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20世纪40年代,形成了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九叶派”,其中的重要人物穆旦的诗歌深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其突破了中国旧现代主义者的诗学建构,将中国现代诗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本文试图从穆旦与西方现代主义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其对穆旦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穆旦早期的诗歌作品,表现了诗人与世界之间的异己性关系。这种异己性关系是穆旦接受中外现代主义诗歌传统影响的基础。在个人与世界的异己性关系中,穆旦认为个人的存在是自明的,认同了中国现代启蒙思想中的个人观念。这种认同导致了个人真实性的丧失,形成了其诗歌中分裂的自我形象。穆旦的诗歌创作,正是以其早期诗歌中分裂的自我形象及其困境为起点展开的。  相似文献   

3.
卞之琳和穆旦的诗歌创作都曾受过英美现代主义文学领袖T.S.艾略特的影响,但表现却有所不同。卞之琳的诗歌在形式和手法上都借鉴艾略特的同时,明显地表现出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许多审美特征;穆旦的诗歌表面上完全西方化和背离传统,但在其精神内涵和艺术手法上,古典和传统的因素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4.
西南联大学生诗人袁可嘉提出“新诗现代化”、“新的综合传统”、“新诗戏剧化”的主张,同时学生诗人王佐良把诗友穆旦介绍给世界,他们以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新诗创作实际,概括出自己的诗学理论,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对20世纪40年代中国新诗的研究深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主要是T.S.艾略特的“有机综合论”、“艺术转化论”等理论和W.H.奥登的机智、反讽等才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穆旦现代主义诗歌创作的努力与获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他诗歌的艺术内涵与艺术技巧两个方面。其作品中历史意识的呈现、对现代心灵的求索、丰富与丰富的痛苦等艺术内涵,展现的是穆旦诗歌突破传统的精神世界走入现代性的视野的探索过程;其作品戏剧张力的构造、感性与知性的融合、对传统诗意的背弃等创作艺术的追求。则不仅表现了穆旦现代主义诗歌的自觉性与探索精神。而且强化了穆旦诗歌创作的现代性特质。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新诗重要一支的现代主义诗潮经历了发生期、确立期和成熟期,从而完成了一个现代主义诗歌的生成周期;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虽然受到西方现代主义诗潮的影响,但它仍是中国传统诗歌创造性的延伸,具有汉民族的思想内核和现代性的艺术姿态。  相似文献   

7.
中国诗歌中的现代主义潮流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象征派诗是其最初和最主要的表现形态。论文从中国新诗所受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及中国古典的、现代的诗歌影响入手,从纵、横两方面梳理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轨迹。文章认为,40年代的九叶诗派是“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馨儿”,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一座高峰。  相似文献   

8.
论穆旦诗歌中的宗教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旦诗歌中的宗教意识,应该放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本土语境中来看待,它是一个中国诗人在战争带来的残酷生存困境中生成的反应。来自《圣经》和T·S·艾略特等西方现代诗人的影响,对这种反应的具体样式的形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穆旦诗歌中的宗教意识也不能与西方的基督教精神直接等同起来看待,更不是一种内在的生存信仰。  相似文献   

9.
穆旦作为西南联大现代主义诗群中的代表人物,为20世纪40年代的诗坛注入了全新的"现代"诗观。文章从西南联大产生的背景出发,在指出穆旦反传统的诗歌实践的基础上,旨在探讨穆旦对新诗现代经验的开掘。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诗坛上,穆旦是一个受西方现代派诗歌(如艾略特、奥登、叶芝等)影响很深的诗人。“他从现代主义学到的首要一点是:把事物看得深些,复杂些。”(王佐良《谈穆旦的诗》)因此,他的诗比起一般的中国诗人的诗来,就显得难懂一些,但也更耐人寻味一些。他的代表作《赞美》一诗,自从选入中学教材后。一直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在教学中有很多疑惑,学生在学习时更常感一头雾水。本拟从“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三重含义入手解读,兼及一些疑难问题的解释,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诗派,又名“九叶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最有影响的一个新诗流派,具有现代主义的倾向,自觉遵循“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传统”。而穆旦是中国新诗派中流派风格最浓烈且最有成就的诗人,他的诗歌充分体现了中国新诗派的特点。文章力图通过对穆旦的诗歌分析来透视中国新诗派的诗学主张和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12.
谈到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便无法回避其西方背景,而强调西方背景往往又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误解成筒单的移植。本文拟通过对“现代诗”和“现代主义诗”两个概念的清理辨析,希望达到对“现代性”较为准确的认识,从而探索产生于西方现代主义诗潮和中国特殊现代性双重背景之下的中国现代诗中的现代主义诗歌的诗艺追求-即其“中国面孔”。  相似文献   

