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其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经把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融为一体,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在心理学领域。心理疏导是指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改变人们的认知、情感、意志是一门是一门和行为,是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的方法。心理疏导教育。是在反思各种传统模式并给予人性而提出来的沟通式工作模式,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新价值理念。如何借鉴心理学,在不断优化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的心智模式,努力化解员工精神和生活层面的心理障碍,培育员工思想稳定、服务优质、业绩优秀,为企业蓬勃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巨额投入,施工企业的承揽工程量得到空前骤增.施工企业骨干人员呈现短缺趋势,在此情况下,各施工企业尤其是大中型施工企业更是重视员工管理,越是注重人才培养,尤其加强了新进员工的管理,为吸引人才,实施了许多措施,包括优惠政策吸引高校优秀毕业生.但因行业特性,每年新进员工流失量很大.本文尝试对这一现象进行探析,并提出应对措施,以降低新进员工流失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张克然 《职业圈》2014,(31):35-36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最大的财富是健康、幸福、高效的员工。如今,企业员工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工作的压力。容易出现心理紧张、挫折感、痛苦、自责、丧失信心等不良心理状态,企业的健康管理、心理教育疏导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张云龙 《职业圈》2014,(31):32-34
近几年来,以心理治疗为主体的中国企业中出现的心理咨询、心理帮扶、心理宣泄开始走红,许多企业陆续建立了心理部门,或开始实施员工健康管理。健康管理走红的背后,我们不禁要问是谁制造了企业“亚健康”?员工心理障碍怎么产生的以及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5.
唐志勇 《职业圈》2014,(25):112-1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企业员工的心理和生理上都承受着比以往更大的压力。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现代企业如何适应新形势,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为员工提供适当的心理疏导,保障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是建设和谐企业,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所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常换芳 《职业圈》2012,(26):52-52
一、新时期员工面临的压力 “我国某机构对IT行业2000多名员工所做的调查结果表明.有20%的企业员工认为自己压力过高,5%的员工心理问题较严重。75%的员工认为他们需要心理帮助。”虽然调查只显示了IT行业人员的压力,但是,在国企。尤其是中石油、中石化这种国字号企业。随着企业发展速度的加快。企业面临着很多严峻的挑战:新的勘探区域,新的开发区域,非常规资源的勘探等等。都给石油企业的员工提出了新的课题与任务。工作压力之大可想而知。随着企业重组整合。员工还面临着岗位调整的压力。虽然员工的物质生活大有改善,但是。工作、人际关系、个人危机感等一系列问题压在员工心头,严重影响了员工的精神健康。  相似文献   

7.
程联顺 《职业圈》2014,(2):13-13
作为当前最新的企业管理理论,企业文化从文化力的角度来研究国有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国有施工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核心和灵魂,对员工有引导、约束和激励作用,使每位员工所做出的贡献都会及时得到其他员工及领导的赞赏和奖励,由此激励员工为实现自我价值和组织发展而勇于献身、不断进取。国有施工企业文化建设近年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诸如员工效率意识和创新意识不足、员工和部门间的协作性不足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因此本文将就新时期国有施工企业如何开展文化建设,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罗杭金 《职业圈》2014,(8):104-104
随着社会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竞争和压力增加,个性张扬得不到释放,加之企业、单位的改制,基层员工心理承受已到了极限,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员工心理表现为紧张、压抑、没有信心、缺乏斗志、意志力薄弱等不良心理状态,由此产生的后果为工作效率下降、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下降、客户服务质量降低、离职率增高、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上升等。因此,企业基层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它影响社会的稳定和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社会、企业和家庭分析了解企业基层员工心理不健康因素产生的问题和原因,从维护员工心理健康的高度,积极探索基层员工心理健康的方法对策,这对进一步推进企业的稳定、安全生产和员工身心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巨额投入,施工企业的承揽工程墨得到空前骤增。施工企业骨干人员呈现短缺趋势,在此情况下,各施工企业尤其是大中型施工企业更是重视员工管理,越是注重人才培养,尤其加强了新进员工的管理,为吸引人才,实施了许多措施,包括优惠政策吸引高校优秀毕业生。但因行业特性。每年新进员工流失量很大。本文尝试对这一现象进行探析,并提出应对措施,以降低新进员工流失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文章探析了管理心理学的内涵和本质逻辑,旨在深入解释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价值。首先,文章介绍了管理心理学的概念,明确了其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效能的重要性。其次,文章详细剖析了现代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内部人员的不合理分配、员工发展空间的狭窄以及工作氛围不协调等。再次,文章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管理心理学应用措施,如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创造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构建和谐的工作氛围以及改善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最后,文章总结强调了管理心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并展望了将来研究的方向。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管理心理学,企业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升管理效能和员工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国有施工企业在发展的阶段中做好员工的培训创新,对企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就目前而言,在国有施工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开展阶段中,受制于环境因素、管理方法以及技术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企业员工培训创新方案不能够全面落实.为了能够将此类问题解决,文章结合实际,在分析员工培训作用的基础上对施工企业员工现状以及培训问题进行详细探...  相似文献   

12.
零售企业应充分认识基层员工心理特征和心理契约激励对于价值创造的重要意义.通过完善工会建制,倾听员工心理诉求;通过分层分众化管理为不同类型的员工搭建契合其心理诉求的成长平台,实现组织与员工最大心理交集.  相似文献   

13.
在企业运作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核心管理活动,而任何管理活动又都要建立在员工心理认同的基础之上.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重视员工的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管理心理学的四个主要研究对象即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组织心理与领导心理分别入手,就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展开了分析,对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和具体应用做出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企业员工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稳定与发展,做好员工的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对如何做好新时期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杨洪霞 《职业圈》2012,(14):118-118
随着社会和企业的变革转型.生存环境的复杂多变,员工逐渐感到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企业求创新图发展,必然给管理者、员工带来一定的压力,职业倦怠则不可避免。但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根本之源,一旦职工倦怠了,必将降低工作效益进而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绊脚石。作为企业及其管理者,如何帮助员工防治职业倦怠.在当前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和企业的变革转型.生存环境的复杂多变,员工逐渐感到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企业求创新图发展,必然给管理者、员工带来一定的压力,职业倦怠则不可避免。但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根本之源,一旦职工倦怠了,必将降低工作效益进而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绊脚石。作为企业及其管理者,如何帮助员工防治职业倦怠.在当前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浅析公路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在公路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针对公路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特点,提出公路施工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应当从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培养员工奉献精神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蹇梅云  于鑫 《职业圈》2011,(36):93-94
研究背景 大量的研究表明。有效的薪酬激励方式可以显著的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并降低员工流动率,从而提高企业绩效。从另一方面,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证明了员工对于薪酬的感知存在一个特殊的估价感知过程.这种从心理上对薪酬的感知和客观存在的薪酬价值之间的差异,形成了员工的薪酬收入心理账户。  相似文献   

20.
快乐工作法产生的背景及内涵 快乐工作是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集中体现,是企业文化产生的积极效应.同煤集团是一个有着60多年发展历史的国有煤炭企业,员工家属达70多万人.近年来,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员工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与心理状况都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态势.针对这一情况,同煤集团党政领导认为,只有关心员工身心健康,关注员工需求感受,不断满足员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让员工真正地快乐起来,蕴藏在广大员工群众中的智慧和力量才会进发,企业发展才会有不竭的动力.为此,同煤集团党委提出了"快乐工作法",并把它作为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范畴,在全体员工中推行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