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中国当代诗坛,"中间代诗群"是介于"第三代诗人"与"70后诗人"之间一股不可忽略的中坚力量。他们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诗歌起步于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中间代诗群并不代表一个具体的诗歌运动,而是指一代诗人的写作立场和诗风,代表诗人有安琪、臧棣、伊沙、叶匡政、陈先发、赵丽华、潘维、西渡、桑克等。中间代诗人具有鲜明的写作个性,自觉维护诗歌的独立写作与本真写作,反对诗歌派别之间的对立,对观念写作持否  相似文献   

2.
忠诚     
何鹰 《成才之路》2020,(1):F0003-F0003
回顾2019年,对于我来说,是丰收的一年,我不但在国内外的多家纸质媒体、网络诗歌平台上发表近百首诗歌,还获得诗歌奖。《转换草场》一诗,获得了"中华情诗歌散文联赛"金奖;《忠诚》一诗,获得了"图腾杯"全球情诗大赛的最美情诗奖。趁此机会,我特向发表和留用了我的诗作的《中国诗人》《中国风》等杂志的主编、责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3.
袁勃的诗论     
三十年代中国诗歌会领导的新诗歌运动,培养和造就了一批诗人和诗论家,袁勃就是其中的一个。袁勃(1911——1967),河北省广宗县人。1931年冬,才二十岁的袁勃,就与王亚平等人在北平创办文学刊物《紫微星》,并开始发表诗篇;反对日寇的侵略,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出卖东北的罪行。1932年冬,他参加了中国诗歌会,并与王亚平、曼晴等诗人发起成立中国诗歌会河北分会,编辑出版分会诗刊《新诗歌》。1935年,他在青岛又与王亚平等人编辑大型诗刊《诗歌周刊》和《诗歌条刊》。1936年,在北平编《诗歌  相似文献   

4.
安琪,本名黄江嫔,闽南人。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1995年第四届柔刚诗歌奖得主,“中闻代”代表诗人。曾出版诗集《奔跑的栅栏》《你无法模仿我的生活》《极地之境》等多种,  相似文献   

5.
在四十年代后半期,国统区活跃着一批不同程度地接受了西方象征派、现代派诗歌的影响,在《诗创造》和《中国新诗》两个诗刊上发表诗作的诗人。在这批诗人中,杭约赫(鲁辛之)、辛笛、穆旦(查良铮)、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湜、杜运夔、袁可嘉等九位年轻诗人的风格尤为接近,诗歌美学理想也大体一致,从而形成了一个诗歌流派。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们的诗选《九叶集》后,近年来人们就称呼他们  相似文献   

6.
<正> 朱湘是一位对我国现代新诗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诗人。近年来,现代文学研究者开始重视对朱湘的研究,报刊上陆续发表了一些年表、回忆录以及研究论文。《安庆师院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一期发表的梁家林、潘延年两位同志合写的《诗人朱湘年表》,比较详尽地记载了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梗概,对进一步研究朱湘有很大的帮助。朱湘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他创作了大量诗歌,发表在各种报刊上,其中不少诗歌后来没有收入他的四个诗集《夏天》、《草莽集》、《石门集》、《永言集》。朱湘投江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黎巴嫩2017年度"纳吉·阿曼国际文学奖"评选揭晓,安徽省诗人徐春芳荣获该项国际文学奖成就奖。徐春芳已出版诗集《颂歌》《雅歌》,作品被翻译成英语、阿拉伯语等多种文字,并收入《世界诗歌年鉴》(英文版)、《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16卷)》等诗歌作品集。黎巴嫩"纳吉·阿曼国际文学奖"创立于2002  相似文献   

8.
阿库乌雾是著名的彝族诗人以及文学人类学学者,他"用母语与世界对话"的观点在当代世界少数族裔文学界有一定反响。《西部美利坚》是阿库乌雾发表在2013年第一期《西部》新文学上的旅美人类学诗歌,这组诗很好地体现了诗歌的人类学性和诗意表述的汇通。  相似文献   

9.
安琪,本名黄江嫔,1969年2月24日出生。著有诗集《奔跑的栅栏》《任性》《像杜拉斯一样的生活》《个人记忆:2004-2006》等。与康城合编民刊《第三说》,与黄礼孩等主编《中间代诗全编》。中间代表诗人之一。2005年获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称号。这里选择她《明天将出现什么样的词》和《像杜拉斯一样生活》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0.
安琪,本名黄江嫔,1969年2月24日出生。著有诗集《奔跑的栅栏》《任性》《像杜拉斯一样的生活》《个人记忆:2004——2006》等。与康城合编民刊《第三说》,与黄礼孩等主编《中间代诗全编》。中间代表诗人之一。2005年获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称号。这里选择她《明天将出现什么样的词》和《像杜拉斯一样生活》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1.
<正>雾你能永远遮住一切吗?近日,昭通老诗人麦芒的自选诗集《麦芒小诗精选》《麦芒诗抄》,以及艾自由编著的《诗痴麦芒——麦芒诗文评论集》,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李骞、周天忠、蒋仲文、吕翼等昭通文学名家分别作序。作为昭通作家群的早期重要诗人之一,麦芒在《诗刊》1979年第10期发表一行诗《雾》:"你能永远遮住一切吗?",这是第一首在《诗刊》上发表的昭通诗歌。不久在报刊杂志上  相似文献   