13.
穆旦不仅是九叶派中最具现代主义倾向的诗人,而且也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杰出的诗人。当然,说他的诗最具现代主义倾向,这是就其整体主导的倾向而言,并不是说他一概排斥中国古典诗歌和现实主义的传统。他毕竟生活在中国,生长在这片具有悠久古典诗歌传统和深厚现实主义的土壤上,不可能不受到来自这两方面的深刻影响。只是这种影响在他的诗中并非以一种直接的方式体现,而显得较为含蓄和曲折。也就是说,穆旦在现代主义诗歌的创作实践中,溶入了现实主义与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穆旦诗作《我歌颂肉体》一诗的解读,并与惠特曼诗歌相比较,探析其诗歌的重要特色之一:智性的思辨色彩。同时,通过对穆旦早期创作道路的了解,分析形成上述创作特色的主要根源——叶芝、艾略特、奥登等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大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穆旦以战争为题材的诗歌塑造了很多的英雄形象。他诗歌中对英雄的评价不同于同时期的其他作品,他是站在个人本位角度把英雄还原为一个真正意义上“人”的存在,着眼于对战争中英雄悲剧处境的刻画,以及对战争非道义的揭示。穆旦这一视角的形成与西方现代派的影响以及自身的人生经历有关。正是这一个性化的写作视角使穆旦的诗歌区别于同时代歌功颂德的篇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穆旦是中国现代名诗人,本通过对穆旦《诗八首》的分析,说明它所包含的异质情感和理性审视对中国现代爱情诗传统的终结意义。同时说明在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营养滋润下,中国现代爱情诗的成熟。  相似文献   

17.
论校园诗人穆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现代主义诗人及其作品在充满现代气息的西南联大与穆旦相遇了,并给他带来了现代的诗学观念。由此他以校园诗人的身份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进行的探索,自觉提出了新诗现代化的主张。他代表了学院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的基本立场,力图在国家权威话语和民间大众话语中保持自己独立的知识分子话语和品格。这种保持使他陷入了无比的痛苦和矛盾之中,作为校园诗人,他以他的痛苦人生推动着中国新诗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对穆旦1975-1976年的诗歌创作进行了回顾,考察了其诗歌主题在自我意识,社会批判,生存疑问等方面的新探索,着重揭示了诗人对动乱岁月里个人悲剧与国家命运的理性思考,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一贯的现代主义创作特色。即:关爱国家民族命运,注重理性超越,勇于借鉴西方现代艺术三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国文学是一种以现实主义思潮为主体的近代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虽然也接受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但这种影响的发展与背景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巨大差距。诗歌的现代主义倾向似乎大于小说与戏剧,故常被人们用来横向比较。然而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则是在思维不到位的前提下问世的,取形似而弃神同,最终只能使我们意识到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对于现代人文意识的主观排斥,严重阻碍了中国诗歌的现代化进程。现代主义,将是21世纪中国文学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朱云 《沧州师专学报》2005,21(4):36-38,41
穆旦是中国最杰出的现代主义诗人.他的现代主义诗歌创作坚持表现生存困境和立足个体生命对历史进行反思,成功地确立了一种有别于古典诗歌的特性,并为新诗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诗歌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