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崔蒙 《唐山学院学报》2020,32(5):62-65,73
长屋王是日本奈良时代的皇族、朝廷重臣,他爱好汉诗,是奈良时代重要的"文化赞助者"。现存其四首汉诗,分别收于《怀风藻》和《全唐诗》。其汉诗具有日本汉诗发端期的典型特点,文学价值虽然不高,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袭了中国"诗赋外交"的传统,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日本文学史上,曾经出现一个汉诗的创作高峰期,就是平安时代(公元794-1192年)。这个时期的日本,汉文学昌盛,和歌文化一度中断,产生的“敕撰三集”就深受中国唐代以及唐代之前诗歌的影响,作家们借鉴和模仿中国古诗词创作出了许多汉诗,其中嵯峨天皇的[折楊柳]明显是对梁简文帝的[折杨柳]一诗的借鉴和学习,是整个时代汉诗创作的缩影。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移植和模仿中国文化的日本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前期,不仅魏文帝曹丕的"文章经国"思想成为其统治者的兴邦治国理念,且官学教育中的汉诗文教育也盛极一时。随着中国文化影响的削弱,"文章经国"思想受到日本文化本土化风潮的冲击,并最终导致官学教育中的汉诗文教育的衰落。这昭示着日本文化和教育民族独立进程的开始。  相似文献   

4.
日本向来以传统的茶道和花道做为修身养性之道,自古日本人无论男女均需学习茶道、花道,以此静心,并做为一种礼仪活动来进行。茶是何时自中国传入日本的,至今尚无准确的记载,据推断可能是日本奈良时代派遣到中国的遣唐使或由中国和印度进入日本的僧侣传入的。茶自奈良时代传人至平安时代初期,中国式的饮茶成为一种嗜好在贵族及僧侣、文人之间广为流传,镜仓时代著名和尚荣西著有《茶养生记》一书,详细介绍了茶治愈了实朝大将军的病,以及饮茶具有修身养性之效,并加以宣传,使饮茶迅速流行起来。真正把饮茶仪式化的是拜师于荣西的道元…  相似文献   

5.
公元8世纪日本派往中国的著名留学生-阿倍仲麻吕,中日友好的杰出使者,他出身于日本奈良、平安时期的一个中等贵族家庭,其生活的时代,正值我国的盛唐时期。而此时的日本则刚实现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历史跨越,文化滞后,百业待兴。  相似文献   

6.
一日本的国风文化,一般指平安朝中后期(10世纪初~12世纪中叶)的日本文化。与奈良朝(8世纪)及平安朝前期(8世纪末~9世纪末)大量吸收、刻意模仿中国文化,带有明显唐文化影响痕迹的唐风文化相较,这一时期的日本文化中出现了异于中国文化的日本特色。因此,“国风文化”意即日本式文化。其形成对以后日本文化的发展影响巨大而且深远。由于这个原因,有关国风文化的研究,历来受到日本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且有一个比较固定  相似文献   

7.
解读中日茶文化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茶最早的栽培国,也是古老茶文化的发源地。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开始,历经西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到了唐代饮茶的风俗空前兴盛。宋元明清到现在,饮茶的风俗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并发展成中国特色的“茶艺”。在中国唐朝时代扎根的茶文化,在日本的奈良时代至平安时代初期由谴唐使传入了日本,在日本生根,并发展出属于日本形貌的“茶道”文化。从中日茶文化的区别和习惯的不同,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在“道”、美意识、及民族性格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平安时代中国的汉诗成为日本上流社会喜爱的文学表达形式。汉诗集《怀风藻》出现后,三代天皇又先后勅撰了三册汉诗集。而日本原有的和歌却日渐式微。于893年成书的《新撰万叶集》可以看作是和歌再次复兴的里程碑,书中和歌使用万叶假名创作,并在后面附加一首七言绝句汉诗。本论试图从《新撰万叶集》上秋1至上秋7中的和歌和汉诗的关系出发,探讨在和歌复兴的前夜,汉诗和和歌是如何融合和互相影响的。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天平文化是在奈良时代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的背景下,“以唐为师”,推行文化奖励政策而形成的。天平文化主要表现为:佛教在日的传播,巩固了以孝谦女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日本的建筑、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医学空前繁荣。天平文化对日本民俗、国风的形成发挥了奠基作用,是日本民族文化形成的里程碑。日本文化的许多特点在天平时期建立了雏形。天平文化促进了平安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文学是我们日本人最珍惜的。自古以来,我们就享受了它所有的文学性、教育性以及到各种各样的指导。据传说,中国古典文书(即汉籍)早在1500多年以前就经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当时,这些文书都让贵族子弟学习,把它作为模仿的对象。后来,中国方式的文章在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带,一年比一年地普及起来了。不论在奈良时代(710—794)、平安时代(794—1184),还是在镰仓时代(1148  相似文献   

