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客侵权主体的责任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管理博客必须明确认定博客侵权主体责任.网站在博客侵权中承担消极审查义务,一般应予免责,但对那些屡次侵害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的博客视而不见,网站则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博主因黑客入侵改写博客内容导致侵害他人名誉权,如不能充分举证,应承担侵权责任;名人请人代写博客而导致侵害他人名誉权,应承担侵权责任."扒客"作为特殊传播主体,转载或链接他人博客而导致侵权,主要承担及时更正和道歉的责任,但未经允许,侵犯他人著作权,擅自改动原博客内容或转载侮辱性言论博客,则应承担侵害名誉权责任.  相似文献   

2.
侵权行为是指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集体的财产,以及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致害行为.侵权行为具体化至新闻法学领域即为新闻侵权行为.①侵权行为包括侵害他人财产权利的行为和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在新闻工作实践中,侵害他人财产权利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闻媒介刊播失实新闻或虚假广告对群众的财产权利造成的间接侵害;二是抄袭剽窃造成对他人著作权的直接侵害.  相似文献   

3.
娱乐新闻侵害隐私权及法律内涵隐私权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沃伦和波兰戴斯提出的,1890年,他们在<哈佛法学评论>上发表了论文<论隐私权>,主张一种新的"不被了解的权利",即隐私权.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①娱乐新闻侵害隐私权是指娱乐新闻媒体或记者在采访和报道过程中,未经他人同意,侵入他人的私人领域,披露他人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事务和活动,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视频分享网站由于播放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视频作品而常陷入著作权纠纷之中.在著作权纠纷案件中,视频分享网站多被判致诉.通过多渠道解决视频分享网站的著作权问题对其发展有重要意义.视频分享网站应当承担起合理注意的义务、加强与其他媒体的著作权合作、独立创作视频作品等,以避免著作权侵权.  相似文献   

5.
常见的新闻侵权有侵害公民名誉权、隐私权、姓名权、肖像权以及法人名誉权、名称权,还有侵害他人的著作权,比如转载文章、图片.本文只讨论名誉侵权,从下面以几个案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6.
胡晓姣 《出版广角》2016,(13):53-55
“制止联想”应当作为品牌翻译不得侵害他人著作权的理论基础。在先著作权范围划定应当注意利益平衡,作品名称、虚拟人物名称虽然不一定能获得著作权保护,但仍可获得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品牌翻译需要结合音形义考察,只要有一方面与他人在先权利近似,即可怀疑有“混淆的可能”,需要进一步考虑其他因素及其“制止联想”综合效应并做出最终判断。汉语拼音译法应当成为中华老字号翻译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7.
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侵犯他人著作权要承担民事责任,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停止侵害就是责令馒犯他人著作权的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如:出版了促权作品,要立即停止出版、发行,封存处理。消除影响是恢复名誉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8.
侵权行为种种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各种各样: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2.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已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3.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5.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表...  相似文献   

9.
出版社所出图书涉嫌侵犯他人著作权的基本情况,主要分为“未经著作权授权许可使用性侵权”和“涉嫌剽窃性侵权”两大类,编辑人员作为出版社相关图书出版把关的主要责任者,对其负有间接责任,或者说负有连带责任.图书编辑应该在选题策划与申报、审稿与编辑加工、出版合同签订与执行等环节,切实加强著作权把关职责.  相似文献   

10.
今年,涉及因特网的知识产权诉讼接连不断:网民陈卫华诉《电脑商情报》未经授权刊登其作品《戏说MAYA》案、北京瑞得在线诉四川宜宾东方信息公司“因特网主页侵权”案、王蒙等六位作家诉北京在线侵犯著作权案……这三个案例从不同的角度向学术界提出了“网络传播中的著作权保护”这个全新的课题。在传统媒介的传播过程中,对作品著作权的保护,简单地说就是:未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不得任意使用其在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中公开发表的作品(法定合理使用的情况除外);不得在上面署名;不得对之歪曲、篡改;另外,在…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员卞昌久在《科技出版》1994年第一期发表的《侵犯著作权行为如何认定》一文中说,剽窃是指抄袭他人的作品发表;将集体创作的或者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完成的作品发表,以不正当手段在他人作品上署名.在这里,重要的是将他人作品当作自己的作品使用和发表;至于他人作品是经改动还是未经改动,是全部还是部分,是已经发表还是尚未发表,是公开还是内部发表,对认定侵权行为的性质都没影响.歪曲、篡改是指未经作者同意,而将他人  相似文献   

