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李瑞林 《精武》2007,(10):44-45
1939年,李汉章来到沈阳谋生,落脚在车站的脚行头目贾庭山(贾四爷)的住地。1941年,日本侵略者在沈阳建了存放阵亡鬼子骨灰的"神社",祭奠亡灵阴魂。并在附近设了一个摔跤场,生拉硬拽中国人当陪摔,摔坏不少人。还污蔑中国人是"东亚病夫,经不起摔"。李汉章听说日本武士拿同胞当  相似文献   

2.
张新知  关心 《收藏》2012,(5):140-145
十七、海军版支那事变纪念章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变,也称"第二次上海事变"。日军以租界和停泊在黄浦江上的日舰为基地,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八一三"事变是以日本海军为主力,但随着战争的发展,又调集陆军主力部队增援为主。事变发生后,日本政府为激励侵华日军士气,特意由日本造币局泉友会设计铸造了一种海军版支那事变纪念章,以"褒奖"参加"八一三"事变的日本海军官兵,并与前面陆军版纪念章配套,盛放在方形盒中(图17)。  相似文献   

3.
方继孝 《收藏》2012,(3):140-143
十七、海军版支那事变纪念章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变,也称"第二次上海事变"。日军以租界和停泊在黄浦江上的日舰为基地,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八一三"事变是以日本海军为主力,但随着战争的发展,又调集陆军主力部队增援为主。事变发生后,日本政府为激励侵华日军士气,特意由日本造币局泉友会设...  相似文献   

4.
今年9月29日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纪念日。40年前的1972年,在新中国第三次建交高潮中,中国与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终于实现了邦交正常化。这是中日两国人民经过长达20年的不懈努力,甚至付出血的代价换来的,弥足珍贵。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日本吉田政府,受美国指使与台湾国民党集团签订了《日本与中华民国和平条约》。这个条约无疑为中日邦交正常化设置了障碍。为了谋求同日本关系正常化,毛泽东、周恩来提出"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方针,开展"民间外交"。而中日民间交往就是从三位日本经济学者帆足计、高良富和宫腰喜助(图1,自右至左)访问中国开始的。1952年,日本三位经济学者应邀参加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见到中国代表团成员雷  相似文献   

5.
《湖北体育科技》2019,(4):355-359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游泳比赛赛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游泳奖牌、金牌主要集中在中日2国;中国男子游泳整体水平令人担忧,日本女子游泳冲金实力更强劲;对比前几届亚运会发现中日2国游泳实力越来越强,2国差距逐渐减小;中国游泳获得2枚金牌以上的选手最多,其次是日本;中国选手破纪录最多,其次是日本;中国游泳呈现"下降—上升—缓慢下降"的趋势,日本游泳呈现"上升—下降—缓慢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之外,日本是公认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国家。自隋唐以来,日本一直以中国为文化母国,不断汲取,并将中国古代各类优秀艺术品大量输入本国,历经千年积淀至今,留下了相当一批珍宝。2007年是中日两国恢复邦交第35周年。2007年2月,中国紫檀博物馆将一座"紫檀雕松柏交翠亭"赠予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这一义举被日本媒体赋予了特殊的历史意义,认为是开启了中日两国  相似文献   

7.
学无常师     
谢明 《网球》2014,(4):6-6
又是一个甲午年,在这个时候讨论学习的问题,未免都有点历史的影子。120年前,中国在甲午战败之后,大量中国学生涌入敌国日本学习现代知识,等于从"师夷"走向了"师敌",这一非常不合当时人之常情的现象,成为了理解近代中国巨变的突破口,当时就有官僚以"日人我之仇酋,不当使之借著"为理由,反对效法日本,后来这个态度竟然转变为"远校西人,不如近法日本",由此揭开了中国教育的新篇章。其实在现代体育当中,赢家不但  相似文献   

8.
《钓鱼》2007,(21)
2007年10月20日~21日,首届"亚洲垂钓交流大会"在中国深圳市坂田集团俱乐部成功举办,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垂钓代表队参与了此次活动。这  相似文献   

9.
于英  王爽 《体育学刊》2011,18(2):91-93
对中美日30所高校学生休闲体育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比较,结果显示:中美日大学生在野营和徒步旅行上参与人数都达到了60%以上;在定向越野、航海、潜泳和攀岩上参与人数低于20%。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频率,在"1年5~6次"上中国略高于美日,而在高频率"最少1个月1次"、"几乎每天参加"、"最少1周1次"上中国低于美日;整体而言,美国和日本大学生休闲体育的开展情况好于中国。  相似文献   

10.
李乔 《收藏》2008,(7):148-149
王向远教授写了一本关于日寇侵华史的《“笔部队”和侵华战争》。读了以后,脑子里产生了一个深刻印象:原来日本鬼子是分为武鬼子和文鬼子的。这文鬼子,就是所谓“笔部队”。而“笔部队”就是由日本文化人为其成员,以笔作枪的侵华部队。“笔部队”跟随日军的作战部队行动,有的“笔部队”成员本身就是士兵,是一手挥刀、一手执笔的日本鬼子。  相似文献   

