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眼里,散文是一个宽阔的概念,它是一只容量巨大的篮筐。可以将除小说以外的一切非虚构文字装到里边来。这样做,可以将散文这一文体的视野打开,为表达内容日渐狭窄和表达形式日渐僵化的散文“松绑”,让它更具活力与魅力。所以我愿意将一切“有意思”的序言、日记、对话、纪实、演讲等都当散文来读,比如画家刘小东写的《以色列绘画日记》我就是当一部“有意思”的散文来读的。  相似文献   

2.
上大学之前,语文分数并不总是让人眼睛一亮,上大学读的也不是中文的专业,但是,我喜欢语文。喜欢,只是一种心情,与其他无关。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呢?因为语文,我可以以它之名看很多很多有意思的书:厚厚薄薄的外国小说、长长短短的优美散文、嬉笑怒骂的杂文随笔、纵横捭阖的评论观点  相似文献   

3.
第六册习作七要求:请你回忆一天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选择一件有意思的事,仿照例文写一篇日记。2007年4月18日星期三晴妈妈告诉我,天上藏着一个"魔术师",它能把天空变成一个美妙的世界。傍晚的时候,我就拉着妈妈来广场看这位"魔术师"的表演。刚一抬  相似文献   

4.
写日记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在南极的日子里》是一位小朋友写的日记。别人读了,分享了他去南极的快乐;对他自己来说,写下这段难忘的经历,可以作个永久的纪念,长大后再读一读,该多么有趣啊!有的同学可能会说,那位小朋友的日记写的都是一些不平凡的事情,我们每天上学、放学、睡觉、吃饭,哪有这样的事可写呢?其实,日记就是把自己做过的、看到的、感受到的事情写下来,事情无论大小、好坏,只要自己觉得有意思,都可以写。写日记要注意格式,每天的日记开头都要写日期、星期,还可以写上天气情况。请你写一篇日记。注意把要说的意思写清楚,把格式写正确。第五册积累·运用(3)作文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徐志摩在英国剑桥留学期间所记《康桥日记》的下落已经明晰。我近读胡适日记,便知道了这争来要去的三册日记的下落。胡适日记曰:"读志摩(1921年)的《康桥日记》有一段云(其为英文现译如下):七十多年前,麦考利在他的日记里评论道:现在,研究把意义弄得清楚明白的这种重要的艺术是如此之少!除了我本人,别的有名的作家很少思考这一点,许多人似乎  相似文献   

6.
每晚在睡觉前,笔者都要浏览一遍《班级日记》,常常被孩子们的某一件事或某一句话所触动,下面是部分日记的摘录:2007年3月19日我来芙蓉中学前是个"坏孩子",我之所以来"芙蓉"是为了改变自己,想好好读  相似文献   

7.
人们爱读散文。有人说,读一篇好的散文,如品尝香茗,余香满口;似咀嚼干果,回味不尽。我以为这话是不错的。然而,散文这种“令人荡气回肠”的艺术魅力是从哪里来的?散文虽然富有诗意,但它毕竟不是诗;虽写人物,有情节,也揭示生活中的矛盾,但它毕竟不是小说和戏  相似文献   

8.
<正>我是一个酷爱跟自己"对话"的人,感谢日记,忠实地记录下了我与自己的一段段对话。随便翻开日渐"厚重"的日记本中的一页,某一个日子的"标本"就生动地呈现于面前了。重温一遍,等于奢华地又过了一遍那个日子。多少次,我在日记中责备那个慵懒的自己:"我的日记要沦为周记、月记、年记了么?"责备之后,日记便又乖乖地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日一记";但不久,又出现了空缺的日子。不记日记的日子,定然是忙乱的,那么多的事务都赶来胁迫我,叫我做不成那个在纸页上与自己娴雅对话的自己。如果说,那些缺页带给当年的我是一个遗憾,那么,今天它已上升为一万个遗憾。我跟岁月深处的  相似文献   

9.
《当代学生》2013,(Z2):122-123
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深刻而独特的所思所想,让读者触摸到疯子抑或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你可以将这本书当小说读,每一个案例都非常有趣;你可以当它散文读,每一篇文章都流畅而富有意义;你更可以将它作为案例来研究,每一个故事都非常生动。  相似文献   

10.
日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它是自己每天生活的真实记录。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记。一句话也可以,几百字也可以,不勉强拉长,也不硬缩短。"由此可见,记日记并不是一件难办的事,可是,一  相似文献   

