因其是“盛唐的”,故其诗歌具有盛唐诗歌的某些特征;又因其是“普通的”,故其诗歌又具有不同于盛唐著名诗人诗歌的地方而具有自己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6.
华兹华斯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有"湖畔诗人"的美称。他一生创作了《抒情歌谣集》(1798、1800,与柯勒律治合作)、《序曲》(1805)等优秀的诗集,留下了多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佳作。在他的诗歌中,诗人把歌颂大自然作为核心,大自然与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一、现代诗的情感性及其教学中的解读现状诗歌最本质的属性是抒情性。古今诗人和评论家都强调诗歌的抒情性: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新月派诗人闻一多、徐志摩等认为情感是比诗的音节这一"外在的质素"更为重要的"质素",是一首诗歌的"灵魂";咱1暂现代派诗人戴望舒也曾说"一个人在梦里泄露潜意识,在诗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美国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诗歌《窗边少妇》评析,分析了威廉斯在诗歌形式和语言上的诗歌创作观。不论是诗人强调"本土"还是"纯语言",其诗歌都呈现出一种简约之美。这种简约之美主要体现在摄影般的透视之美、语言简洁之美、诗歌形象简朴之美及诗行和音步简化之美这几方面。  相似文献   

19.
翟永明的诗歌从关注女性命运开始,揭示了女性生存的命运和本质,以自白式的诗歌话语淋漓地表达情感。而后,诗人逐渐转变自己的话语方式。"超越"是翟永明的关键词,从表达女性意识到将个体经验与历史、现实语境相结合,诗人走向了更为宽阔的诗歌表达领域,在诗歌话语的转变与超越中,不断成熟。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黎巴嫩2017年度"纳吉·阿曼国际文学奖"评选揭晓,安徽省诗人徐春芳荣获该项国际文学奖成就奖。徐春芳已出版诗集《颂歌》《雅歌》,作品被翻译成英语、阿拉伯语等多种文字,并收入《世界诗歌年鉴》(英文版)、《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16卷)》等诗歌作品集。黎巴嫩"纳吉·阿曼国际文学奖"创立于2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