12.
关于网络空间的著作权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禾 《图书馆》1999,(4):79
近年来,发生在网络上的侵权事件相继曝光。侵权违法行为可谓五花八门、比比皆是。然而,在网上发生得最多的还是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比如,擅自从他人网页上将有著作权的作品下载后复制、发行;或者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将他人作品数字化后置于网上,以致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复制...  相似文献   

13.
一、著作权的许可使用著作权的许可使用,指在一定条件限定下,著作权人允许他人使用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的规定。把自己的著作权许可他人使用的人,称为许可人,被许可使用著作权人作品的人,称为被许可人。著作权被许可使用,被许可人应向许可人支付合理的著作权使用费。  相似文献   

14.
一、媒体侵犯隐私权的种类 媒体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可分为采访侵害隐私权和报道侵害隐私权。 采访侵害隐私权,主要指采取非法手段,获取信息构成对他人隐私权的侵害。主要有:(1)监视。即媒体工作人员监视新闻人物的活动,侵犯其人身自由和正常生活空间。(2)私拆信件及偷窥他人其他文件资料。我国宪法保护公民的通信自由,公民个人所有的文件和资料属个人财产,未经允许记者不得探知其内容。媒体在采访过程中侵犯他人隐私权,并不以在  相似文献   

15.
张友琴 《今传媒》2007,(4):39-40
按照我国现行的新闻出版法规,所有新闻出版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侵害他人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否则便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亦不得刊发任何否定我国宪法、泄露国家机密、淫秽色情、有损民族团结的报道,否则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6.
出版侵权作品的行为因侵害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他人著作权益而构成侵权行为,此时根据出版社的过错状态,分别与作者构成共同故意侵权和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在共同侵权行为发生时,出版社与作者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出版社应增强著作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注意合理注意义务的履行及合理利用出版合同的免责条款,从而防范和降低此类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案情简介: 中国物价出版社于1998年11月出版了由李博、王槐茂、刘景峰三人主编的《诺贝尔文学奖大系》,该书未经季羡林及冰心著作权继承人,杨武能、林洪亮、文美惠、陈恕林等15位译者的授权,擅自使用了15位译者的译作,并且未在作品中署名,侵害了15位译者的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中国物价出版社出版的《诺贝尔文学奖大系》同时侵害了漓江出版社拥有的《特雷庇姑娘》、《群鼠》、《邪恶之路》、《大盗巴拉巴》、《婚礼华盖》等七本书的专有出版权。 2001年1月19日,季羡林、冰心著作权继承人、杨武能等译者和漓江出版社以中国物价出版社侵害著作权及专有出版权为由,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18.
隐性采访的法律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公民的隐私权不受隐性采访的侵犯。新闻侵犯隐私是指新闻媒介作者未经当事人允许,在作品中披露当事人与社会生活无关的个人信息、个人事务及其他与社会公益无关的私生活情况。隐私的内容包括:1.个人健康情况、生理缺陷和身体残疾的情况;2.恋爱、婚姻和家庭生活;3.私人日记、信函、录音等。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和权利不受侵害。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解答》第7条3款规定:“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  相似文献   

19.
在图书出版活动中,瑕疵作品出版侵权引起的著作权纠纷往往是一件让出版社须耗费一定的时间、精力,甚至财力才能妥善解决的问题.所谓瑕疵作品出版侵权是指出版者出版的经过授权的作品中有对他人作品侵害的内容,从而侵犯了他人著作权的行为.瑕疵作品出版侵权的行为主体较为复杂,所产生的侵权纠纷在过错责任的区分上较难界定.而过错的认定又涉及赔偿问题,处理不当,往往会在保护被侵权人利益的同时,使授权方逃避应负的法律责任,让作品出版人受到不应有的损失.本文主要针对经授权引起的瑕疵作品出版侵权中的过错及责任区分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求更合理公正地保护著作权人及出版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王月明 《出版广角》2015,(14):82-83
在网络环境下,音乐作品著作权侵权案件存在损害赔偿的被诉主体难以确定、赔偿标准难以确定等困境.文章探讨了网络环境中音乐作品著作权保护的诉讼问题,以期为网络环境下的音乐作品出版与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