12.
<正>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是我经常阅读的刊物之一。该刊1988年第2期发表了潘裕民同志的《绘画美·音响美·静态美——王孟诗派山水田园艺术美浅探》(以下简称《浅探》)一文。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着重论述诗人兼画家的王维把绘画艺术的某些构图、表现形式如散点透视、虚实结合、大小相衬、敷彩设色等带进诗歌创作领域,从而使其诗歌富有绘画美,获得“诗中有画”的美誉。该刊1989年第4期,又发表了赵玉桢同志的文章:《要正确研究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绘画美——与潘裕民同志商  相似文献   

13.
<正>胡弦,1966年生,做过教师、记者,现任《扬子江诗刊》编辑。1990年代开始写作,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等刊物发表诗文,有诗集《十年灯》、散文集《菜蔬小语》,曾获中国诗歌学会、《人民文学》、《散文诗》等杂志诗歌奖,2009年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授予"新世纪十佳青年诗人"称号。组诗《春风斩》是他新近重组发表的一首诗作。《夹在书里的一片树叶》是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一束     
正本刊发表的《由"佛钻"引起的联想》入选《2019中国杂文年选》本刊2019年第1期发表的范军教授的杂文《由"佛钻"引起的联想》(发表时署名维成)入选向继东先生主编《2019中国杂文年选》(花城出版社2020年1月版)。《2019中国杂文年选》是"花城年选"中的一种,选辑2019年度中国优秀的杂文作品,全都发表于公开出版的报刊等传媒上。全书稿分为"浮世绘""杂感录""随想记""温故坊""新视点"等五辑,即五个部  相似文献   

15.
自2007、2008年《诗选刊》"中国诗歌年代大展"及"90后·90年代出生的诗人作品特辑"问世以来,90后诗人在新诗界频频登场,诗歌界反响强烈而广泛。继《诗选刊》之后,《诗歌月刊》、《诗林》等多家纯诗歌和纯文学刊物,也相继推出了90后诗人专栏和评介。由此可见,90后诗人这个新生代已经全面步入了中国的新诗舞台。他们的加入,为诗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增加了诗坛的活力。与此同时,由于处在成长当中,他们身上也存在着一些有待完善之处。令人欣喜的90后诗歌与诗人"繁而不荣"是当今诗坛存在的一大问题,90后诗歌的加入,犹如雨后入室的清新空气,给诗坛注入了新的活力,虽然并不那么强劲。90后诗人们不但写诗,也积极从诗歌阅读  相似文献   

16.
华兹华斯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有"湖畔诗人"的美称。他一生创作了《抒情歌谣集》(1798、1800,与柯勒律治合作)、《序曲》(1805)等优秀的诗集,留下了多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佳作。在他的诗歌中,诗人把歌颂大自然作为核心,大自然与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文章《为了例证或呈现知识的诗歌教学设计》(《语文学习》2011年1期)在谈到《致橡树》的朗读时,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不,这些都还不够!"中的"这些"究竟是指哪些?诗人完全否定的"凌霄花"和"鸟儿"是否在"这些"范围内?当时因篇幅所限,未展开论述。文章发表后,笔者曾就此问题与一些大学文学课老师、中学语文老师及在校大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不少人认为凌霄花和鸟儿在"这些"范围内,可又拿不出令  相似文献   

18.
柏铭久,1945年生,辽宁海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协全委会委员,万州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万州诗歌创委会主任。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校期间就与同学组织"狂飙诗社"。曾为四川省巴金文学院专业创作员,三峡文学院专业作家。曾在《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十月》、《青年文学》、《星星诗刊》、《诗选刊》、《中国诗人》、《绿风》、《诗潮》、《诗歌月刊》、《山花》、《中西诗歌》、《上海文学》、《萌芽》、《散文》、《人民日报》、台湾《笠》、美国《明报》等报刊发表大量诗歌、评论、散文等。出版散文诗集、诗集《沉思的风景》、《情感的边缘》、《黛水之光》、《神女峰背后》、《叙述中的抵达》、《时光之轮》、《红透的山谷》等9种。有散文诗、诗歌、散文选入《中国诗歌精选》、《中国年度最佳诗歌》、  相似文献   

19.
马雅可夫斯基曾被誉为“苏维埃时代最优秀,最有才华的诗人”。这位无产阶级诗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诗歌的奠基者,不仅因为他写了举世闻名的长诗《列宁》和《好》,使我们十分钦佩,而使我们感到亲切的还由于诗人曾直接以中国为题材,写下了不少感人的诗歌。例如《讲这二十六个人的事件》(1924)、《滚出中国》(1924)、《莫斯科的中国》(1926)、《最好的诗》(1927)、《阴惨的幽默》(1927)、《致中国的照  相似文献   

20.
<正>于坚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与韩东等人创办杂志《他们》,他是上个世纪80年代诗歌运动的积极参与者。纵览于坚的诗歌创作,不难发现他走的是一条"现时性"写作、用口语式的语言写作的道路。难能可贵的是诗人既坚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