11.
老稻田是日本浪人,名叫稻田康夫,初来南京时还比较谦恭,这在鬼子占领时期还是少有的。老东西有“大日本帝国”关西棋院颁发的业余五段证书,瞧不起中国下围棋的,却对南京的象棋高手相当尊敬,一见面就“嗨依、嗨依”,鞠起躬来没完。  相似文献   

12.
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城作为古代一项重要防御工程,其沿线曾修筑许多雄关隘口。建于山西省境内的长城"雁门关"、"娘子关"等关隘,因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故事,在史书中均有较多的记载。而位于繁峙县大营乡的平型关,更因为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此痛歼侵华日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而闻名世界。1937年9月25日,侵华日军号称最精锐之师的板垣师团,  相似文献   

13.
拍卖     
《收藏》2012,(18):24-27
纽约佳士得9月亚洲艺术周"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拍卖纽约佳士得亚洲艺术周于2012年9月11日至14日举行,届时将推出一系列来自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地的艺术珍品。9月13日及14日举行的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拍卖,将推出500多件来自不同时期、风格各异的瓷器、玉器、青铜器、雕塑、家具及书画。此次拍卖的亮点是一件巧  相似文献   

14.
田径,一向被称为大型综合赛会的灵魂项目,有"金牌库"之称.此届亚运会三强中国、南朝鲜、日本也同样是田径赛事中的三大赢家.亚运会田径比赛是亚洲最重要的田径赛事,代表着亚洲田径当前的水平.中日相争愈演愈烈列强崛起战国形成在德黑兰亚运会前,亚运会田径赛场上一直为日本一国垄断,日本之所以能在历届亚运会都高居榜首,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一直牢牢控制着田径赛场.自1974年中国重返亚运会后,亚运会田径赛场成为中日两强相争的要地,在第七届亚运会上日本仍占绝对优势,中国只能居次席,还不能与日本分庭抗礼.曼谷亚运会上,中国田径健儿首次超出  相似文献   

15.
文化交流是人类社会和各民族文化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两国在文化等诸多方面有着特殊而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早在弥生时代,中国汉镜传入日本,北九洲出土汉代、三国制造的铜镜达300多面。据《三国志》记载:景初二年(238年)六月,魏明帝曹睿赠送日本女王卑弥呼的物品中有"铜镜百枚",对日本的制镜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日本从仿制中国铜镜到日臻完美的"和镜"形成,并于桃山、江户时期以商贸方式销往中国。精湛的工艺,似锦如画的纹饰,赢得了中国市场,使中国制镜作坊纷纷仿制,一时形成了日本式铜镜在中国尤其是东南沿海区域流传。日本式铜镜国内媒体介绍甚少,特刊发此文以飨读者。本文介绍的日本式镜,究竟是日本镜,还是仿日镜,还需作进一步研究考证。  相似文献   

16.
本期向读者介绍的是朱燕君收藏的我国抗日战争期间的两件珍贵文物:岳英奖章和侵华日军刺刀。岳英奖章 1938年11月25日至28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湖南衡山召开军事会议,史称南岳会议,国民政府军事委  相似文献   

17.
左森 《集邮博览》2012,(12):67-68
露梁海战是我国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十一月,中朝两国水军在朝鲜半岛南端露梁附近海域进行的海战。早在我国万历十八年(1590年),当时在日本,丰臣秀吉统一了全国,制定了占领朝鲜、征服中国的侵略计划。即向朝鲜提出了"假道入明"的要求,当即遭到朝鲜的拒绝。万历二十年(1592年)四月十日,日本发动了侵朝战争,我国  相似文献   

18.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风靡世界排坛的日本"东洋魔女",虽已年过花甲乃至年逾古稀,但她们仍然活跃在日本排坛,成为组织庞大的日本妈妈队的教练。每年她们都会率队到中国参加中、日妈妈队排球赛。3月14日,曾获得1962年世锦赛和1964年奥运会冠军的日本队6位主力选手:河西、宫本、谷田、半田、松村、矶边再次联袂来京,参加第三十二届中、日排球交流大会。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2月8日,"迪桑特高山滑雪培训班"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喜来登长城饭店举行,日本迪桑特公司中国董事长西崎贤正式宣布与中国滑雪协会合作,在中国开办滑雪培训班。此举将大大推进中国滑雪事业的发展,提高中国滑雪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0.
《钓鱼》2007,(21)
2007年10月20日~21日,首届"亚洲垂钓交流大会"在深圳市坂田集团俱乐部成功举办,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五个国家和地区的22名垂钓名人,代表各个国家和地区(淡水)池塘竞技钓的最高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