11.
诗并非首首都有韵.有韵的诗不一定都是好诗,无韵的诗也不一定就是劣诗.但是诗韵很重要,不是可以掉以轻心的枝末细节.诗韵是诗有别于其他一切散文最显著的特点,诗以其简洁性、跳跃性和音乐性独立于文学之林.如果给一篇散文安上韵脚,那我们读起来会觉得造作别扭,很不舒服.假若你觉得正相反,某篇有韵脚的散文读起来如行云流水,抑扬顿挫音韵铿锵,那我可以肯定,你读的“散文”其实就是一首诗,只是没有分行排列罢了.因为诗和散文的语言构成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写一篇日记     
训练要求写日记,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在南极的日子里》是一位小朋友写的日记。别人读了,分享了他去南极的快乐;对他自己来说,写下这段难忘的经历,是个永远的纪念。长大后,再读一读,该多么有趣呀!日记就是把自己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事情写下来,事情无论大小、好坏,只要自己觉得有意思,都可以写。写日记要注意格式。每天的日记前面要写上哪一年、几月几日、星期几,还可以写上天气情况。请你写一篇日记。注意把要说的意思写清楚,把格式写正确。写作指导重点指导:日记日记,就是一日一记,是自己一天的生活、学习和思想的真实记录…  相似文献   

13.
"日记里描述的带班激情,三年之后即使我自己重温,也备受鼓舞与震撼。这一本文字,我自己更愿意把它作为一种励志的东西来读。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不但需要经常给别人励志,更需要不断地给自己励志。"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散文五十年》作者:林贤治出版社:漓江出版社因为语文教师的缘故,常常被家长、同事拦住索要书单:"你说中学生要读点散文,那具体读什么呢?"书单自然是有的,但我既不愿学生只读朱自清、老舍、冰心等"爷爷奶奶"的散文,那毕竞有些老了,题材、语言都透着一份隔膜;也不愿他们只读中高考热点作家的散文,那中间太多的"时文体",容易把品位、感觉读岔了。于是,我常常需要向更广阔的空间里去搜寻。这  相似文献   

15.
"妈妈,快读给我听听。"儿子举着一本日记本急匆匆地跑过来。我接过一看,原来是几年前一时心血来潮给儿子写的成长日记,不知怎的给孩子在抽屉里找到了。儿子知道这是写他的,但日记上的字迹比较潦草,刚上二年级的他看得云里雾里,于是就跑来找我了。  相似文献   

16.
戴本刚 《山东教育》2009,(11):63-64
不同的阅读方式,不同的视角,会看到不同的主题表达。对于经典散文《听听那冷雨》,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曲乡愁来读,也可以把它当成一次心灵还乡来读。维特根斯坦曾说过:“是不是我的理解惟独看不见我自己的不理解?我看常常是这样。”超越自己的理解,并非不能做到的事情。但需要克制自我,调整自己的阅读方式和视角,与文本重新对话,方能实现伽达默尔所说的“视野融合”。  相似文献   

17.
写日记     
训练要求写日记,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在南极的日子》是一位小朋友写的日记。别人读了,分享了他去南极的快乐;对他自己来说,写下这段难忘的经历,是个永远的纪念。长大后,再读一读,该多么有趣啊!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在南极的日子》那位小朋友的日记,写的都是一些不平凡的事情,我们每天上学、放学,睡觉、吃饭,哪有这样的事可写呢?其实,日记就是把自己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事情写下来,事情无论大小、好坏,只要自己觉得有意思都可以写。写日记要注意格式。每天的日记前面要写下哪一年、几月几日、星期几,还可以写上天气情况。请你写一篇日记。注意把要说的意思写清楚,把格式写正确。  相似文献   

18.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教学中的散文教学,可以通过"读"出画面、内涵、韵律,来引导学生感受散文的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从而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散文五十年》作者:林贤治出版社:漓江出版社因为语文教师的缘故,常常被家长、同事拦住索要书单:"你说中学生要读点散文,那具体读什么呢?"书单自然是有的,但我既不愿学生只读朱自清、老舍、冰心等"爷爷奶奶"的散文,那毕竞有些老了,题材、语言都透着一份隔膜;也不愿他们只读中高考热点作家的散文,那中间太多的"时文体",容易把品位、感觉读岔了。于是,我常常需要向更广阔的空间里去搜寻。这  相似文献   

20.
学生刚开始接触散文,他们学习都很积极,回答问题也头头是道,可是一做起作业来就犯难,不是把课文原句加几个字重新抄一遍,就是胡乱答一通。究竟问题出在哪儿呢?我再次研究起散文的教学策略来。散文之所以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那是因为散文把看似分散的内容与形式连接成了一个"神聚"的整体。散文教学,实质是建立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的连接。我们在指导学生读懂一篇散文时,首先要明确"读什么"的问题,即文章写的什么"物",抒的什么"情";其次要明确"怎样读"的问题。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究竟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搭好桥,顺利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