11.
何谓“日本汉诗”? 日本汉诗是历代日本汉诗人用汉字写成的中国古诗式的诗。 日本汉诗是以唐诗为代表的中国古诗影响并繁衍到海外的最大一脉分支。日本汉诗是从对中国古诗的学习模仿开始的,后来也一直把中国历代古诗作为其楷模和源头活水。因此,日本汉诗与中国古诗有着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 日本汉诗在其一千三百余年发展史上,曾产生过数千名诗人和数十万首诗,成绩斐然可观,佳作不少。 爱好古诗的朋友们,您对日本汉诗有没有兴  相似文献   

12.
《源氏物语》问世于十一世纪初,是日本文学中的一部古典名著,它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作者紫式部是日本平安时代(公元八八八年以后二百年间)膝原道长执政时的宫廷女官,专门为皇后讲解日本史书和白居易的诗作。她约生活于公元九七八年至公元一○一五年。她的父亲兼长汉诗与和歌,对我国古典文学颇有研究。紫式部生活的年代距我国唐朝不过几十年光景,又受到家庭酷爱中国文学的熏陶,我国盛唐、中唐时期的文化自  相似文献   

13.
李颖 《考试周刊》2009,(45):27-29
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汉诗文在日本历史上也曾几度达到鼎盛时代,一些经典名句至今仍被广为吟诵。其中,江户后期著名汉文学家赖山阳先生的汉诗颇受赞誉。本文就赖山阳先生的生涯进行简单介绍,对其代表汉诗文进行分析,区别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近体诗则进一步分析其格律。通过分析,我们不但能加深对古体诗与近体诗的理解,而且加深对中日文化的交流,尤其是江户后期汉诗与汉文化在日本发展情况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诗话输入日本的过程为背景,研讨了中日诗话各自的缘起及特征,分析了从平安到江户早期日本诗话作者的自撰诗话及对诗话体制的选择,并通过日本诗话作者对诗话的认识进一步探讨了日本诗话的体制特征及原因.江户以前日本诗话经历了从辑钞中国诗话、编著中国诗话、自撰日本诗话的三个过程,体现了异域文化传播由输入到仿制,再到自创的三步曲规律.江户时期日本人自撰诗话则集中体现了对汉诗格律、体势、声病等技法问题的专注,说明异域学者一方面严守来自母体文化的形式,一方面也表现出为适应本土汉诗初学者的需要而对诗话体制及内容的主动性选择.  相似文献   

15.
明治时代是一个充满新旧交替、东西文化碰撞与融合的时代。作为旧形式的代表,汉诗文充分展现了明治维新给日本社会带来的新变化,再现了日本走向对外侵略的过程中汉诗人的国家主义思想,这是我们研究日本近代汉文学时尤其需要警惕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汉字传入日本后,至今已经历了种种变化而最终演变成今天日语的汉字。对日语汉字历史变化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帮助我们了解日本的汉字,以及日本的汉字与中国的汉字存在的渊源。本文暂且分古代、中世、近世、近代、现代这五个时期,讨论每个时期的主要特色。文中的古代指的是大化革新以后的奈良、平安时代;中世指的是镰仓、室町时代;近世指的是江户时代;近代指的是明治以后;现代指的是二战以后。  相似文献   

17.
日本在奈良时代以后,虽然不断有新的汉文典籍传来,但是作者一般都秉承遣唐使时代的文字记忆,沿用我国六朝和初唐俗字的写法.江户时代以前的文学作品,绝大多数以写本流传.从这一点出发,今天我国敦煌吐鲁番写本和古籍文字通例研究,对于解读<万叶集>中的汉诗文和万叶假名具有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8.
平安时代是古代日本的最后一个历史时期,之后便进入武家统治的中世纪时期。这个时期,日本第一次中断了同中国的文化交流,创造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国风文化,收获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成果。教育方面,官学由兴转衰,私学迅速崛起,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实用。通过研究日本平安时代的国风文化和教育演变,揭示了民族、文化和教育之间的发展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禅宗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以形形色色、异彩纷呈的禅法吸引了众多的信徒和广大教外人士。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文化佛教宗派。日本的奈良、平安时代,禅宗由中国传入日本。从而影响了中日众多的文人士大夫,使得中日文学中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思想境界和审美意境。成为中日众多文学形式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禅宗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著称于世,主参禅、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可见禅宗是以参究的方式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的。一切自本心生,全由心灵的直觉体验去感受。禅宗的这种在不可思议处思议,在过于玄奥处领悟,思维常…  相似文献   

20.
河上肇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初接受马克思学说的中介者之一。晚年的他在中国八年抗战时期隐居转入汉诗创作,并投入对南宋抗金诗人陆游为主要对象的鉴赏与研究。他以汉诗创作与鉴赏的方式寄托了反对日本侵华战争的心志,同时也汲取了古典汉文学的精神资源。河上肇汉诗堪称是在文化领域坚持深层的反战抵抗,代表了一种曾经被炮声淹没而值得后人静心聆听的声音。河上肇汉诗不仅从一个特定时代的日本学者的角度,实践了古典汉诗文的现代价值与跨国意义,而且从一个著名《资本论》日译者的角度,提示了古典汉诗文与现代马克思学说之间的精神相通性。后者是“西马”诸家迄今所乏而未能企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