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文化学刊》2010,(4):135-135
方章东、侯惠勤在《安徽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撰文指出:文化归根结底就是价值观。我们认为,传统文化表达的是初级的文明与和谐价值观,现代文化表达的是较高级的文明与和谐价值观。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整合,  相似文献   

2.
"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卓越,有三个关于企业文化的问题要回答:一是文化的核心部分——价值观建立了多久?其绝对时间是几年还是几十年,相对企业历史来讲价值观的司龄是多少?二是有多少员工了解价值观.这个‘了解’不仅指背得出来,还必须能阐述价值观的内涵,能够用身边的故事举例说明.三是企业中发生的事情是否都能经得起价值观的检验,是否有违背价值观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肖锋鸣 《职业圈》2010,(31):59-61
企业文化的"悟"化为"道",就是企业家要像思想家一样,经过日积月累的理性思索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功能作用,以如何培植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通过纵横比较,反复思考,大彻大悟,洞悉企业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健康长寿之路。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当然首先应该是体现当代中国人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但是也必须和必然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精华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基因根基。古老《周易》奠定的"天、地、人、(神)合一"三位一体的世界观,"天道、地道、人道、神道"四大道理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务实求实(务实求真、实干创新、厚实包容、实用求实)"的实学文化精神和"天、地、人、(神)合一"的"元道"整体思辩式的思维方式,应是中华民族精神精华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传统基因根基之主根。血脉相连,一脉相承,夯实传统基因根基,根深树壮枝繁叶茂,才能结出累累硕果,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贯彻落实到人们的心里和行为中。这是完善和落实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传统与现代     
<正>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中国这一地域上,生活于斯的各时代、各地域、各民族的人群,其历史文化与社会生活复杂多样、丰富多彩。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族群、各文化与宗教,在这里不断碰撞冲突,交叉整合,多样统一,和而不同,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作了精辟阐释:"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  相似文献   

6.
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文化源泉,在精神滋养、价值支撑、典型垂范和制度借鉴等方面有诸多参照价值。徽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共享的宝贵财富。传承和弘扬徽文化精髓,不断发掘徽文化的时代性和可借鉴性,真正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贡献出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主义环境下生成的新型社会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了尤为关键的导向作用。文章通过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对培育该种新型社会意识提出了"传承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美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设社会导向"等建议,旨在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培育提供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拥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遗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良好的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可以不断升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积极吸收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中,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9.
文化通常是指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合,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物质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与发展。企业文化是人类传统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晶。已经成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工业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它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基本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要保证个人的合法正当利益.但要如何做到义利兼顾,并且引导人们见利思义、以义取利。义利合一为核心的现代企业文化价值观在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阐述了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义利合一的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和联系。  相似文献   

10.
现代国有企业如何建立更为具体的员工道德体系呢?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这无疑为我们指明了思路.中华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特别是长期占中国文化统治地位的儒家关于修炼的一些思想或许能给我们很多启迪.  相似文献   

11.
郭乃洋 《职业圈》2011,(35):77-77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管理者的领导下。在员工长期努力下。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石油勘探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他集地矿文化和石油文化两种文化特征于一身,是两大行业传统文化的勘探队伍在经过融合中的创新转变而来的。如何在企业建设中做好创新工作是我们关注的话题,笔者对石油勘探公司近年来的工作实例进行了研究,结合企业文化建设,提出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涵。让企业文化在勘探企业中的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便有独特的政治和文化环境,使得"家"的地位超越个体,凌驾于公共事物之上,在人生中甚至具有"根"的意义,然而,随着西方社会工作的引入及近年来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传统的"家"文化与舶来的价值观并未得到更好的整合。在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我们要寻找两者的契合点,根据中国社会具体情境将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运用到社区实务中去。  相似文献   

13.
李耀光 《职业圈》2008,(7):60-61
现代国有企业如何建立更为具体的员工道德体系呢?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这无疑为我们指明了思路.中华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特别是长期占中国文化统治地位的儒家关于修炼的一些思想或许能给我们很多启迪.……  相似文献   

14.
植根于农业文明与农耕文化并发展壮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不仅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代中国尤其是乡村社会治理过程中也有许多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在加快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背景下,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当下价值来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的步伐,无疑是实现当前乡村社会治理和促进广大农村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路径。本文以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精神"以人为本"为例,分析其历史价值和当下价值,以期为我国乡村社会治理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15.
王良滨 《职业圈》2013,(31):104-104
乔东教授的《企业职工文化理论与实践》一书,是对传统企业文化的理解,还是对企业文化通过企业职工文化的重塑与建构,都浸染着乔东教授对中国企业文化独到的理解与创新。尤其是对企业职工文化中的核心问题——价值观形成与规范,形成了对中国企业职工价值观的独特见解。企业职工价值观理论的阐释不仅推进了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此同时还以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职工价值观构建了我国特色企业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16.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梦想和价值理念,当代中华民族自不例外。为实现其梦想,首要地是从价值观念层面培育和实践核心价值观。而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不仅蕴含着时代精神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而且也应当体现自身的民族精神精华和传统文化精髓。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另起一套是根本不可取的。但是如何让核心价值观扎根于民族形式的传统文化;如何辩证地、历史地研究传统文化精髓的主根——《周易》,从而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如何溯源强基固本,最终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民族自信心。这都需要扎实的科学研究、规范的学术范畴体系构建、薪火相传的人才梯队培养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这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精髓,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回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历了漫长的斗争历史.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些斗争活动的成因主要有三种:即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在属性和价值观方面的差异,两种文化对普世性文化理想的追求与对立,以及二者在文化观方面的狭隘性.了解文化因素在历史上回族战斗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对于正确认识和解决当前社会的民族文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墨家素以辩学著称于世。以往学术界主要从逻辑学角度研究墨家辩学,侧重于整理或挖掘其逻辑思想内容。以至于出现了将墨家辩学等同于逻辑学,甚至在比较逻辑的研究中,将墨家辩学看作是与西方传统逻辑相同的逻辑类型。笔者以为,这里涉及到研究者的研究方法和视角问题。作为墨家文化的主要内容,墨家辩学从一个历史侧面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特点。它既与儒、道、法……等各家文化有某些共性的文化特点,也表现出本学派的文化特质。本文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探讨墨家辩学的文化特征,以求对它作出更为合理而又全面的解释。 (一) 重效益、讲实用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价值取向。“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空言虚语,虽得道心,人犹不信”。以实践应用作为文化建构的价值取向,是墨家辩学所体现的文化特征之一,是传统的实用理性价值观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正如何对外讲述中国的价值观?是否存在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观?中国的传统价值观里有哪些成分是可以贡献给世界的?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专访了长期从事对外交往的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原副主任王国庆和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黄友义两位全国政协委员,他们"和而不同"的回答给我们很多启示。不能用一种价值观来统一全世界人类到底有无共同价值观?王国庆委员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人类共同追求是有的,除了物质的,还有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衍生出来的,这二者之间密不可分,有着基本的关联,充分发掘并利用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和升华,从而将其核心与精髓继承和发扬,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根基和思想源泉。本文将主要分析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使二者之间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